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袁隆平事跡個人學習心得6篇

| 瀏覽次數:

袁隆平事跡個人學習心得6篇

袁隆平事跡個人學習心得篇1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2019年8月9日過90歲的生日,同時也是實現了“畝產一千公斤”的心愿。眾所周知,袁隆平為中國的雜交水稻做出了突出貢獻,養活了中國13億人,現在是遠遠超過13億。但我們對他的了解,也僅有前面這一句話,和一張帶有老農膚色的樸實面孔。

  或許很多偉人的傳記源頭都是從為國家,為民族做貢獻講起,例如周恩來,為民族崛起而讀書;例如魯迅,棄醫從文也是為了救國,而同樣很偉大的袁隆平的故事卻不同,似乎更順其自然,又似冥冥之中注定的。

  袁隆平的水稻之緣始于鄉村教師,而在他做一名鄉村教師之前,差點就成了一名空軍或是一名國家運動員。

  袁隆平就讀于西南農學院,生性好動,喜歡自由,與勤勤懇懇的在屋里做研究相比,戶外活動的項目更吸引他。當時正值抗美援朝,新中國政府組織大學生報名參軍。袁隆平報名參加,不僅通過了全部的36項目指標測試,還被選為空軍。在參加空軍預備班學習之前,卻被告知前方局勢好轉,所有參軍的大學生均被退回。

  空軍做不成,沒關系,建國初期,國家各方面都需要人才,這不,同年袁隆平又參加了西南區的游泳選拔賽,比賽的前三名可以進入國家游泳隊。袁隆平從小就非常擅長游泳,不到10歲就敢橫渡長江,在武漢讀書時,他參加過湖北省舉行的游泳比賽,獲得漢口區第一名和全省第二名。以他的實力,絕對是有望進國家游泳隊的,但不巧的是,參賽的前一晚,因貪吃成都小吃,第二天肚子痛,只拿了個第四名。

  以上兩件事看來十分湊巧,似乎是上天特意留住袁隆平,要他在農學事業上做貢獻,解決中國乃至世界的溫飽問題。

  這么一想,會不會世上所有擦肩而過的不幸,都是上天的另有安排。

  1953年8月,沒能抓住前兩次機會的袁隆平,以優異成績畢業后,被分配到湖南省黔陽縣城安江鎮的安江農校教書。安江農校,離鎮上四公里外,地處偏遠,袁隆平一待就是16年,每天陪伴他的就是,他的學生和這些實驗田。

  或許很多人覺得袁隆平看上去跟個普通的農民沒啥區別,但他卻是出生于家境優渥的知識分子家庭,他母親是小學老師的,他的父親是民國時期官員。他的父親畢業于中南大學文學系,有著一顆愛國心,抗日戰爭期間,曾去運軍火。父親的這顆愛國心也深埋在袁隆平心里。新中國剛成立,到處鬧饑荒,袁隆平親眼見到有人活活餓食,因此暗暗下決心要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

  志向不是從小立的,一顆熱血的心也不是刻意培養的,而是耳濡目染的,想要自己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要讓自己先成為什么樣的人。

  1960年,在教室前的那塊試驗田里,袁隆平偶然間發現,十幾株比普通水稻高出20厘米左右,且大籽粒多的水稻,這開啟了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之路。美國,日本從上世紀二十年代就投入大量資金做水稻雜交研究,幾十年過去卻一無所獲,認為水稻沒有雜交優勢。但袁隆平卻不這么認為,每天堅持在田里彎腰干活弄水稻。

  從1964年開始摸到門路,到1980年,16年過去了,袁隆平終于精心培育出700顆雄性不育株種,用于人工雜交水稻。袁隆平將700顆種子都撒在試驗田里,到了5月,已紛紛長出苗兒了。袁隆平很是欣慰。卻沒想到有一天早晨,看到這樣一番景象,700顆苗兒全部被連根毀壞,田里被踐踏得一團亂。袁隆很受打擊,這700顆雄性不育株種花了十六年,一期一期培育篩選出來的,只在一夜間就毀于一旦,實在叫人心痛,至今也不知是哪個歹人干的。

  袁隆平十分失望,但決定要做的事,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繼續,即便一切都要從頭再來。他對眼前這塊實驗田已經不抱希望,離開了江安農校,轉向全國的稻田。

