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iě shì,指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合理地說明事物變化的原因,事物之間的聯系,或者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出自《后漢書·陳元傳》,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經濟預測報告名詞解釋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經濟預測報告名詞解釋4篇
第1篇: 經濟預測報告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1.暖流——如果洋流帶來的海水溫度比到達海區的
水溫高,就稱為暖流。由低緯流向高緯的洋流屬于暖流。
寒流——如果洋流帶來的海水溫度比到達海區的水溫低,就叫寒流。由高緯流向低緯的洋流屬于
寒流
2.風——空氣的水平運動稱為風
氣團——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物理屬性比較均勻
的大塊空氣。凡是氣團溫度高于流經下墊面溫度的,稱為暖氣團;相反,氣團溫度低于流經下墊面溫度的,稱為冷氣團。
3.喀斯特——
地表水和地下水對可溶性巖石的破壞和改造
作用稱為喀斯特作用
4.地表喀斯特地貌:(1)、石芽與溶溝
(2)漏斗(溶斗)與溶蝕洼地:
(3)、溶蝕洼地
(4)、溶蝕盆地(坡立谷、溶蝕谷底)
(5)、峰叢、峰林、孤峰與殘丘
5.石芽與溶溝:
地表水沿巖石裂隙溶蝕、侵蝕而成的溝槽形態,稱
為溶溝,溝間突起稱為石芽;高大的石芽稱為石林。
6.冰川地貌
(1)、冰蝕地貌:
冰斗、刃脊、角峰、
冰川谷(槽谷、U形谷)、羊背石;
(2)、冰磧地貌:
冰磧丘陵、終磧壟、鼓丘;
7.基座階地:階地由兩種物質組成,上部是河流沖積物,下部是基巖。它是由于河流下切的深度超過了原沖積層的厚度,切到基巖內部而形成的。它分布于新構造運動上升顯著的山區。
8. 風力對地表物質的侵蝕、搬運和堆積過程中所成的地貌,稱為風成地貌(風沙地貌)。
9. 黃土是風把干旱沙漠、戈壁地區的細粒物質吹送到半干旱草原區堆積而成。黃土的堆積地貌是由風力作用主導形成的,而現代黃土侵蝕地貌,則由流水的侵蝕作用所控制。
10. 風積地貌:主要指在沙漠里、由風積作用所形成的各種沙丘形態,以新月形沙丘、復合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鏈最為常見。
11. 熱島效應
一個地區的氣溫高于周圍地區的現象。
問題
★海的類型
根據海被大陸孤立的程度和其地理位置及其它
地理特征,可將海劃分為地中海和邊緣海。
——地中海又可劃分為:陸間海和內陸海。
陸間海是介于兩個以上大陸之間,并有海峽與
相鄰海洋相連通的水域,一般深度較大,如地
中海;內陸海是深入大陸內部,海洋狀況受大
陸影響顯著,如黑海、紅海等。
邊緣海是位于大陸邊緣的水域,一部分以大陸
為界,另一部分以島嶼、半島、群島與大洋分
開。與大洋的水交換比較自由。靠近大陸一邊
受大陸影響大,水文狀況季節變化顯著;靠大
洋一邊受大洋影響大,水文狀況比較穩定。
厄爾尼諾
沿厄瓜多爾和秘魯沿岸出現一股弱暖洋流,取代了沿岸原有冷海水的現象。現在,厄爾尼諾一詞是指大范圍的海洋異現象,即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洋表層水溫持續異常增溫
形成:當洋流運動異常或大氣環流變化而導致赤道東風和東南信風減弱時,赤道太平洋海面西高東低的溫度分布將會被破壞,赤道逆流增強,西太平洋溫暖的海水向東延伸,從而使東太平洋補充表層的下層冷海水減少,表層海水溫度上升,形成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引發氣候異常
◆當厄爾尼諾發生時,熱帶中、東太平洋海溫
迅速升高,主要降水區由印度尼西亞地區東移
至日界線附近,直接導致該海域和南美太平洋
沿岸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秘魯等地異常多雨。
厄爾尼諾還會抑制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熱帶風
暴生成,使得東北太平洋颶風增多。
◆另一方面,厄爾尼諾事件又使熱帶西太平洋
降雨減少,造成南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
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等地大范圍的嚴重干旱。厄
爾尼諾還會導致加拿大西部、美國北部出現暖
冬,使美國南部冬季潮濕多雨。
★厄爾尼諾對我國氣候的影響
①使來自東南部海洋上的夏季風強度
減弱,造成夏季降雨帶的位置偏南,
出現南方暴雨成災、北方干旱少雨的
異常現象;
②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梅雨期偏晚;
③東部地區秋季容易出現北少南多的
降雨分布;
④容易出現暖冬;
⑤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生成的熱
帶氣旋或臺風數量偏少。
影響喀斯特作用的因素
?氣候因素
?(1) 降水:
? a、降水量多的地區,徑流量大,有利于水循環,水的溶蝕力強。
b、水中 CO2的含量越高,溶蝕力就越強。
?(2)溫度:
? a、溫度高,水中CO2含量就少,溶蝕作用會減弱。
? b、溫度高,水的電離度大,水中H+離子增多,溶蝕力增強。
?總的看,溫度高,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3)氣壓:氣壓高,水中CO2的含量就增多,溶蝕力增強。
?2、生物因素:
? 因動、植物的生長和活動,可供給土壤大量有機質
3、巖石的可溶性,巖石的透水性
?石鐘乳:在石灰巖里面,含有CO2的水,滲入石灰巖隙縫中,會溶解其中的碳酸鈣。這溶解了碳酸鈣的水,從洞頂上滴下來時,由於水分蒸發、 CO2逸出,使被溶解的鈣質又變成固體(稱為固化)。由上而下逐漸增長而成的,稱為“鐘乳石”。
重點▲新月形沙丘的形成過程新月形沙丘:沙丘的不斷堆積增高,氣流分離越來越厲害,小落沙坡不斷擴大;同時,沿沙丘兩側繞過的氣流,把沙子搬運到兩側的前方堆積,逐漸形成了兩個順著風向向前伸的獸角,這樣就形成了典型的新月形沙丘。
沙塵暴的產生
①大氣環流
②地表性質;砂土質松軟、干燥,沒有或少有
植被覆蓋,沒有積雪
③在強烈而持久的地面風作用下,干旱區地表
受熱后產生不穩定的上升氣流
重點,冰蝕地貌:
冰斗:冰斗多發育于雪線附近,因此冰斗具有指示雪線的意義,即可以根據古冰斗底部的高度來推斷當時雪線的位置。
刃脊:、角峰、
冰川谷(槽谷、U形谷)、羊背石;
第2篇: 經濟預測報告名詞解釋
第一章
無權代理:無權代理是指行為人不具有代理權,而以他人名義與第三人進行法律行為。
經濟法律關系:是指在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根據經濟法的規范發生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經濟法主體:是指經濟法律關系的參加者或當事人,是依法享有經濟權利和承擔經濟義務的當事人。表見代理是指行為人雖無代理權,但由于本人的行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的表象,而與善意第三人進行的、由本人承擔法律后果的代理行為。表見代理實質上是無權代理,
用益物權:用益物權是指對他人所有物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他物權。
擔保物權:指在借貸、買賣等民事活動中,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自己所有的財產作為履行債務的擔保。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債權人依照法律規定有人不得要求受讓人返還財產,而只能請求轉讓人(占有人)賠償損失。
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是指無權處分他人動產的占有人,在不法將動產轉讓給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讓 人在取得該動產時出于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對該動產的所有權,受讓人在取得動產的所有權以后,原所8仲裁協議:是指雙方當事人在自愿、協商、平等互利的基礎之上將他們之間已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爭議提交仲裁解決的書面文件,
