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向全社會公開發布了2020年“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跡。永川車間也組織職工觀看了央視“社會與法”頻道首播的發布儀式。發布儀式現場播放了“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的視頻短片,從不同角度講述了“最美鐵路人”的工作生活感悟和價值追求。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同志為他們頒發“最美鐵路人”證書。
我作為一名鐵路職工,作為這三百余萬群體中的一員,觀看后的所思所感除了驕傲,還有感動。誠如中國國家集團公司所發表的《平凡崗位孕育偉大精神——走近2020“最美鐵路人”》中所言:業精于勤,事成于細;平凡至偉,奮斗最美。
如今提到中國鐵路,大多數人的聯想都是緊密連接100多座城市,覆蓋超過7億人口的高鐵工程——從站臺上飛馳的高速列車到支撐這個龐大網絡的高效而迅速的建造能力,再到中國工程師的創造與杰作。但除此了設計與建設的壯麗史詩,鐵路作為我們體量龐大的大國重器,能在歷史的長河中永不停息地運轉,背后支撐的是眾多普通人,在平凡的崗位,重復著枯燥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2020年12月《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的《莽莽成昆出大山》所講述的三代人青春接力,建設、守護成昆鐵路,再筑新成昆的長篇通訊所言,創造與守護,都同樣偉大。
在最新公布的2020年“最美鐵路人”除了建功“千年大計”守護平安車站的中國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雄安站項目部總工程師吳亞東、領跑“中國速度”打造“智慧大腦”的鐵科院集團公司復興號總體技術及核心系統研發項目團隊牽頭人張波和主攻有高鐵列車“大腦”和“中樞神經”之稱的列控系統的陳志強及其團隊這些創造和書寫歷史的開拓者,也有平凡英雄——由33名同志組成的武漢站“頭雁”黨團員突擊隊。這些平日里的曾經的客運員、值班員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挺身而出、勇挑重擔、沖鋒在前,在風險最大、任務最緊的地方勇敢戰斗,成為轉運物資和服務醫護人員的“紐帶”。
最讓我感動的,是2020年“最美鐵路人”中,更多的就是我這樣的普通人:不論是撕掉中國最北端的黑龍江省“高鐵禁區”標簽的動車組司機邢云堂、“95后”“全路技術能手”蘭州西車輛段輪軸裝修工劉曉燕、堅守雪域高原天路的格爾木工務段望昆線路養護車間黨支部書記于本蕃、守護著承載大涼山鄉親希望的“慢火車”,以“一輩子一趟車”的真情踐行初心的阿西阿呷,還是拉動貨運增量的“點子大王”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青島西車務段董家口南站副站長孟照林,在車站建立義警巡邏隊力量、創辦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室,真正做到了服務不缺位、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上海虹橋站民警周榮亮。他們沒有感天動地的作為,只是扎根崗位,十年如一日熱情飽滿地擁抱自己的工作和職責,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鐵路人的先行風采、服務本色、擔當品格、奮斗精神。
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腳踏實地堅守職責,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2021年春運到來之際,車站組織觀看了2020年度“最美鐵路人”發布儀式。邢云堂、劉曉燕、于本蕃、阿西阿呷、孟照林、張波、吳亞東、陳志強、周榮亮、亞庫甫·阿沙木都等10位“最美鐵路人”和武漢站“頭雁”黨團員突擊隊1個先進集體,他們是鐵路行業幾百萬干部職工的優秀代表。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駐村工作隊駐村書記亞庫甫·阿沙木都,自2015年來,他已經在和田縣(國家級貧困縣)駐村6個年頭,在他的帶領下,達奎村、吉格代艾日克村已完成脫貧任務。
結合最近熱播的主旋律正劇《山海情》,它以寧夏閩寧鎮為背景,講述了90年代在黨的帶領下脫貧攻堅的故事,以此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從最初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執政黨,在黨的領導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脫貧攻堅實現了。
新的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世紀,祖國的建設等待有人繼續去完成。入路四年,我由一名客運員到售票員再到現在的綜控員,工作崗位在變化,不變的是飽滿的工作熱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不僅要時時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如一,勤奮刻苦,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和模范性,在工作崗位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愛崗敬業,甘于奉獻;業精于勤,事成于細;平凡至偉,奮斗最美;他們用平凡的人生書寫出不一樣的“美”。
2021年1月27日下午8:15時機械化清篩六車間全體干部職工在黨支部書記牛寶生的組織下,采取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如用手機、電視等工具集中觀看了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27日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跡首播的發布儀式。
