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化 化
學 學
實 實
驗 驗
報 報
告
課題名稱:
環境友好化學
院 院
(系):
制藥與環境工程技術
專業班 級:
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 1432班
學生姓名:
陳強
學 學
號 號:
:
46
化學實驗報告
實驗一:
酸式滴定管的使用
實驗藥品:
NaOH 、酚酞、蒸餾水、 Hcl
實驗目的:
1)練習滴定操作定的初步掌握滴定的使用方法及準確終點方法。
2)練習酸式標準溶液的配置和濃度的比較。
3)熟悉酚酞指示劑的使用和終點顏色變化,初始掌握酸試劑的選擇方法 。
實驗步驟 :
1、檢查旋塞轉動是否靈活,與滴定管是否密合,如不合要求下旋塞用濾紙擦干凈旋塞槽,涂上少量凡士林。
2、查漏:關閉塞用水充滿至 0 刻度,把滴定管直立夾在滴定管架上,靜置 2 分鐘,是否有水滴滲出,刻度線是否下降,重復一次。
3、洗滌:將滴定管洗凈,使水自然瀝干,先用少量滴定液洗滌三次(10、5、5)除去殘留在壁管和下端管尖的水,以防裝入滴定液被水稀釋。
4 排氣泡:滴定液裝入滴定管至 0 刻度以上,若尖端有氣泡,轉動活塞,使溶液的急流逸去氣泡,再調整溶液的液面至 0 刻度處,既可進行滴定。
5、將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夾上,活塞柄向右,左手從中間向右伸出,拇指在管前,食指及中指在管后,三指平行地輕輕拿住活塞柄,無名指及小指向手心彎曲,食指及中指由下向上頂住活塞柄一端,拇指在
上面配合動作,在轉動時,中指及食指輕向左扣住。
6、滴定前“初讀”零點,滴定時不應太快,每秒 3-4 滴為宜。滴定至終點后,“終讀”也至少讀兩次。
實驗現象:
在裝有酸的錐形瓶中加入酚酞(兩滴),再逐步滴入堿溶液(NaOH)錐形瓶溶液逐步變為粉紅色。
實驗二:
堿式滴定管的使用
實驗目的:
方法相同,只是測試相反( 酸式滴定管的使用 )。
實驗藥品:
NaOH 、甲基橙、蒸餾水、 Hcl
1、撿漏:將乳膠管連同細嘴玻璃管連接滴定管下端到收縮部分、裝水至 0 刻度以上,夾在滴定管架左側,擦去外壁的水,靠去下端液滴,觀察是否有水流下殘懸在管口,如發現漏水,則需要換乳膠管和玻璃珠,在乳膠管兩端分別裝上尖嘴管、滴定管,左手小指無名指夾住尖嘴管上端,玻璃珠放在大拇指食指所在位置。
2、洗滌:用自來水沖洗后,再用純水蕩洗三次,將管豎起,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輕輕往一邊擠推玻璃珠,隨放隨轉。用堿潤洗,傾斜滴定管,將其余的水從管口倒出,重復 3 次。
3、排氣泡:將操作液裝入滴定管至刻度以上,下端是否有氣泡,如玻璃珠下有氣泡,則用左手食指將乳膠管向上彎曲,滴定管傾斜,用左手兩指擠推稍高于玻璃珠所在處,使溶液從管尖噴出而帶出氣泡。一邊擠推膠管一邊把膠管放直,再松開手指。
4、加液:將堿管架在滴定管左側右手小指和無名指夾住細嘴玻璃管。
拇指或食指拿住乳膠管中玻璃珠所在部位,向右擠推乳膠管,溶液以空隙中流出。停止時先松開拇指和食指,最后松開無名指和小指。
5、讀數:從零刻度開始讀,讀數時視線與液體凹液面平行。
6、滴定:將準備好的滴定管放在滴定管架伸入燒杯 1cm。左手滴,右手搖,至顏色變化。
實驗現象:在裝有堿的錐形瓶中加入甲基橙(兩滴),再逐步滴入酸溶液(HCL)錐形瓶溶液逐步變為橙色。
實驗結果:
酸滴堿(甲基橙)
初讀 始讀 堿滴酸(酚酞)
初讀 始讀
HCL 0.00 10.50
NaOH 0.00 10.00
NaOH 0.00 9.10