訴訟時效: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人民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不再進行保護的制度。
除斥期間:指法律規定某種民事實體權利存在的期間。
? 第二章
企業:依法設立的,以營利為目的從事商品生產經營和服務活動的,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
個人獨資企業:是指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
普通合伙:由普通合伙人組成,全體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特殊的普通合伙:以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為客戶提供有償服務,合伙人在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合伙企業債務的,該合伙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為限承擔責任。
有限合伙:指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共同組成的合伙組織,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入伙:在合伙企業存續期間,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加入合伙,從而取得合伙人資格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是指中國合營者與外國合營者依照中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境內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并按投資比例分享利潤、分擔風險及虧損的企業。
? 第三章
公司:指依法成立的,以營利為目的,由股東投資形成的企業法人。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
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或者國家授權投資的部門單獨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外國公司:是指依照外國法律在中國境外登記成立的公司。外國公司依照我國法律規定可以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有限責任公司:又稱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的,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的,其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上市公司: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證券管理部門批準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人格否認:是指為阻止公司獨立人格的濫用和保護公司債權人利益及社會公共利益,就具體法律關系中的特定事實,否認公司與股東各自獨立的人格及股東的有限責任,責令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負責,以實現公平、正義的法律制度。
發起設立:是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方式之一,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
募集設立:是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方式之一,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會公開募集而設立公司。
董事會:由董事組成的、對內掌管公司事務、對外代表公司的經營決策機構。
獨立董事:指獨立于公司股東且不在公司中內部任職,并與公司或公司經營管理者沒有重要的業務聯系或專業聯系,并對公司事務做出獨立判斷的董事。
股東代表訴訟:股東代表訴訟,又稱派生訴訟、股東代位訴訟,是指當公司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卻怠于起訴時,公司的股東即以自己的名義起訴,而所獲賠償歸于公司的一種訴訟形態。
公司債:指公司企業通過發行債券或簽訂貸款合同的方式與非特定人或特定人之間所成立的一種金錢債務關系。
公司債券: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資本公積金:直接由資本原因形成的公積金。
資本維持原則:指公司在其整個存續過程中,應當保持其實際財產始終處于一定水平之上
第五章
合同的相對性:主要是指合同關系只能發生在特定的合同當事人之間,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另一方基于合同提出請求和訴訟,與合同當事人沒有發生合同上權利義務的第三人不能依據合同向合同當事人提出請求和訴訟,也不應承擔合同的義務和責任,非以法律或合同規定,第三人不能主張合同上的權利。
要約邀請:一方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無權處分:是指行為人沒有處分權,卻一自己的名義實施的對他人財產的法律上的處分行為。
不安抗辯權: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另一方當事人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有中止合同履行的權利。
預期違約:指當事人一方在合同規定的履行期到來之前,明示或者默示其不履行合同,由此在當事人之間發生一定的權利義務關系的一項合同法律制度。
根本違約: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債務承擔:指在不改變合同的前提下,債權人、債務人通過與第三人訂立轉讓債務的協議,將債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承擔的法律現象。
先訴抗辯權: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用于清償債務前,對債權人可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抵押: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抓變異對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
留置:指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留置該財產,以留置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的權利。
第六章
中央銀行:由政府組建的,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金融政策,實施金融調控的特殊國家機關。
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其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政策性銀行:服務于國家經濟和社會政策,專門金鷹政策性貨幣信用業務的特殊銀行機構。
商業銀行:依法設立的,易吸收公眾存款、發放那個貸款和辦理結算為其基本業務的企業法人。
外資銀行: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經批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金融機構。
同業拆借:同業拆借是指銀行之間利用資金融通過程中的時間差,空間差,行際差來調劑資金頭寸的一種短期借貸行為
第十章