  經過兩年的顛簸,仍找不到合適培育的雄性不育株,這無疑在原來的傷痛上又蒙了一層霧。盡管情況不樂觀,但他仍積極努力,心里想著系著的仍是水稻。

  有一次,云南發生7.2級地震,房子離地震中心只有100多公里,別人都是搶著往外跑,只有他和他的助理們急著回研究室搶救株苗。房子被地震毀了,沒法住,只能住在籃球場上,一住就住了三個月,眼見種子就要下田了,但催牙的溫度不夠,袁隆平便把種子綁在腰間,用體溫溫暖種子,因此落下了腰疾。

  袁隆通過對多次失敗實驗分析,最終將目標鎖定在海南的南紅農場。一株被當地人認為無任何用處,穗粒小又少枯的“假禾”,正是袁隆平想要找的研究對象。這株雄性不育,是碘敗型花粉敗育的野生稻,被稱為“野敗”,后來成為所有雜交稻的母本。

  “假禾”在別人看來是草,袁隆平一看卻是寶,可見,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成功后,不僅幫國家提高糧食產量,2017年還研發出不含鎘重金屬水稻,很大程度幫助日本解決了“軟骨病”的問題,更令人震驚的是,2018年幫助迪拜在熱帶沙漠中種植水稻,全球首次沙漠種植獲得成功,畝產500公斤。

  縱觀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故事,可以這樣說,袁隆平本來無拯救世界的夢想,差點走進空軍隊和國家游泳隊,卻在命運的安排下,一步步克服困難,取得成就。既遇之則安之,重點還是要佩服科學家的鉆研精神。

袁隆平事跡個人學習心得篇2

  不容置疑:民以食為天。在我們這個人口大國,真正解決吃飯問題只是近些年的事。在解決祖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飯問題上誰的貢獻最大呢?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標準答案:袁隆平。他是80年代就上了歷史課本至今健在的老科學家;他是創造水稻畝產1200多公斤神話的當代神農;他是美國科學院唯一的外籍院士;他是年已九十依然戰斗在科研第一線的雜交水稻之父……大家知道他的夢想嗎?他的追夢經歷給我們什么啟示呢?

  看了央視記者對他的采訪,我為他的兩個夢想深深地震撼,感慨著:這才是偉人的夢想,這才是追夢的偉人!

  他的一個夢想是”禾下乘涼”:超級水稻個頭比高粱還高,稻穗有掃帚那么大,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涼。他這個夢想真夠高的——不但水稻長得高、產量高,而且境界更高。被1960年的饑荒刺痛,他研究水稻是為了能讓大家都吃飽飯。他這個夢想也夠遠的,遙遠得像一個特不現實的神話。從1960年7月發現奇異的稻子,采花藥進行鏡檢,反復種植、實驗,到1964年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提出三系育種法,從14000多個稻穗中仔細搜索出6株不育株,兩年春播、翻秋,僅有四株繁殖了兩代。1970年,他翻山越嶺跟助手到海南,終于找到”野敗”取得突破性進展,1973年育成第一次大面積推廣的強優組合”南優二號”,并研究出整套的制種技術。其中,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耐住了多少寂寞的休閑時光,忍受了多少無知無聊者的冷嘲熱諷啊!從三系法、二系法到超級雜家水稻、海水稻,再到落實研究成果的”三產四豐”工程,他風里來雨里去百折不回,五十年如一日,累在其中樂在其中。如今,他名滿全球,水稻畝產早超一千公斤,個人品牌價值超過千億,依然不辭勞苦在田間忙碌,追求著水稻高產的”上不封頂”。他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追求高遠的夢想,是他的使命和幸福的源泉。

  科學無國界,他的另一個夢想是: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為此,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他領導的團隊為近80個國家培養了14000多名技術員,40多個國家大面積種植雜家水稻700萬公頃,普遍增產20%以上。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尼日利亞等地,因為種植他改良的雜交水稻,畝產從每公頃3噸增加到10.8噸!他還牽掛著吃大米全靠進口的利比里亞,每年花掉兩億美元,國民才能打牙祭。他要推廣雜家水稻,讓大家每天打牙祭。

  因為長期在泥里水里穿梭,不用特意健身減肥照樣健康。他身家千億照樣開幾萬塊錢的車僅為代步,甚至穿著20幾塊錢的衣服。他根本沒心思對那些俗事上心,想想幾億人因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再為吃飯發愁,這種普濟眾生的快樂是任何吃穿名牌、豪車別墅都無法比擬的。他九十高齡依然躊躇滿志,一息尚存追夢不已。袁老用一生的時間追求夢想,高遠的夢想也成就了袁老不朽的價值。