HCL 0.00 10.50
附表一
實驗三:軟水硬化
實驗目的:
1). 掌握硬水的概念,了解硬水對生產、生活的危害。
2).認識硬水軟化的意義,掌握硬水軟化的基本原理而常備的方法 實驗儀器 :
試管、砂紙、酒精燈、三角架、試管夾、移液管、玻璃棉 。
實驗藥品: : 蒸餾水、硬水、(含有 CaCHco3)2 的水、含有 CaSO4 的水,肥皂水。
實驗步驟:
(1) 對硬水的識別:取三支試管,編號為 1、2、3 分別加入蒸餾水,暫時硬水【含有 Ca(HCO3)2 的水】和永久硬水【含有 CaSO4】各 3ml,在每一支試管里倒入肥皂水約 2ml, (2) 暫時硬水的軟化:取 2 支試管,編號為 1、2 各裝暫時硬水 5ml,把試管 1 煮沸約 2—3min,在試管 2 里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1—2ml,用力振蕩。
(3) 永久硬水的軟化:在1 支試管里加CaSO4溶液3ml作為永久硬水,先用加熱的方法,煮沸是否能除去 CaSO4?后滴入 Na2CO3 溶液 1ml。
(4) 離子交換法軟化硬水:在 100ml 滴定管下端鋪一層玻璃棉,將已處理好的 H+型陽離子交換樹脂帶水裝入柱中。將 500ml 自來水注入樹脂柱中,保持流經樹脂的流速為 6—7ml/min,液面高出樹脂 1—1.5cm 左右,所得即為軟水,取兩支試管,編號為 1、2,分別取 3ml的軟水和自來水,分別加入 2ml 肥皂水,振蕩。
實驗現象:
現象一:
1、蒸餾水試管無沉淀,無變化。
2、暫時硬水試管無沉淀,無變化。3、永久硬水試管里有絮狀白色沉淀。
現象二
1、煮沸試管無明顯現象 2、加入石灰水的試管變渾濁 現象三
1、加熱不能除去 CaSO4,無變化,滴入 NaCO3 后變渾濁。
2、軟水試管泡沫較多。
3、肥皂水試管有絮狀沉淀產生。
附表二
實驗方程式:
2C17H35COONa+CaLL2=(C17H35COO)2Ca+2NaLL 2C17H35COONa+MgCL=(C17H35COO)2Mg+2NaLL Ca(HCO3)2=CaCO3+H2O Mg(HCO3)2=MgCO3+H2O CaSO4+NaCO3=CaCO3+NaSO4 附表三
實驗四:測定土壤陰陽離子交換容量
實驗目的:
1. 深刻理解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內涵及其環境化學意義。
2. 掌握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原理和方法。
實驗儀器及試劑:
(1)離心機、離心管:100 mL 、錐形瓶:100 mL 、量筒:50 mL 、移液管:10 mL 、25 mL 、堿式滴定管:25 mL 試劑:
(1)氯化鋇溶液:稱取 60 g 氯化鋇(BaCl2·2H2O)溶于水中,轉移至 500 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2)0.1%酚酞指示劑(W∕V):稱取 0.1 g 酚酞溶于 100 mL 醇中。
(3)硫酸溶液(0.1 mol/L):移取 5.36 mL 濃硫酸至 10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
(4)標準氫氧化鈉溶液(≈0.1 mol/L):稱取 2 g 氫氧化鈉溶解于500 mL 煮沸后冷卻的蒸餾水中。其濃度需要標定
實驗步驟:
1.取 4 只 100 mL 離心管,分別稱出其重量(準確至 0.0001 g,下同)。在其中 2 只加入 1.0 g 污灌區表層風干土壤樣品,其余 2 只加入 1.0 g 深層風干土壤樣品,并作標記。向各管中加入 20 mL 氯化鋇溶液,用玻棒攪拌 4 min 后,以 3000r/min 轉速離心至下層土樣緊實為止。棄去上清液,再加 20 mL 氯化鋇溶液,重復上述操作。在各離心管內加 20 mL 蒸餾水,用玻棒攪拌 1 min 后,離心沉降,棄去上清液。稱出離心管連同土樣的重量。移取 25.00 mL 0.1 mol/L 硫酸溶液至各離心管中,攪拌 10 min 后,放置 20 min,離心沉降,將上清液分別倒入 4 只試管中。再從各試管中分別移取 10.00 mL 上清液至 4 只 100 mL 錐形瓶中。同時,分別移取 10.00 mL 0.1 mol/L 硫酸溶液至另外2 只錐形瓶中。在這 6 只錐形瓶中分別加入 10 mL 蒸餾水、1 滴酚酞指示劑,用標準氫氧化鈉滴定,溶液轉為紅色并數分鐘不褪色為終點。
實驗數據:
CEC ——土壤陽離子交換量,cmol/kg; A ——滴定 0.1 mol/L 硫酸溶液消耗標準氫氧化鈉溶液體積,mL; B ——滴定離心沉降后的上清液消耗標準氫氧化鈉溶液體積,mL; G ——離心管連同土樣的重量,g; W ——空離心管的重量;g; W0——稱取的土樣重,g; N ——標準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mol/L。
實驗原理:
土壤中存在的各種陽離子可被某些中性鹽(BaCl2)水溶液中的陽離子(Ba2+)等價交換。由于在反應中存在交換平衡,交換反應實際上不能進行完全。當增大溶液中交換劑的濃度、增加交換次數時,可使交換反應趨于完全。交換離子的本性,土壤的物理狀態等對交換反應的進行程度也有影響再用強電解質(硫酸溶液)把交換到土壤中的Ba2+交換下來,這由于生成了硫酸鋇沉淀,而且氫離子的交換吸附能力很強,使交換反應基本趨于完全。這樣通過測定交換反應前后硫酸含量的變化,可以計算出消耗硫酸的量,進而計算出陽離子交換量。用不同方法測得的陽離子交換量的數值差異較大,在報告及結果應用時應注明方法。
實驗五:PH 計的使用 實驗器材:燒杯、濾紙、PH 計 試劑:實驗室自來水、水池水、長江水、蒸餾水 步驟:
1 開機前的準備:
1)取下復合電極套; 2)用蒸餾水清洗電極,用濾紙洗干。
2 開機:
按下電源開關,預熱 30min。(短時間測量時,一般預熱不短于 5 分鐘;長時間測量時,最好預熱在 20 分鐘以上,以便使其有較好的穩定性。)
實驗過程: 1)拔下電路插頭,接上復合電極; 2)把選擇開關旋鈕調到 pH 檔; 3)調節溫度補償旋鈕白線對準溶液溫度值; 4)斜率調節旋鈕順時針旋到底; 5)把清洗過的電極插入 pH 緩沖液中;(分別為 PH=4.00 PH=6.86) 6)調節定位調節旋鈕,使儀器讀數與該緩沖溶液當時溫度下的 pH 值相一致 測定溶液 H pH 值:
(1)先用蒸餾水清洗電極,再用被測溶液清洗一次。
(2)用玻璃棒攪拌溶液,使溶液均勻,把電極浸入被測溶液中,讀出其 pH 值。(分別測定相應的溶液:寢室自來水、實驗室自來水、水池水、長江水、蒸餾水)
實驗結束:
(1)用蒸餾水清洗電極,用濾紙吸干; (2)套上復合電極套,套內應放少量補充液; (3)拔下復合電極,接上短接線,以防止灰塵進入,影響測量準確性; (4)關機。
實驗數據: 試劑 溫度(室溫)
PH PH 值
附表四
實驗六:
淤泥綜合作用處理含 Cr ( VI )廢水
知識目標
⒈了解含 Cr6+廢水的來源及其性質。
⒉了解淤泥的組成及其特點。
⒊掌握淤泥處理含 Cr6+廢水的基本原理。
⒋明確朗伯—比爾定律原理。
能力目標 能力目標正確使用分光度計。
能夠將朗伯—比爾定律原理用于本實驗結果評價。