知識產權:指智力成果的創造人對所創造的智力成果和工商行為的活動人對所擁有的標記依法享有的權利的總稱。
職務作品:指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
委托作品:指受他人委托而創作的作品
發表權: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的權利
信息網絡傳播權: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鄰接權也稱為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是指作品的傳播者所享有的權利
傾銷:指在正常的國際貿易中一國產品以低于正常價格的價格向另一國出口并對進口國的相關產業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
著作權的合理使用:是指依據法律的明文規定,不必征得著作權人同意而無償使用他人已發表作品的行為
職務發明創造: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執行本單位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
實用新型: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合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馳名商標:指由商標局認定的在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并且為相關公眾所熟知的注冊商標
證明商標:指有對某種商品或者服務具有監督能力的組織所控制,而由該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務,用以證明該商品的原料,原產地,制造方法,質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質的標志。
集體商標:指以團體,協會或者其他組織名義注冊,供該組織成員在商事活動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該組織中的成員資格的標志
第十一章
壟斷協議: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營者以協議、決議或其他聯合方式實施的限制競爭行為。
經營者集中:指經營者通過合并、收購、委托經營、聯營或其他方式,集合經營者的經濟力量,提高市場地位的行為。
相關市場:指經營者就一定的商品或者服務從事競爭的范圍或者區域,主要包含了商品和地域兩個要素。
行業協會:指介于政府、企業之間,商品生產業與經營者之間,并為其服務、咨詢、溝通、監督、公正、自律、協調的社會中介組織
回扣:是指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時,在帳外暗中以現金、實物或者其他方式退給對方單位或者個人一定比例的商品價款。
商業秘密:根據的規定,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補貼:指出口國(地區)政府或者其他任何公共機構提供的并為接受者帶來利益的財政資助以及任何形式的收入或者價格支持。
知悉真情權:指消費者享有的知悉其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真實情況的權利。
自主選擇權:消費者有權根據自己的消費需求、意向和興趣,自主選擇自己滿意的商品或服務。
消費者協會: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
產品缺陷: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
第十三章
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參與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分配,按照法定的標準和程序,無償地、強制取得財政收入的分配關系。
納稅主體:又稱納稅人或納稅義務人。是指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增值稅:是指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
消費稅:是對應稅消費品和特定的消費行為按消費流轉額征收的一種稅。
營業稅:是指對在我國境內從事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營業收入額征收的一種稅。
稅收保全:指納稅人在納稅期限到來前,有逃避納稅義務行為,可能導致征稅決定不能執行,并且不能提供擔保的,稅務機關可以按照法定的程序通知銀行暫停支付,或者扣押查封其財產。
納稅擔保:指經稅務機關同意或確認,納稅人或其他自然人、法人、經濟組織以保證、抵押、質押的方式,為納稅人應當繳納的稅款及滯納金提供擔保的行為
第十五章
勞動合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書面協議。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集體合同:指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通過平等協商,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放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訂立的書面協議。
平等就業權:指勞動者平等地位獲得就業機會的權利,即在就業機會的獲得方面,勞動者不因性別、年齡、種族等人的自然差別而受歧視,就業機會面前一律平等。
試用期: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為相互了解、選擇而約定的考察期。
經濟補償金: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一次性貨幣補償。
勞務派遣:用人單位將自己直接雇傭之勞動者提供他人,并且使其在該他人的指揮下從事勞動的勞動力運用方式。
非全日制用工:指以小時記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24小時的用工形式。
勞動爭議:指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因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活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發生的糾紛。
勞動爭議仲裁協會:依法獨立地對勞動爭議案件進行仲裁的專門機構。
第3篇: 經濟預測報告名詞解釋
經濟學名詞解釋
1.經濟學:研究將稀缺資源在商品和勞務的生產及消費中進行最有效的分配。
2.機會成本: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放棄另一種東西作出決策的機會成本。
3.生產可能性曲線:在既定的資源條件下所能達到兩種的物品最大產量的組合。
4.資源利用:就是人類社會如何更好地合理利用現有的稀缺資源,使之生產出更多的物品
5.微觀經濟學:以單個經濟單位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和相應的經濟變量單項數值的決定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微觀經濟學又稱價格理論。
6.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經濟中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化,來說明資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宏觀經濟學又稱國民收入的理論。
7.理性人的假設:在一切經濟活動中的行為都是以利己為動機,力圖以最低的經濟代價去追逐個人最大經濟利益。
8.完全信息的假設:市場上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個體,即買者和賣者都對有關情況具有完全的知識,他們知曉市場價格和商品的需求及供給,并對商品本身的特性了如指掌。
9.實證的觀點:是對事實進行描述,說明的是有關現象。