袁隆平事跡個人學習心得篇3

  游泳奪冠

  1947年6月,湖北省舉辦全省體育運動會。袁隆平非常喜愛游泳,便向體育老師報名,要求參加預選。老師朝他打量一番后,搖搖頭說:“你個子太小,體力不夠,不行!”他心里不服氣,心想:自己從8歲開始,在隨父母逃難的途中,就是走水路來重慶的,一天不小心,在船上被四弟隆德推下了水,險些被淹死,幸虧被一位老船工救上船來,才保住了性命。從此自己下決心要學會游泳,今后能遇難救人。9歲逃難到了重慶,每到夏天,放學回家后自己就要去長江邊的“龍門浩”戲水。漸漸地,他掌握了熟練的游泳技術,甚至可以搏擊嘉陵江和橫渡長江了。因此,他很想在正式比賽的場合去試一試。

  預賽的那天早晨,由周老師帶隊,10多個初選上的同學每人騎一輛自行車,奔向比賽的游泳場,袁隆平也偷偷地跳上最后一位同學的自行車后架上同行。待到達預賽場地時,周老師發現了他,便笑著對他說:你既然來了,也就試試看吧!結果,出乎大家意料,他竟在漢口的預選賽中獲得100米和400米自由式兩個第一名,而其他同學都名落孫山。接下來,袁隆平又奪得了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回母校時,袁隆平受到熱烈歡迎,同學們在校門口把他抬起來,使勁地往上拋了多次。

  這件事給予袁隆平很多啟迪:凡符合實際的“不服氣”思想,不一定是消極因素,有時可以變成積極因素。正是這種“不服氣”的思想,催他積極進取,克服困難,努力拼搏,去爭取勝利。也正是這種“不服氣”的思想,在他科研實驗中遇到更大困難時,總是給他精神力量,促使他不斷克服困難,不斷攀登高峰!

  立志學農

  高中畢業以后,報考哪一所大學呢?這個問題成了袁隆平全家爭論的焦點。當時,在南京政府僑務委員會事務科任科長的父親袁興烈希望袁隆平報考南京的重點大學,日后學成,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

  19歲的袁隆平,已有了自己的獨立見解。他想:第一,父親要自己報考南京的重點大學,是希望自己能升官發財,光宗耀祖。對此,袁隆平毫無興趣。第二,想赴重慶求學。抗日時期的“陪都文化”,對他有很大的吸引力;8個春秋的山城生活,使他有著深厚的感情。第三,在小學階段,一次參觀園藝場時,他對生氣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華秋實的變化規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到這些,他直截了當地對父母親說:“還是讓我報考農學院吧!”

  善良的母親講出了自己的想法:“隆平,爸爸的意見你還要認真考慮。當然最后還得由你自己作主!”頗具民主思想的父親,熟悉隆平的個性,既然兒子立志學農,他也不好再提反對意見了。

  袁隆平就這樣義無返顧地報考并考取了四川重慶相輝學院的農學系,高高興興地跳進了“農門”。

  愛提問的學生

  1942年初秋,袁隆平從重慶市龍門浩小學畢業,進入復興初級中學。

  在學習中,袁隆平有個特點,就是喜歡思索,愛提問。

  一節數學課上,講“有理數”這一章。老師講了一條乘法的重要法則:同號相乘的數取“+”號,并把絕對值相乘。老師進一步解釋說:“這就是說,正數乘正數得正數,負數乘負數也得正數。”

  袁隆平邊聽邊想,正數乘正數得正數,這好理解;負數乘負數也得正數,這是為什么呢?于是就發問:“老師,負數乘負數,為什么得正數?”袁隆平盡管沒有從老師的回答中得到滿意的答案,但卻使他對這些抽象難懂的概念產生了興趣,增強了邏輯思維能力。

  有一次,老師講到一個世界難題:一角不能三等分。袁隆平覺得不好理解,他認為一個角應該可以三等分,比如一個90度的直角,分成各30度,不是分得規規矩矩的嗎?但是老師說,這樣分不對,就是不能三等分。

  為什么一角不能三等分呢?袁隆平感到里面肯定有道理可講。他自己想不出來,老師又沒有把其中的道理講清楚,他的心中留下了一個大疙瘩。

  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實際上是袁隆平思維發展和心靈成長的標志。他開始對抽象的概念發生興趣,開動腦筋進行思索,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學到了不少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袁隆平事跡個人學習心得篇4