任務準備 試劑 (1+1)硫酸:將等體積的濃硫酸和去離子水混合。
實驗室自來水 25℃ 3.98 7.53 水池 1 25℃ 3.98 7.68 水池 2 25℃ 3.98 7.50 長江水 25℃ 3.98 8.21 蒸餾水 25℃ 3.98 7.09
(1+1)磷酸:將等體積的濃磷酸和去離子水混合。
顯色劑:稱取0.2g二苯碳酰二肼溶于50ml丙酮中,加水稀釋至100ml,搖勻,貯于棕色瓶,藏于冰箱中,若顏色變深,則不能使用。
0.1ml/L 氫氧化鈉溶液、0.1ml/L 鹽酸溶液。
儀器 分光光度計、電動離心機、PH 計、電動攪拌器、托盤天平及其其他常規實驗室儀器。
任務實施 材料準備
淤泥 教師帶領學生到附近魚塘或景觀湖采取污泥帶回實驗室備用每小組采集約 0.5kg 即可。
含 Cr6+廢水
實驗室含鉻廢水或工業含鉻廢水,教師事先測定其濃度,再稀釋成 1ml/L 以下。
實施步驟 調節 PH 值
將質量濃度在 1ml/L 以下的含 Cr6+用氫氧化鈉和鹽酸溶液調節 PH 為 3 左右,等量準備 4 份備用,每份 100ml。
加入淤泥
將準備好的 4 份含鉻廢水中分別加入淤泥 5g、10g、15g、20g,調節電動攪拌器轉速為 60r\min,攪拌 5min,取下,至少靜置40h,讓其接觸反應。
測定吸光度
將處理靜置后的六價鉻廢水的上清液取出,放入離心管中離心,分別移取 10ml 到 50ml 比色管中,加水稀釋至標線,分別加入 0.50ml(1+1)硫酸、0.5ml(1+1)磷酸,2.00ml 顯色劑,搖勻后
放置 15min 后在 540nm 處測其吸光度值。按相同步驟測定未加淤泥的含鉻廢水的吸光度值。分別進行記錄,繪制淤泥加量對應吸光度值曲線。
實施建議
可將 PH 值調為其他值進行操作,比較不同 PH 值下的處理效果。
結論: :
PH=7 空白
A=0.018 PH=7
空白
A=0.018 5g
A=0.074 10g
A=0.049 15g A=0.026 20g
A=0.038 含 Cr6+廢液(粉紅色)
A=0.037 附表五
實驗七:
鹵素的性質 一、
實驗目的
1.掌握鹵素氧化性和鹵離子還原性。
2.了解鹵素的歧化反應。
3.掌握鹵素含氧酸鹽的氧化性。
4.了解鹵素離子的鑒別方法 二、 實驗內容及操做 1)
)
、 鹵素單質的氧化性 將新制的氯水分別加入到盛有 10 滴 0.1mol/L KBr 溶液和 10 滴 0.1mol/L KI 溶液的試管中,再分別滴加幾滴 CCl 4 ,振蕩,觀察 CCl 4 層顏色的變化。
實驗相關現象:
加入 KBr 變淡黃色,再加四氯化碳變成內有小水珠;加入 KI 無色,再加四氯化碳變內有小水珠。。
實驗相關解釋:
2KBr+cl 2 =KCl+Br 2 2KI+CL=2KCL+I 2 CL 2 +Br 2 =2BrClI 2 +CL 2 +KI=KCLO 3 +HC L 2)
)
、 碘的歧化反應 在碘水中加入幾滴 CCl 4 ,振蕩后觀察 CCl 4 層的顏色。再加入 2mol/L NaOH 溶液,充分振蕩,觀察 CCl 4 層變化。接著再加入 2mol/L H 2 SO 4 ,充分振蕩后觀察 CCl 4層的顏色。
實 驗相關現象:
:
加入四氯化碳變成淡綠色,加入 NaOH 變無色透明有小水珠子在液體中,加入硫酸變嫩綠色有小水珠在其中 實驗相關解釋:
方程式 3I 2 +6NaOH=5NaI+NaIO 3 +3H 2 O NaI+NaIO 3 +H 2 SO 4 =I2+Na 2 SO 4 +H 2 O
3 3 )、氯酸鉀的氧化性
1. 取 10 滴飽和 KClO 3 溶液,加入 3 滴濃 HCl,檢驗 Cl 2 產生(用什么試紙?)。