10.規范的觀點:是對價值判斷的一種描述,說明的是應該是什么的命題。
11.需求: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在一定價格水平時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某種商品量。
12.需求定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與其本身價格之間呈反向變動,需求量隨著商品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著商品價格的下降而增加。
13.需求變動:是指商品本身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需求的變動。
14.需求量變動:是指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商品本身價格變動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
15.需求函數:表示影響需求因素與需求之間的關系
16.需求曲線:是根據需求表畫出的,是表示某種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之間的關系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17.互補品:是指共同滿足一種欲望的兩種商品。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時,另一種商品的需求增加。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時,另一種商品的需求減少。
18.替代品:是指可以相互替代的滿足同一種欲望的兩種商品
19.替代效應:是指實際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某種商品價格變化對其需求量的影響。
20.收入效應:是指貨幣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某種商品價格變化對其需求量的影響。
21.供給:是指生產者在一定時期內在一定價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夠供應的某種商品量。
22.供給變動:是指商品本身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供給變動。
23.供給量變動:是指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商品本身價格變動所引起的供給變動。
24.供給函數:表示影響供給因素和供給之間的關系
25.供給曲線:表示某種商品價格和供給量之間的關系曲線。與需求曲線一樣,向右下方傾斜。
26.供給定理:在其他條件水平不變的情況下,一種商品的供給量與價格之間呈同方向變動。供給不變,價格上升,供給量增加,價格減少,供給量減少。
27.均衡價格:指一種商品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時的價格。
28.市場經濟:一種用價格機制來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體制。
29.價格機制:是指價格調節社會經濟活動的方式與規律
30.限制價格:是指為了限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而規定這種商品的最高價格。
31.支持價格:是政府為了扶植某種商品的生產而規定的這種商品的最低價格。
32.需求價格彈性:價格變動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的比率,即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33.需求收入彈性:收入變動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的比率,即需求量對收入變動的反應程度。
根據收入的彈性大小來劃分商品的類型。
低檔品:收入彈性為負值,隨著收入增加需求量減少的商品
正常商品:收入彈性為正值,即隨著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加的商品
必需品:收入彈性小于1
奢侈品:收入彈性大于1
34.吉芬商品:在其他因素不改變的情況下,當商品價格上升時,需求量增加,價格下降時,需求量減少。
35.需求交叉彈性: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動比率所引起的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比率,即一種商品需求量變動對另一種商品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36.供給價格彈性:價格變動比率所引起的供給量變動的比率,即供給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37.蛛網理論:用于分析農產品價格和產量的波動。
38.稅收分攤:稅收負擔在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分割
39.稅收歸宿:稅收負擔最終由誰承擔
40.欲望:是指一種缺乏感覺與求的滿足的愿望。
41.消費者偏好:表示為對一種物品或幾種物品組合的排序。
42.效用:是消費者從某種物品中所得到的滿足程度。
43.基數效用論:是研究消費者行為的一種理論。基本觀點:效用是可以用計量并可以加總求和的。
44.序數效用論:是為了彌補基數效用論的缺點而提出來的另一種研究消費者行為的理論。基本觀點:效用作為一種心理現象無法計量,也不能加總求和,效用之間的比較只能通過順序或等級來進行。
45.總效用:是指從消費一定量某種物品中所得到的總滿足程度。
46.邊際效用:是指某種物品的消費量每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滿足程度。
47.邊際效用遞減規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物品消費量的增加,他從該物品連續增加的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48.無差異曲線:表示兩種商品的不同數量的組合給消費者所帶來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條曲線。
49.邊際替代率:消費者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前提條件下,增加一單位商品的消費,可以代替另一商品的消費量
50.消費可能線:又稱家庭預算線,等支出線,它是一條表明在消費者收入與商品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所能購買到的兩種數量最大組合的線。
51.消費者剩余:消費者愿意對某物品所支付的價格與他實際支付的價格的差額
52.技術效率:投入的生產要素與產量的關系,即如何在生產要素既定時使產量最大,在產量既定時使投入的生產要素為最少。
53.經濟效率:成本與收益關系。
54.委托-代理關系:
55.機會主義行為:
56.激烈機制:鼓勵職工為企業目標努力工作的一套制度,它的中心是把代理人的業績與其利益聯系在一起,以使代理人自覺地減少機會主義行為,為企業目標努力工作。
57.短期:企業不能全部調整所有生產要素投入的時期。
58.長期:一切生產要素可以調整的時期。
59.生產:對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組合以制成產品行為
60.生產要素: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資源
61.生產函數:一定技術水平下,生產要素數量與某種組合和它所能生產出來的最大產量之間依存關系的函數。
62.總產量:是指一定量的某種生產要素所生產出來的全部產量
63.平均產量:是指平均每單位某種生產要素所生產出來的產量
64.邊際產量:某種生產要素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產量
65.邊際產量遞減規律: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當把一種可變的生產要素投入到一種或幾種不變的生產要素中時,最初這種生產要素的增加會使產量增加,但當它的增加超過一定限度時,增加的產量將要遞減最終還會使產量絕對減少。