  作為世界的科學家,袁隆平不管聲譽、貢獻還是身價都達到了別人難以望及的高度。而就是在這種紛至沓來的鮮花和掌聲、贊嘆和仰慕中,袁隆平用他堅強的毅力和執著的追求,堅守著自己的本色,不為浮躁所動,不為金錢所惑,不為名利所累,完美地解讀了自己的人生真謗——袁隆平就是袁隆平。

  本色農民。審視袁隆平的衣著打扮,可能無人能將那黝黑單瘦但精神矍鑠的老人與世界科學家聯系起來。但正是這種樸實、憨厚的品性,鑄就了袁隆平大功至偉的業績。“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袁隆平是農民的兒子,他的根在農村,他血液里沸騰的是農民的執著、堅韌與忍耐,崇尚的是農民的樸實、樸素與節儉。既使在他成為名人后,依然一副農民模樣,一點也不講究,上商場專挑便宜貨買。一次他看到襯衫打折10塊錢一件,一口氣買了10多件,“下田時穿起來方便”,典型的“中國最的農民”形象。

  本色院士。有人說“學者和平民之間,隔著一片蒼翠的原野,如果學者穿越這片原野,他就會成為一位圣賢”。作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這樣一位圣賢之人,他對名利看得很輕很淡,常說“榮譽不屬于我個人,屬于整個中國”,科學家那種“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的道德情懷和志向操守在此演繹得淋漓盡致。在袁隆平看來,金錢的多少,無非是一個數字,一是不吝嗇,二是不奢侈,只要能用就行。因而,他幾乎將在國際上獲得的所有大獎的獎金都捐贈給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以及教育和慈善事業。

  本色種子。袁隆平對人生的感悟就是人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作為世界農學泰斗,為使人類少一份饑餓、少一份困苦,他就像種子一樣處處生根發芽,使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其帶給他們的惠澤。從1981年至今,袁隆平先后舉辦了20多期國際雜交水稻培訓班,培訓了來自30多個國家的500多名科技人員,也應邀前往菲律賓、美國等幾十個國家無私傳授技術,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分享豐收的喜悅。

袁隆平事跡個人學習心得篇5

  袁隆平的精神給了我莫大啟發與鼓舞,袁隆平科學家成為我十分崇拜和敬仰的人,他的事跡和形象已在我心中根深蒂固。我認為我們要以袁隆平科學家為榜樣,學習他的高尚品德,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事業和愛生活。

  袁隆平科學家、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他作為新中國培養的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決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50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雜交水稻科學研究,提出了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使中國水稻產量不斷邁上新臺階,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貢獻。他是我國當代知識分子的楷模。他獻身科學、頑強拼搏、勇于創新,不斷以農業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造福人類。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團結協作、甘為人梯,桃李滿天下,贏得廣泛的贊譽。他還是一個熱愛生活、愛好廣泛的人。他不僅為人正直,待人誠懇,還性格開朗,多才多藝,看書、游泳、下棋、打籃球、聽音樂、拉小提琴,什么都來,樣樣都會,且像摸像樣,無人能比。“一粒種籽改變世界”,袁隆平科學家以他對于中國和世界的貢獻使他無愧于科技偉人的稱號。

  從袁隆平的事跡中,我讀出了,做人要有信念。在他研制雜交水稻的那個年代,正值解放初期,很多地方,尤其是山區,很多人都吃不飽、穿不暖,袁隆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志要研制出一種高產的水稻,但是在他研制水稻的那成百數千個日日夜夜里,正是這種堅持不懈的信念支撐著他,正是這種永不言棄的精神使他成為了“雜交水稻之父”。

  從袁隆平的事跡中,我讀出了,做人要執著、勤奮。愛因斯坦說過“99份努力+1份聰明=成功”,他尚且這么說,又何況我們普通人呢?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袁隆平每一次小小成功的背后,是無數次的失敗。

  從袁隆平的事跡中,我讀出了,心系人民不僅要求我們做事要腳踏實地,同時也要勇于創新。他就靠著他那股腳踏實地的勁兒,不怕苦不怕累,他相信“外國沒有搞成功的,中國人就不一定不能成功”。我們之所以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是因為他不僅是中國的驕傲,同時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袁隆平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細細品味,他的使命已經完成,但我們的使命才剛剛開始!我們應當從小立下宏偉目標,并為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奮斗一生。在今后的成長道路上做到不畏艱險、腳踏實地。在學習中頑強拼搏、孜孜不倦,用心把握學習機遇,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勇攀世界科學的高鋒