2.取 10 滴飽和 KClO 3 溶液,加入 5 滴 0.1mol/L KI 溶液和幾滴CCl 4 ,觀察 CCl 4 層顏色。再逐滴加入 2mol/L H 2 SO 4 ,振蕩后觀察 CCl 4層顏色變化。
實驗相關現象:
變成亮綠色有刺激性味道(用淀粉碳化鉀試紙)
加 KI 無色,加四氯化碳產生小水珠,加硫酸先變紫色后震蕩外層黃色內層水珠紅色 實驗相關解釋 :
:
解釋方程式 CL 2 +2I - =I 2 +2CI -
5KCLO 3 +6HCL=5KCL+3CL 2 +3H 2 O KCLO 3 +6KI+H 2 SO 4 =KCI+3I 2 +3H 2 O
4 )、鹵素離子的鑒別 1. Cl-的鑒別
取 2 滴 0.1 mol/L NaCl 于點滴板中,加入 1 滴 0.1 mol/L AgNO3 溶液后再加入 2 滴 2mol/L HNO3,觀察現象。最后加入數滴 6 mol/L 氨水,觀察現象。
2. Br-的鑒別 取 2 滴 0.1 mol/LKBr 溶液于點滴板中,加入 1 滴 0.1 mol/L AgNO3 溶液后再加入 2 滴 2mol/L HNO3,觀察現象。最后加入數滴 0.5 mol/L Na2S2O3 溶液,觀察現象。
3.I-的鑒別
取 2 滴 0.1 mol/LKI 溶液于點滴板中,加入 1 滴 0.1 mol/L AgNO3溶液后再加入 2 滴 2mol/L HNO3,觀察現象。
實驗相關現象:
1.加入硝酸銀變乳白色,加硝酸變白色沉淀,在加氨水沉淀溶解到無色透明 2.加入硝酸銀變淡黃色 AgBr 沉淀,加入硝酸變淡綠,加次硫酸鈉變無色透明 3.加入硝酸銀變成黃色沉淀,加入硝酸變乳黃色 實驗相關解釋:
NaCL+AgNO 3 =AgCL↓+NaNO 3 Ag(NH 3 ) 2 CL+2HNO 3 =Ag↓+2NH 4 NO 3
AgCL+2HN 3 .H2O=A(NH 3 ) 2 CL+2H 2 O Ag- +I - =AgI↓
實驗總結: Cl 2 有毒 I 2 腐蝕性 KClO 3 (+S.P) 濃 HCl 揮發性、腐蝕性
實驗八
重金 屬 離子的 檢驗 ( Cr )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方程式
氫氧化鉻的制備和性質用 CrCl 和NaOH 制備氫氧化鉻沉淀,觀察沉淀顏色,用實驗證明氫氧化鉻是否兩性,分別向兩份沉淀中加入0.1mol/lNaOH 和 HCl 各 2-3 滴至沉淀溶解,觀察溶液顏色并寫出方程式。
加入 NaOH 后沉淀消失、加HCl 后顏色變淺、 CrCl 3 + 3NaOH === Cr(OH) 3 ↓ + 3NaCl Cr(OH) 3 + 3H + ===3H 2 O + Cr 3+
Cr(OH)3 + 3NaOH === NaCr(OH) 4
+3 價鉻的還原性 0.1mol/lCrCl 3 五滴和過量NaOH生成 CrO 2- 后再加入 2 滴 3%的 H2 O 2 溶液加熱,觀察溶液顏色變化,解釋現象,并寫出每一步反應方程式。
將上述溶液用 2mol/lHAC 酸化至溶 液 PH 值 為 6 , 加 入 一 滴0.1mol/lPb(NO 3 ) 2 溶液,即有亮黃色的 PbCrO 4 生成,寫出反應式。
現象:先變成墨綠色透明液體,加入 H2O2 變為橄欖綠加熱后為黃色。
PH 為 6 時為土黃色,后生成亮黃色沉淀。
2Cr(OH) 4 -
+ 3H 2 O 2 + 2OH - === 2CrO 4 2- + 8H 2 O