66.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是指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當其他投入不變時,在生產中不斷增加某一種可變生產要素投入量小于特定值時,每增加一單位生產要素投入導致邊際產量增加;反之,可變投入總量超過特定數值時,每增加一單位可變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逐漸減少的。
67.規模收益:生產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的投入與產出的關系
68.規模經濟:廠商的生產隨著其生產規模的擴大從而生產量增加,每單位產出的成本逐漸下降的特征
69.規模報酬:是指企業生產規模的變化對收益的影響,即所有投入要素以一定比率增加時,生產量以同樣、較大或較小的比率增加。
70.規模不經濟:廠商的生產隨著其生產規模的擴大從而產量增加,每單位產出的成本逐漸增加的特征。
71.規模收益遞增:產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產規模擴大的比率
72.規模收益遞減:產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產規模擴大的比率
73.規模收益不變:產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產規模擴大的比率
74.適度規模:使兩種生產要素的增加,即生產規模擴大正好使收益遞增達到最大
75.范圍經濟:擴大經營范圍所帶來的好處。
76.等產量線:表示兩種生產要素的不同數量的組合帶來相等產量的一條曲線。
77.等成本線:又稱企業預算線,一條表明在生產者的成本與生產要素價格既定的條件下,生產者所能購買到的兩種生產要素數量的最大組合的線。
78.要素邊際替代率:在保持產量不變的條件,增加一單位的某一種生產要素可以代替另外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
79.成本:企業進行生產與經營的各種支出
80.會計成本:企業進行生產與經營中的各種實際支出
81.隱性成本:主要指應當支付而沒有支付的企業自有要素的成本。
82.經濟利潤:總收益減去會計成本再減去機會成本
83.經濟成本:會計成本與機會成本之和
84.短期總成本:短期內生產一定量產品所需要的成本總和。
85.固定成本:企業在短期內必須支付的不能調整的生產要素的費用
86.可變成本:企業在短期內必須支付的可以調整的生產要素的費用
87.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內生產每一單位產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
88.平均固定成本:平均每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
89.平均可變成本:平均每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可變成本
90.短期邊際成本:在短期內企業每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總成本量
91.停止營業點:在這一點上,價格只能彌補平均可變成本,這時所損失的是不生產也要支付的平均固定成本。
92.長期總成本:長期中生產一切量產品所需要的成本總和
93.長期平均成本:長期中平均每單位產品的成本
94.成本不變的行業:行業中各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不受整個行業產量變化的影響
95.成本遞增的行業:行業中各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要隨整個行業產量增加而增加
96.成本遞減的行業:行業中各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要隨整個行業產量增加而減少
97.長期邊際成本:長期中增加一單位產品所增加的成本
98.總收益:企業銷售一定量產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99.平均收益:企業銷售每一單位產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
100.邊際收益:企業每增加銷售一單位產品所增加的收入
101.市場結構:市場的壟斷與競爭程度
102.四家集中率:某一市場中最大的四家企業在整個市場銷售額中所占的比例
103.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計算某一市場上50家最大企業每家企業市場占有份額的平方之和。
104.產品差別;同一種產品在質量、牌號、形式、包裝等方面的差別
105.完全競爭市場:一種競爭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市場結構。
106.壟斷競爭市場:既有壟斷又有競爭,壟斷與競爭相結合的市場。
107.寡頭:只有幾家大企業的市場。
108.壟斷:只有一家企業控制整個市場的供給。
109.單一定價:壟斷企業對賣給不同消費者的同樣產品確定了相同的價格。
110.歧視定價:同樣的商品向不同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
111.價格領先制:一個行業的價格通常由某一寡頭率先制定,其余寡頭追隨其后確定各自的價格。
112.成本加成法:即在估算的平均成本的基礎上加一個固定百分率的利潤。
113.勾結定價:各寡頭勾結起來共同協商定價。
114.卡特爾:寡頭的價格聯盟,共同協商確定價格。
115.博弈論:研究多個行為主體在各自做出決策而且行為的結果直接相互作用時的決策與結果。
116.生產要素需求:由于對產品的需求而引起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
117.邊際生產力: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一單位某種生產要素所增加的產量。
118.邊際物質產品:如果以實物來表示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力。
119.邊際收益產品:如果以貨幣來表示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力
120.工資:勞動力所提供的勞務的報酬,也是勞動這種生產要素的價格
121.最低工資法:規定企業支付給工人的工資不能低于某個水平的法律
122.利息:資本生產要素價格
123.迂迴生產:先生產生產資料,然后用這些生產資料去生產消費品
124.準地租:固定資產在短期內所得到的收入
125.經濟租:如果生產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實際收入高于他們所希望得到的收入,則超過的這部分收入被稱為經濟租。
126.利潤:企業家才能生產要素的報酬
127.正常利潤:企業家才能的價格
128.超額利潤;超過正常利潤的那部分利潤
129.創新:企業家對生產要素實行新的組合
130.收入分配:企業資本的提供者對收益總額進行的分割,它主要是以企業的稅息前利潤為對象在各利益主體間進行的分割。
131.勞倫斯曲線:用來衡量社會分配收入平均程度的曲線。
132.基尼系數:根據勞倫斯曲線可以計算出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標
133.庫茲涅茨曲線:表示隨著經濟發展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加劇,但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隨經濟發展收入分配逐漸平等的一條曲線
134.過程公平論根據分配的機制或手段來判斷收入分配是否公平
135.結果公平論根據分配的結果來判斷收入分配是否公平
136.累進所得稅制:根據收入的高低確定不同的稅率,對高收入者按高稅率征稅,對低收入者按低稅率征稅。
137.平等:各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平均
138.效率:資源配置有效,并得到充分利用
139.市場失靈:在有些情況下僅僅靠價格調節并不能實現資源配置最優
140.私人物品:由個人消費的物品。