袁隆平事跡個人學習心得篇6

  古代有岳飛精忠報國,近代有黃繼光為國捐軀。他們生活的年代不同,但是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報效祖國,為國爭光。

  以前的祖國衰弱,腐敗,任人欺負,但是有了那些懷揣夢想的中國人之后,我們的祖國就漸漸強大了起來,有了巨大的成就。

  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的那一句:新中國成立了!這句話敲打著每個人的心,使每個人心中的熱血沸騰了起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當”神舟五號”發射成功后,每個人都觀看著”神五”升起的錄像,每個人都在高興著,歡呼著。

  我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祖國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更加美好,這是中國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就有著一個中國夢,那就是不再讓全國十三億人口再有挨餓的了。有一次,一個人把袁隆平辛辛苦苦研究出來的成果扔下了水井,他奮不顧身地跳了下去撿回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前我不明白,袁隆平為什么會為了一棵小小的水稻而奮不顧身,但現在我明白了,那不是普普通通的水稻,而是他的中國夢,是他凝聚了許多汗水和希望的中國夢……

  我也有著一個夢,它雖不及袁隆平的夢那樣偉大,但是卻是十分美麗。

  小時候,我常常幻想自己長大以后,可以成為一個救死扶傷的醫生,可以穿著圣潔的白大褂穿梭在醫院里,為重病的患者做手術,想象著別人叫自己”白衣天使”時的畫面,我就十分喜悅。我知道我離我的夢還很遙遠,但我會刻苦學習,努力早日使我的夢實現,我會用自己的汗水澆灌我那個美好的夢……

  一個人的夢雖然渺小,但成千上萬個人的夢加起來就是非常偉大的。它就像一滴水,單靠這小小的一滴是聚不成滾滾不息的江水的,只有匯聚在一起才有意義……

推薦訪問: 事跡 學習心得 袁隆平

【袁隆平事跡個人學習心得6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
  • ***同志,***人,現年**歲。**年**月進入**系統工作近**余年,在工程管理、企管安全、辦公室等管理崗位歷練,工作經歷比較豐富。注重學習,善于思考,嚴謹細致,原則性強。作風務實,沉穩內斂,為人

  • 今年以來,我縣緊緊圍繞移風易俗鄉風文明三年行動計劃要求,針對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大操大辦、打牌賭博、封建迷信等突出問題,創新建立“三個三”工作模式,加大移風易俗改革工作力度,大力破除陳規陋習,文明新風

  • 今年以來,*鎮認真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圍繞“生態立鎮、工業強鎮、文化名鎮、旅游活鎮”戰略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創新有為工作總基調,全鎮各項重點工作強

  • 2023年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加快建設*交通強市的關鍵一年,也是全系統搶抓機遇破難題、逆勢拼搏創佳績的一年。一年來,系統全體干部職工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交通運輸廳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應對國

  • 按照市委開展“三年一爭當”活動的工作部署,根據市生態辦《關于開展好2023年領導班子建設年活動各階段工作的通知》以及縣委辦、縣府辦《關于印發*縣2023年領導班子建設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縣

  • 近年來,**黨支部以加強黨的組織建設為著力點,致力打造一支講政治、有公心、敢擔當、作風正的高素質黨員隊伍,以建設特色過硬黨支部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完善機制,創新載體,堅持“**工作走在前列,特色支

  • 此次培訓,五天時間雖然很短,但卻收獲滿滿。課程安排科學合理、內容充實豐富,既有針對性,又有實效性,讓我思想上充了電、精神上補了鈣、工作上加了油。主要有四點體會和三點打算。四點體會:一是對黨的二十大報告

  • 偉大實踐孕育偉大思想,偉大思想引領偉大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新征程上做好經濟工作提供

  • 在XXX公司每天踩著恨天高,上班報到最早,下班打卡最晚,天天加班的小姐姐,她叫XXX。她是領導口中的“鳳姐”,同事口中的“美胖”,她是人力資源戰線上的崗位能手、技術標兵。自2011年入職公司以來,她以

  • 近年來,**縣堅持黨建引領,推動機關單位、社會組織、黨員個體等多元主體協同發力、共同行動、資源共享,創立“經燕紅”社會治理黨建聯盟,通過聯盟共建,亮出黨員先鋒模范形象,建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開辟了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