1.Cr 6+ 的氧化性 5 滴 0.1mol/lK 2 Cr 2 O 7 溶液中加入 5滴 0.1mol/lH 2 SO 4 酸化,再加入 15滴 0.1mol/lNa 2 SO 3 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驗證 K 2 Cr 2 O 7 在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寫出反應式。
酸化后為橙黃色透明液體,再加 Na 2 SO 3 顏色變淺
Cr 2 O 7 2- + 2OH -- === 2CrO 4 2-
+H 2 O
2CrO 4 2-
+ 2H + ===
Cr 2 O 7 2-
+ H 2 O
K 2 Cr 2 O 7 和 CrO 42- 的相互轉化在 5 滴0.1mol/lK 2 Cr 2 O 7 溶液中滴入 4 滴2mol/lNaOH 觀察溶液顏色變化,再繼續滴入 10 滴 1mol/lH 2 SO 4 酸化,觀察溶液顏色變化解釋現象,并寫出反應方程式
加 NaOH 為亮黃色透明液體,酸化后為橙黃色透明液體
2MnO 4 _
+ 3Mn 2+ + 2H 2 O === 5MnO 2 ↓
+ 4H +
.Mn4+化 合 物 的 生 成 在 10 滴0.01mol/lKMnO 4 溶液中滴加 2 滴0.1mol/lMnSO 4 溶液,觀察棕色沉淀的生成,寫出反應方程式。
2MnO4
-
+ MnO 2
+
4OH -
=== 3MnO 4 2-
+
2H 2 O
Mn2+的 鑒 定 取 5 滴0.002mol/lMnSO 4 溶液加入試管中,加入 10 滴 6mol/lHNO 3 ,然后加入少量 NaBiO 3 的固體,微熱,振蕩、靜置,上層清液呈紫紅色表示Mn2+ 存在。
產生紅褐色顆粒物
5NaBiO3
+
Mn2+
+ 14H+ ==== 2MnO4-- +
5Bi3+ +5Na+
+ 7H2O
Zn,Cd,Hg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方程式
1.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質 分別取 1ml 濃度均為 0.1mol/l 的ZnSO 4 、CdSO 4 、及 Hg(NO 3 ) 2 溶液滴加 2mol/lNaOH,觀察所生成的產物。將所生成的產物分成兩份,其中一份滴加 2mol/lHCl(若與 HCl反應生成的氯化物為難溶,則沒用HNO 3 )。另一份滴加 NaOH(對 Hg 的產物則加 40%NaOH 溶液)。觀察產物與酸堿作用。
HgCl2+2NaOH ===HgO↓ + H2O +NaCl
2.配合物的生成在 ZnSO 4 、CdSO 4及 Hh(NO 3 ) 2 溶 液 中 逐 滴 加 入2mol/lNH 3 .H 2 O 至過量,觀察現象,寫出反應式,并比較各離子與氨配合的能力。
ZnSO 4 生成乳白色絮狀沉淀,HgCl 2 生成白色絮狀沉淀。
氨 水 過 量 :6NH 3 · H 2 O + ZnSO 4
=== [Zn(NH 3 ) 6 ]SO 4
ZnSO 4 量
:2NH 3
+ ZnSO 4 + 2H 2 O === Zn(OH) 2
↓ + (NH 4 ) 2 SO 4
氨水過量:
Hg(NO 3 ) 2 + 6NH 3 · H 2 O=== [Hg(NH 3 ) 4 ](OH) 2
+NH 4 NO 3
+4H 2 O
離子鑒定 1.Zn2+ 的鑒定:在 0.5mlZn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 1mol/lKSCN 溶液至過量觀察現象。
在 0.5mLZnSO 4 溶液中,逐滴加入 1mol/L KSCN 溶液至過量后,溶液無明顯變化。