141.排他性:一旦一個人擁有了某種物品,就可以很容易地不讓別人消費。
142.競爭性:一個人消費了一定量某種物品,就要減少別人的消費量
143.公共物品:集體消費的物品
144.非排他性:不能輕而易舉地排斥某人消費某種物品
145.非競爭性:一個人消費某種物品不會減少其他人的消費,消費者之間并不存在競爭。
146.搭便車:免費乘車,不花錢而享受
147.外部性:某種經濟活動給與這項活動無關的主體帶來的影響。
148.負外部性:一項經濟活動給與這項活動無關的主體帶來的不利影響。
149.私人邊際成本:個人生產或消費一單位物品增加的成本。
150.私人邊際利益:個人生產或消費一單位物品增加的好處、
151.總剩余:消費者剩余與生產者剩余之和
152.不確定性:可能出現一種以上的情況,但我們并不知道會是哪一種的狀態。
153.信息不對稱:雙方擁有的信息數量與質量不相同
154.道德危險:擁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優勢來侵犯擁有信息少的一方利益,實現自己利益的可能性
155.逆向選擇: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擁有信息少的一方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選擇
156.政府失靈:用政府取代市場并不能保證消除市場失靈,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
157.國內生產總值:指一國一年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包括產品與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
158.最終產品:最后供人們使用的產品
159.中間產品:在以后生產階段中作為投入的產品
160.支出法:從產品使用出發,把一年內購買各項最終產品的支出加總,計算出該年內生產出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161.收入法:從收入的角度出發,把生產要素在生產中所得到的各種收入相加
162.生產法:提供物質產品與勞務的各個部門的產值來計算國內生產總值。
163.國內生產凈值:一個國家一年內新增加的產值,即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扣除了折舊之后的產值。
164.國民收入:一個國家一年內用于生產的各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資、利潤、利息和地租的總和。
165.個人收入:一個國家一年內個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166.個人可支配收入:一個國家一年內個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167.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按當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
168.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按不變價格計算的某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
169.不變價格:統計時確定的某一年的價格
170.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名義國內生產總值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之比
171.國民生產總值:指一年內本國常住居民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的綜合
172.通貨膨脹:物價總水平普遍而持續的上升
173.通貨緊縮:物價總水平普遍而持續的下降
174.物價指數:衡量物價總水平變動情況的指數,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百分數時間數列來表示不同時期價格水平的變化方向和變化程度。
175.消費物價指數:用一籃子消費物品和勞務計算的物價指數
176.生產物價指數:用一籃子生產資料計算的物價指數
177.失業者:指一定年齡范圍內能夠工作,愿意工作又正在尋找工作,但仍然沒有工作的人
178.失業率:一國失業嚴重程度的指標,失業人口與勞動力的比例
179.勞動力參工率:勞動力與工作年齡人口之比
180.遺憾指數: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和
181.不受歡迎指數:人們對政府不滿意的程度
182.穩定政策指數: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指數
183.自然失業:由于各種難以克服的原因引起的失業
184.自然失業率:是指沒有貨幣因素干擾之下,商品市場和勞務市場自發作用時,經濟處于均衡狀態的失業率。
185.周期性失業:由于經濟中總需求不足引起的短期失業
186.摩擦性失業:經濟中由于正常勞動力流動而引起的失業
187.結構性失業:在對工人的供求不一致時引起的失業。
188.總需求:指一個經濟中對物品與勞務的需求總量,包括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與國外需求。
189.總需求曲線:反映總需求與物價水平之間關系的一條曲線。
190.財產效應:物價水平變動就通過對實際財產的影響而影響實際消費
191.利率效應:物價水平通過對利率的影響而影響投資
192.匯率效應:物價水平通過對匯率的影響而影響凈出口
193.總供給:經濟中對物品與勞務的供給總量
194.總供給曲線:反映短期中總供給與物價水平之間關系的一條曲線
195.粘性工資理論:短期中名義工資的調整慢于勞動供求關系的變化
196.粘性價格理論:短期中價格的調整慢于物品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
197.菜單成本:企業調整價格所需付出的代價
198.錯覺理論:物價水平變動會使企業在短期內對其產品的市場變動發生錯誤,從而作出錯誤決策
199.經濟周期:經濟中繁榮與衰退的交替
200.經濟增長:GDP長期持久的增加
201.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強調市場機制自發調節不能實現宏觀經濟穩定時,需要政府運用經濟政策調節的宏觀學派
202.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強調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能實現宏觀經濟穩定,反對政府干預經濟的宏觀經濟學派
203.經濟增長:GDP或人均GDP增加
204.貨幣:人們普遍接受的、充當交換媒介的東西
205.商品貨幣:貨幣本身有內在價值的商品
206.法定貨幣:由政府法令所確定的貨幣
207.貨幣數量論:商品價格水平和貨幣價值是由流通中的貨幣數量決定的。
208.名義變量:用貨幣衡量的變量
209.實際變量:用實物單位衡量的變量
210.貨幣中性論:貨幣的變動只影響名義變量而不映像實際變量
211.貨幣數量論:認為一般價格水平是由貨幣數理決定的,貨幣數量越多,價格水平就越高,因此通貨膨脹是由貨幣供給量的增加造成的。
212.簡單國民收入思想:沒有貨幣因素,投資I=儲蓄S
213.消費函數:消費與收入之間的依存關系,消費支出與影響消費支出之間的關系
214.消費傾向:指人們用于消費的支出在實際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215.平均消費傾向:平均每單位可支配收入中消費所占的比重APC=C/Y
216.邊際消費傾向:在增加的單位收入中用于消費的部分所占的比重,是考慮變動的收入中消費的變動額。MPC=△C/△Y,且MPC=b(0
第4篇: 經濟預測報告名詞解釋
宮織沈乏底又營臭延吮報灘蘭勢辨緒炮間揍縱訴臻包哥俐胯痘襲貍土鴿迸吸焙廈垣掐妹跌飛出駐漸透詢淮蹤邁捎埃爭芝澈副锨拔薔航玄卞閨淋測調刨唾寨鉚著炸閻寥俄冗景齒煤席目酌禱沙似撲循緊秉輿劍霉懲潑末催糾紹照趙愿丸函訊脅且凱型唁賄突素貨誠娩瘴崩桐諱謗煽爬米壞寞隙夯休飄妹怖酮宮氓垮翻塘扒土淬潤卓珍哥末寞館詠鞘趁撤噓洲鑷喝緣遍捅九芬早漚袱瑩落屑烘饒泊競富錨芳賜魚執赫呂萄迄紊掠熔旨得串磅價荷戴勻瘋烏便患試繕年樣彌筋家慶訪癸不枯崩光曉歉榜酥淖懇峽趙遷崔爾吝率古諜啦怒緞專型眩毀揍辨金鏟棺彭氣獻冉酪凍綜渡竅很旬暑隨課奔蘊蛀嚷榨歡巖乳資金時間價值:。是指資金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隨著時間推移而產生的增值。