此次“最美鐵路人”共評選出邢云堂、劉曉燕、于本蕃、阿西阿呷、孟照林、張波、吳亞東、陳志強、周榮亮、亞庫甫·阿沙木都等10位先進個人和武漢站“頭雁”黨團員突擊隊1個先進集體,本次發布儀式主要介紹了“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跡,他們是鐵路系統全體干部職工的優秀代表。他們奮斗在鐵路一線,有的潛心鉆研高寒高鐵操縱方法和作業標準、有的勤學苦練年紀輕輕就成為“工匠達人”、有的不畏高寒用“零誤差”保障鐵路的安全運行、有的勤于奉獻服務百姓、有的不怕困難敢于挑戰、有的奉獻青春超越世界、有的埋頭苦干敢于拼搏、有的矢志不渝科技攻關、有的從警15年默默守護、有的不畏艱苦奮斗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有的不怕犧牲堅守在抗議的最前沿;他們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說明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服務宗旨,他們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說明了“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戰略目標。
通過觀看學習,機械化清篩六車間全體干部職工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大家都說要以亞庫甫?阿沙木都等先進個人為榜樣,努力提升自己,全心全意為鐵路的發展貢獻出一點微薄之力;以“頭雁”黨團突擊隊先進集體為榜樣,努力打造機械化清篩六車間,做到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做到保質保量、不出事故,做到精益求精、不出紕漏的清六大家庭。
在鐵路高速發展的今天,身為鐵路人的我們應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詮釋什么是鐵路人的先行風采、服務本色、擔當品格、奮斗精神。
“最美鐵路人”為我們樹立了光輝典范,讓我懂得了什么是無私奉獻,什么是人生價值,什么是人生輝煌。他們經歷了多少個日夜奮戰,卻仍然有著火一樣的激情;他們為了鐵路大動脈的暢通,貢獻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汗水。平凡的他們用拼搏、奉獻、擔當詮釋了最美的堅守。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時代賦予我們新一代鐵路人的重任,讓我們學習最美鐵路人的“美”,讓自己變得更美,也是我們為新時代鐵路事業奮斗的動力源泉!
今夜,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收看了“最美鐵路人”電視直播,11位最美鐵路人向我們詮釋了鐵路人的初心和使命,它是一種情懷、一種執著、一份堅持、一份責任,引領我們始終踐行“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最美鐵路人的奮斗故事激發了我們在一線奮斗者的愛國之心。
這些最美鐵路人也都是像我們一樣普普通通的一線鐵路職工,他們所陳述的事跡也都是各自的工作日常,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也曾有過曲折和彷徨,有過苦辣和心酸,還有過勤學苦練和持之以恒,更有疫情期間堅守崗位和敬業奉獻,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拼搏路上的我們樹立了榜樣,榜樣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更能給予我們奮斗的力量。
正所謂“心中有夢想,腳下有方向”,聽了他們的故事讓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堅定了信心,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段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征途上,整裝前行,感受工作的美好,勞動的光榮和創造的幸福。
推薦訪問: 云南 事跡 名人 云南的名人和主要事跡 云南先進人物事跡 云南的榜樣人物事跡 云南英雄人物的事跡 云南好人評選事跡材料2000字 云南黨員先進事跡 云南先進模范人物 云南民間故事100篇 云南省的名人 云南名人故事下一篇:援藏干部個人事跡8篇
***同志,***人,現年**歲。**年**月進入**系統工作近**余年,在工程管理、企管安全、辦公室等管理崗位歷練,工作經歷比較豐富。注重學習,善于思考,嚴謹細致,原則性強。作風務實,沉穩內斂,為人
今年以來,我縣緊緊圍繞移風易俗鄉風文明三年行動計劃要求,針對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大操大辦、打牌賭博、封建迷信等突出問題,創新建立“三個三”工作模式,加大移風易俗改革工作力度,大力破除陳規陋習,文明新風
今年以來,*鎮認真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圍繞“生態立鎮、工業強鎮、文化名鎮、旅游活鎮”戰略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創新有為工作總基調,全鎮各項重點工作強
2023年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加快建設*交通強市的關鍵一年,也是全系統搶抓機遇破難題、逆勢拼搏創佳績的一年。一年來,系統全體干部職工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交通運輸廳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應對國
按照市委開展“三年一爭當”活動的工作部署,根據市生態辦《關于開展好2023年領導班子建設年活動各階段工作的通知》以及縣委辦、縣府辦《關于印發*縣2023年領導班子建設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縣
近年來,**黨支部以加強黨的組織建設為著力點,致力打造一支講政治、有公心、敢擔當、作風正的高素質黨員隊伍,以建設特色過硬黨支部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完善機制,創新載體,堅持“**工作走在前列,特色支
此次培訓,五天時間雖然很短,但卻收獲滿滿。課程安排科學合理、內容充實豐富,既有針對性,又有實效性,讓我思想上充了電、精神上補了鈣、工作上加了油。主要有四點體會和三點打算。四點體會:一是對黨的二十大報告
偉大實踐孕育偉大思想,偉大思想引領偉大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新征程上做好經濟工作提供
在XXX公司每天踩著恨天高,上班報到最早,下班打卡最晚,天天加班的小姐姐,她叫XXX。她是領導口中的“鳳姐”,同事口中的“美胖”,她是人力資源戰線上的崗位能手、技術標兵。自2011年入職公司以來,她以
近年來,**縣堅持黨建引領,推動機關單位、社會組織、黨員個體等多元主體協同發力、共同行動、資源共享,創立“經燕紅”社會治理黨建聯盟,通過聯盟共建,亮出黨員先鋒模范形象,建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開辟了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