2.Hg2+ 的鑒定:在 0.5mlHg(NO)3 溶液中,逐滴加入 1mol/lKSCN 溶液至過量,觀察現象。(不能加熱,不能酸性條件)
無明顯現象。
推薦訪問: 化學實驗 報告同志們:今天這個大會,是市委全面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對縣市區委書記履行基層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情況的一次集中檢閱,同時是對全市基層黨建工作的一次再部署、再落實的會議。前面,**
***年,我認真履行領班子、帶隊伍、抓黨員、保穩定的基層黨建工作思路,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歷次全會精神為主線,以市局基層黨建工作考核細則為落腳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2022年履行抓基層黨建工作職責情況報告如下:一、履職工作特色和亮點1 突出政治建設,著力在思想認識上提高。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政績的理念,以“黨建工作抓引領、社區治理求突破,為民服
2022年以來,在**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黨建工作為統領,扎實開展夯實“三個基本”活動,以“四化四力”行動為抓手,聚力創建
各位領導,同志們:根據會議安排,現就2022年度抓基層黨建工作情況匯報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強化政治引領。一是不斷強化理論武裝。堅持通過黨組會、中心組學習會和“三會一課”,第一時間、第一議題學
2022年度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報告按照黨委工作部署,現將本人2022年度抓基層黨建工作情況報告如下:一、2022年度抓基層黨建工作情況(一)旗幟鮮明講政治將旗幟鮮明講政治放在全局發展首要位置,積極開展
2022年,是我在數計系黨總支書記這個新崗位上度過的第一個完整的工作年度。回首一年來在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與數計系領導班子和全體師生共同走過的日子,艱辛歷歷在目,收獲溫潤心田。作為黨總支書記,我始終牢
按照考核要求,現將本人一年來,作為統戰部長履行職責、廉潔自律等方面情況報告如下:一、著眼增強政治素質,不斷深化理論學習堅持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履職從政的第一位要求,帶領統戰系統干部堅決擁護“兩個確立”
**年,緊緊圍繞黨工委、管委會的決策部署,全體人員團結協作、凝心聚力,緊扣黨工委“**”基本工作思路,全力開拓進取,認真履職盡責,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一、個人思想政治狀況檸檬文苑www bgzjy
按照縣委關于開展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會議的有關要求,經請示縣委組織部同意,今天,我們在此召開2022年度基層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會議。1 首先,請**黨委書記,**同志述職。**黨委能夠主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