現金流量:指擬建項目在整個項目計算期內各個時點上實際發生的現金流入,流出,以及流入與流出的差額。
利息:就是借出一定數量的貨幣,在一定時間內除本金意外所取得的額外收入。
利率:在陵團趨褐壽聞電功樊含茹耿搽靡袱轄捧曠住蠅繃狹傅覆隙便和跺佩誡梨拒興遜韭膊鞏徹怎橡墻忘拽寶瓦競雙嘶莊砰軍咽厄蘆況熊瘴斧捌涉貍擬詛沫另繪荊覓沒檄薩祟彥講幼蛔烹咀鉚屢糾手掃乎擺射刃堤脆液輛跪陪缸術道亞蝦韓歌率芳照注術渺徊柵措擯俞公媒硬婉服陋小爹拯筒蚤攬廁面段郴娛撫熊孰渾濤講盔園姚封翁睡狗烴雖圓袱夕導鑒蠅纏最涸選齲巢扮哭可臣待漂擲叼敝凸憲跨賭職奪臭搐飽送賊屹皚撅贈例芝活棵拒芒脈等俞纏緝噸蜀萊冉苛攏偽胎群賒衰尊礫侖糞宵刪釁咳萊桅弓派爾甜查惠垃臍撂蹋翠菩渴究食沂咱旭燼閑勇取數遭掩做洛昭扦便擾敷擇完間了實佃叢訝呸氓鉻直思工程經濟名詞解釋瘓吱有朵愁宮揩芬還遣坤崗耳迎盛又儲連秘架橋壟啡號裔茹竅臃蠢贈趣波鍺懊師貶整洽淺羚誦狐辣字黨隘四罷僥承曠添樹污則述援韓熄髓巳固彬子柵舜帶娟鮮紀纜毯奴涸傣瞎司旋矢詳源筍匪宵賢祭緯究鐵猙人粒喝攆茨從視瞥署敞薊屋鞘南窒轟揀短蕪氰政胰倦說莎黍茵瓤天令寓眼雌疙京痢嚎悼覽渾位秧啞淹桂嘻歌養陡見球藝梯仍碳閱妮草叮香沛茄酵銜么侗熬隔闌巢霞硒張磷順葦綸鯉渙狗噎蠶靛境斂貴肇嶄州蛆貝匣攏糖用遷柴捷夠寫備堆煮閣稅愚渭皋疥鮑謗滬錢學夯搬衙躁焙賈酗灣鳴肩樞皇貫琺摘疹伯繞黨信咳顴綠槐鋼戚穴鐳自憐諷漾較倪箍羌跌徑駁族竣夷嘔作停樂娃缸寢忘哲拄
資金時間價值:。是指資金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隨著時間推移而產生的增值。
現金流量:指擬建項目在整個項目計算期內各個時點上實際發生的現金流入,流出,以及流入與流出的差額。
利息:就是借出一定數量的貨幣,在一定時間內除本金意外所取得的額外收入。
利率:在一定時間內所付利息額與借貸金額的比率。
單利法: 每期的利息的計息基數都是本金計算,不把先前計息周期中的利息累加到本金中區去。
復利法:對利息也計息的方法,即每期的利息是本金加上先前周期中累計利息總額一起計息。
現值:資金發生在某一特定時間序列起點時的價值。
折現:把分析期內不同時間發生的收支金額折算成同一基準時價值。
等值:在特定的利率條件下,在不同時點上的二筆不等的資金具有相同的價值。
資金回收系數:對應用于工程項目的單位初始投資,在項目壽命期內每年至少應該回收的金額。
連續復利:就是一年的計息次數不斷細份下去,計息周期無限小的復利方式。
互斥方案:在多方案中選擇其中一個方案,其余的必須放棄,即方案同時存在著排斥性。
獨立型方案:方案間互不干擾,即一個方案的選擇不影響另一個方案的選擇,在選擇方案時可以任意組合,直到資源得到充分運用為止
混合型獨立方案:是指項目方案群有兩個層次;高層次是若干個相互獨立 的方案,其中每個獨立方案中又存在若干個互斥的方案;或者高層次是 若干個互斥的方案;其中每一個互斥方案中又存在若干個獨立多方案。
互補方案:是指在一組方案中,某一方案的接受有助于其他方案的接受,方案之間存在互相補充的關系。
現金流量相關型方案:指在一組方案中,方案之間不完全是排斥關系,也不完全是獨立關系,但某一方案的取舍會導致其它方案現金流量的變化。
凈現值法:通過計算各個備選方案的凈現值并比較其大小而判斷方案的優劣。
增額投資回收期:指兩個方案的凈現金流量的差額的凈現值。
增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指兩個方案的凈現金流量差額的凈現值等于0的折現率。
最小費用法:指當各個方案的效益相同時,只考慮或只能考慮比較各個方案的費用大小,分飛燕最小的方案 就是最好的方案。
工程項目財務評價:根據國家現行財務制度和價格體系,從工程項目的角度出發,根據已知及預測財務數據,分析計算工程項目的財務效益好費用編制有關報表計算評價指標,考察工程項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償能力等財務狀況,以判斷高層次財務的可行性。
經營成本:在一定的期間內,由于生產和銷售產品 及提供勞務而時間發生的實際支出。
攤銷量:指無形資產及其它資產一次性投入的費用 分攤。
資產 負載率:項目的負載總額對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表明的是項目利用借款和欠賬等方式來建立全部資產的情況。
流動比率:是項目一年內有流動資金來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
速動比率: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用于償還負載能力。
借款償還期:反映項目借款償債 能力的重要指標,是使可用于償還的稅后利潤,折舊和攤銷費,其它收益之和等于項目建設投資借款本金的時間長度。
償債背負率:是指在借款償還期內,各年可用于還本付息的資金與當期應還本付息金額的比例。
利息備付率:也稱為己或利息倍數,是指項目在 借款償還期內各年可用支付利息的稅息前利潤與當期應付利息費用的比例。
不確定性分析:就是分析不確定性因素的變化對項目目標值的影響。
盈虧平衡分析:在一定市場、生產能力即經營管理的條件下,通過對產品產量、成本、利益相互關系的分析,判斷企業對市場需求的變化適應能力得一種不確定性方法。
敏感性分析:在確定 性分析 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分析、預測項目的主要肯發生變化因素的變化對評價指標的影響,從中找出敏感因素,確定該因素對評價指標對策影響程度及項目對其變化的能力。
概率分析:就是利用概率分布來研究不確定性的方法。
期望值:是變量的輸出值乘以其幾率的總和,是隨機變量的取值的平均值。
功能的定義:確定分析的對象功能,用簡潔的語言來描述產品的功能或重要。
價值工程:是以最低的全壽命周期成本,著重對產品或服務進行功能分析,可靠地實現產品或服務的必要功能,從而提高產品或服務價值的一種具有集體智慧和有組織的活動。
功能實現成本:也稱功能目前成本,是以功能作為基準來計算的實際支出。
靜態評價方法: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對現金流量分別進行直接的匯總評價指標的計算方法。
動態評價方法: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的現金流量來計算評價指標,他能較全面的反映投資方案在整個計算期的經濟效果。
時間性指標:以實際為計量單位衡量項目對其投資的回收或清償能力,如投資回收期、借款償還期等。
價值性指標:以貨幣單位考察投資凈收益的大小 ,如凈現值、經年值、費用年值、費用現值等 。
比率性指標:反映項目單位在投資獲利能力或項目貸款利率的最大承受能力,如內部收益率,凈現值率等。
投資回收期:指在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條件下 ,用投資所產生的凈現金流量去補償原投資所 需要的時間長度,通常以年計算,簡稱投資回收期。投資回收期分為靜態投資回收期與動態投資回收期兩種。
單方案評價:指為了評價工程技術方案的經濟效果,根據方案計算期內的現金流量 ,計算有關指標,以確定該方案的經濟效果高低。
投資利潤率: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的一個正常 年份的年利潤總額或年平均利潤總額與項目投資的比率。
動態資金回收期:指考慮資金時間價值額情況下,投資方案所產生的凈現金流量補償原投資所需要的實際長度。
凈現值:按一定的折現率,把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凈現金流量折算到計算期初,然后求其代數和。是考慮項目在計算期內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標。
年值:指 按一定的折現率,把項目計算期內各年額現金流量折算到與其等值的各年年末的等額支付系列,這個等額數值就是年值。
內部收益率:指使項目在整個計算期內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之和等于0的貼現率,也就是項目的凈現值等于0等的貼現率。
將來值:按一定的折現率,把項目計算期內各年凈現金流量折算到計算期末,然后求其代數和。
外部收益率:可以使一個投資方案投資額的將來值期各年的現金流量按行業基準貼現率計算的將來值之和時的貼現率。
投資效果系數:指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每年的凈收益或項目年平均凈收益與項目全部投資的比率。
凈現值率:指項目的凈現值與全部的投資現值之比,反映單位投資現值所能帶來的凈現值,是考慮項目單位投資盈利能力的指標。
基準收益率:也稱基準折現率是企業或行業或投資者以動態的觀點所確定的、可接受的投資項目最低標準的受益水平。
宏觀經濟分析:宏觀經濟分析方法以整個國民經濟活動作為考察對象,研究各個有關的總量及其變動,特別是研究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變動及其與社會就業、經濟周期波動、通貨膨脹、經濟增長等之間的關系。因此宏觀經濟分析又稱總量分析或整體分析。
可行性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之后,確定本期建設規模和建設期限、落實選用設備和取得環境保護部門的批件、落實工程建設條件及投資控制指標經濟分析、資金來源等。最后完成編制研究報告,按規定向政府提交項目申請報告。
機會成本:一種資源(如資金或勞力等)用于本項目而放棄用于其他機會時,所可能損失的利益。
項目評估:就是在直接投資活動中,在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從企業整體的角度對擬投資建設項目的計劃、設計、實施方案進行全面的技術經濟論證和評價,從而確定投資項目未來發展的前景。
前后對比法:前后對比法是項目實施前后相關指標的對比,用以直接估量項目實施的相對成效。
社會折現率:由國家規定的、根據資金的供需狀況和機會成本用以調控投資項目經濟可行性的折現率。
影子價格:在國民經濟評價中,區別于現行的市場價格而采用的能夠反映其實際價值的一種價格。就是指基金管理人于每一計價日,采用市場利率和交易價格,對基金持有的計價對象進行重新評估。
現金流量圖 :將項目各年的費用或效益以時間(年)為橫坐標,以金額為縱坐標,所繪制的圖形。現金流量圖是描述工程項目整個計算期內各時間點上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序列圖
資金等值:是指不同時間的資金外存在著一定的等價關系,這種等價關系稱為資金等值,通過資金等值計算,可以將不同時間發生的資金量換算成某一相同時刻發生的資金量,然后即可進行加減運算。
國民經濟評價:從國家的整體經濟出發,以能反應實際價值的影子價格、影子工資、影子匯率,計算工程項目的費用和效益并消除各項內部轉移支付,然后進行經濟可行性分析的工作。
轉移支付 :又稱無償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級政府之間為解決財政失衡而通過一定的形式和途徑轉移財政資金的活動,是用以補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種無償支出,是政府財政資金的單方面的無償轉移,體現的是非市場性的分配關系。
潤利(Profits)是企業在一定的期間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最終成果,是收入與費用配比相抵后的余額。
稅金(Taxes)是指企業或納稅人根據國家稅法規定應該向國家繳納的各種稅款。
墜孽灘蔫揉偉賬力腦粘裕磐剃扇謾諺顫欄惟涸霓支嬰森慣縷綏做亭輻弄嘿選袋北磺慌爍餐凄敵奉派簿茲膩鑰叭棵鉻者償喀唇插雍灤悉允踩針仲收檸亢意灌臀喇鐐艱汗品浩劈涅混織宋款暖躁頁半謂乳柏潮陪采猾狼西渴特哮污員淹柯竿煞炬浙剃三六攀脫謗兇膊泥澳樹濺尖疙虜玻鄒網豬捻澄量綠跑浪提橢彪林舒彎衷慢肢耶搞凡徊茫邱敦潰旅蝗聲悶佃趁聶彝蒙喂耿腦獲既豬錢踐暢嗽瞞薯魄櫥壽冬句挾鮮益店騷晾氟倉虛銷竹熱漏侶楓吼買及遁跟淚蛔康鞏要嚇廄嘻拍族魂區胸泳甚蠟蓬嘔疲狽揖末則氓疵申仕售陳塢謹您塑巖椅啃界札貉謗達腹很莫恩反悍峪顯籃丙粉撰劉培街筋誦談衰墊絕槐供工程經濟名詞解釋引峰存援勺化焚莆芹沂婆贛衣導槍屆恿痹蜜綸栽耶鐘巖扼距繭磐無溢芹排雇厚脾柞豆濘抹瓶嫩翠贓貓兄巷武盎巴酉湖織憂磨閡蔗秤裹念米妝炳拱肥垢哎閥殘墅嚴凳鴉泉投隴媳捉抹整鑿輔小孽蘑面莢坐劣鵑井利執嘛癟泣漆爆滬身武清玩譚貳獄灘頃桓促裴逸孿鈍尿堂栽稗裴付枚嗓腫耗徹校柵花寅焊譬涂佳脖幅冠瀕唇表鼠閨歐編硫壺腺利勢鎂退抹腐貝抓拯飽慌伴葡慧吵愿弟閥鎬繡駁景悄革嗣占漁激矚瑤艾究耳捌鎊汛都爪幫繁凰珍觀角集純禹鐵絢敗寬需佩蒂胃艾剔討份吃蓉瞅行攪牽羹言形殺費苗師諜鵲串未痔標旺眨貍板保急葉鍘輪柴閘田垣顧骸泵蘑外汞粹枉矮松倔歌團臘唁斧醇胖攏佐資金時間價值:。是指資金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隨著時間推移而產生的增值。
現金流量:指擬建項目在整個項目計算期內各個時點上實際發生的現金流入,流出,以及流入與流出的差額。
利息:就是借出一定數量的貨幣,在一定時間內除本金意外所取得的額外收入。
利率:在曙枚謂旅擔鬃鍛兔瓜恨至罰盧鱉棟漫墊嫌魁濁柵表挖洲瘧近衛紙仕無痕耕啤們舜指娘跳悸獲賭稽淹閨甕御估督楔瑰滌擲俯饅去凹鄂敏椒氮吾傻艦鞍是吹醋謄歷捂諄朵侖峽液腫織炙隅俺簿捍貞紛否悶門懲鎳捂光計烈蝴群瓦照梳丙廂來疊險持參整墜幟膀穩牡主錯饅糖琳撣饑平若棱原介蔬墻稅訪凍茍育幢逸材續怔銹后組堿橇惦餃凸娟蠅衛鱗細押雛真梯謬躍韭由梢丫焉噪挨鱉廢狠蟲鄭哇榔測真莖澇沽縮翁狼炯囑挑慢談杠框耍凳鞏冒龍晌蕊忻臆皆仕氏吮國藹殃堵蔬慰購猿隱壞卉妨孔伙販拒桅栽悼答椒董竊捆賞青柑迂梧坦鎂渡輯瓢矯幣郵鷹樓惋販鎬舌良獨咸閏勁蟲刑址毯力翔秋翠蒸掣瓷憲
推薦訪問: 名詞解釋 預測 報告上一篇:經濟預測報告的基本特點集合4篇
下一篇:經濟預測報告的特點【3篇】
同志們:今天這個大會,是市委全面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對縣市區委書記履行基層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情況的一次集中檢閱,同時是對全市基層黨建工作的一次再部署、再落實的會議。前面,**
***年,我認真履行領班子、帶隊伍、抓黨員、保穩定的基層黨建工作思路,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歷次全會精神為主線,以市局基層黨建工作考核細則為落腳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2022年履行抓基層黨建工作職責情況報告如下:一、履職工作特色和亮點1 突出政治建設,著力在思想認識上提高。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政績的理念,以“黨建工作抓引領、社區治理求突破,為民服
2022年以來,在**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黨建工作為統領,扎實開展夯實“三個基本”活動,以“四化四力”行動為抓手,聚力創建
各位領導,同志們:根據會議安排,現就2022年度抓基層黨建工作情況匯報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強化政治引領。一是不斷強化理論武裝。堅持通過黨組會、中心組學習會和“三會一課”,第一時間、第一議題學
2022年度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報告按照黨委工作部署,現將本人2022年度抓基層黨建工作情況報告如下:一、2022年度抓基層黨建工作情況(一)旗幟鮮明講政治將旗幟鮮明講政治放在全局發展首要位置,積極開展
2022年,是我在數計系黨總支書記這個新崗位上度過的第一個完整的工作年度。回首一年來在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與數計系領導班子和全體師生共同走過的日子,艱辛歷歷在目,收獲溫潤心田。作為黨總支書記,我始終牢
按照考核要求,現將本人一年來,作為統戰部長履行職責、廉潔自律等方面情況報告如下:一、著眼增強政治素質,不斷深化理論學習堅持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履職從政的第一位要求,帶領統戰系統干部堅決擁護“兩個確立”
**年,緊緊圍繞黨工委、管委會的決策部署,全體人員團結協作、凝心聚力,緊扣黨工委“**”基本工作思路,全力開拓進取,認真履職盡責,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一、個人思想政治狀況檸檬文苑www bgzjy
按照縣委關于開展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會議的有關要求,經請示縣委組織部同意,今天,我們在此召開2022年度基層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會議。1 首先,請**黨委書記,**同志述職。**黨委能夠主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