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6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
2016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
2.加大對農村環境的綜合管理和整治力度。突出水污染治理、飲用水源保護、固體廢棄物,加強城鎮生活和飲食娛樂服務業的污染治理特別是廢水排放的管理。對有污染的鄉鎮企業,要加強督促檢查,鞏固達標排放成果;對重點污染企業要建立更為嚴格的監控制度;對新建產業,要切實實行環境優先原則,嚴禁新建重污染企業。
3.以創建為抓手,全面推進農村生態建設。緊緊圍繞建設生態鎮這一目標,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農業資源,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形成植物生產、動物轉化和微生物還原的良性循環機制,從根本上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村環境。廣泛開展農村生態文化建設,著力提高農村環境質量,構建生態優美、和諧穩定的新農村。
4.加強農業科技的推廣工作,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加大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的科研攻關力度,積極推廣先進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農藥,推廣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努力實現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生產技術生態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生產產品無害化。
5.廣泛宣傳環保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農村環保工作的合力。利用各種媒體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向廣大群眾宣傳公益意識、環保意識,從而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關心環境、個個參與環境保護的氛圍。倡導購買無污染、無公害的綠色生活消費品,選購減量包裝的商品,促使生活垃圾實施減量、無害和資源化。
篇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問題淺析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問題淺析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口總量的不斷增加,農村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自然生態系統不斷遭到破壞,污染源增加、污染物增多、污染范圍逐漸擴大。農村生態環境惡化不僅直接影響農產品質量和農民收入,而且破壞了農村人居環境,動搖了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甘南州由于其獨特的自然條件和經濟方式,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同樣令人堪憂。本文主要歸納了甘南州農村生態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對改善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農村;生態環境;甘南州;生態立州
Abstract:Nuclear and Radiation in Gannan Prefecture of Gansu Gannan, supervision and monitoring of the management station 747,000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ncreasing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ing, natural ecosystems continue the destruction of increased pollution sources, pollutants increased gradually expand the scope of pollution.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farmers’ income, and destruction of th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has shaken the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Gannan Prefecture due to its uniqu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rural areas is equally worrying.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d the the Gannan Prefectur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acing the main problem, and propos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region.Keywords: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annan Prefecture; ecological statehood
一、甘南州概況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肅省西南部,是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一,地處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地帶,海拔在1100—4920米之間, 年平均氣溫在1-13℃,森林覆蓋率約22%。
甘南州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水系,境內氣候等自然環境復雜,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比較復雜。西北部碌曲、瑪曲、迭部三縣及夏河縣、合作市、卓尼縣部分地方地勢高亢,相對平坦,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長冬無夏,草場面積大,是黃河、大夏河、洮河等河流的主要水源補給區或發源地,畜牧業相對發達。其中在碌曲、瑪曲、夏河地區分布著豐富的濕地資源,濕地總面積為41.8萬公頃,是黃河上游的“蓄水池”和綠色生態屏障。東南部舟曲、迭部兩縣山大溝深,海拔在1100—4920米之間,氣候特征明顯,白龍江貫穿全境,水能資源豐富,是甘肅省的主要林區之一。東北部臨潭、卓尼及夏河三縣部分地方,丘陵起伏,氣候溫和,農牧林交錯,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
二、甘南州生態環境面臨的問題
篇三:生態環保工作總結
生態環保工作總結
生態環保工作總結
一、**年生態環保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五水共治和生態文明工作,縣委縣政府也把五水共治作為民生實事的首要任務。我局緊緊圍繞“五水共治”主要工作目標和各項工作部署,牢牢把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以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為主線,以水環境綜合整治、污染減排為重點,以加強環境監管為保障,以嚴格執法為手段,強化責任意識、服務意識,真抓實干、團結奮進,努力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亮點特色工作
1.聚焦“四風”,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是狠抓思想作風建設。先后開展了破梗阻提效能、鐵腕治污等9個專項行動,實現了狠抓落實新速度、克難攻堅新力度、優化服務新溫度、鉆研業務新深度的目標。二是開好高質量民主生活會。圍繞為民務實清廉要求,認真查擺“四風”問題,深入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達到了溝通思想、改進作風、錘煉黨性、增進團結的目的。三是建立動態問題整改清單。按照“雷厲風行、抓鐵有痕、群眾滿意”十二字整改方針,對征求到的53條意見建議實行“五步整改法”,做到立知立改不含糊,件件落實明責任,群眾滿意為標準。
2.創新機制,穩步推進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一是穩步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積極開展市級生態村創建,完成36個市級生態村創建工作,申報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試點尖山鎮;完成**縣生態功能區規劃調整修編工作,開展縣環境功能區劃編制工作;積極組織開展省級、市級綠色系列單位創建,深化綠色機關、綠色企業、綠色、綠色社區、綠色家庭等系列創建活動。二是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長效管理課題調研。課題組以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工作為調研重點,起草完成《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長效管理實施意見》,該實施意見拓新求進,有加大投入實行全域保潔、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機制、推行清潔文明戶評比制等特點。三是開展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月度督查排名考核。縣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相關部門組建督查組,對全縣19個鄉鎮農村環境衛生實況開展每月一次的督查,考核分直接列入全縣鄉鎮年度工作目標任務考核中的“創業競賽項目”。今年已開展督查8次。四是開展尋找身邊的垃圾河新聞曝光行動。從3月中旬開始聯合縣電視臺、治水辦深入開展“尋找身邊的垃圾河”“尋找不能洗菜的池塘”“七大流域水質探訪”系列專題新聞曝光行動,以電視每日播報的形式高密度、高強度尋找曝光各流域臭水溝、垃圾河、臭水塘,并以督查交辦的形式通知整改到位,限時回訪復查。截止日前,已曝光整改100多期。五是設立河長公示牌。全縣共298塊,其中市級以上河流公示牌2塊,鄉鎮級河段長公示牌19塊,村級河段長公示牌277塊。完成編制鄉鎮一河一策治水規劃19個,流域治水規劃7個。
3.加強監測,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一是努力加快環境監測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15萬元,完成了海螺山頂、管頭村、高姥山、黃檀林場、源頭湖、大盤山昭明寺6個PM2.5空氣自動監測站建設,建立了**環境空氣質量發布平臺,實時發布6個站點的PM2.5數據。二是建立鄉鎮交界斷面水質考核機制。完善了鄉鎮交界斷面考核辦法,對鄉鎮交界斷面水質考核進行月度排名及加、扣分,考核分由出境水質和污染指標得分兩項組成。考核結果報“五水共治辦”,并在**報等媒體公布,年底最終得分計入鄉鎮年終考核。三是環境質量保持良好。截止10月底,全縣6個交界斷面達標率均達到100%,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5.3.%,縣城區域噪聲監測平均值達到Ⅰ類居住區標準要求。
4.聯合執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一是多部門聯合開展“鐵腕斬污”行動。結合全省錢塘江流域執法檢查專項行動和全市“鐵腕一號”“鐵腕三號”“鐵腕四
號”“鐵腕五號”專項執法行動,重拳出擊,對環境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今年以來共出動執法人員1200余人次,檢查企業650家,查處違法企業117家,采用斷電形式取締非法加工點和企業24家,掛牌督辦1家,限期整改36家,停產整治12家,立案查處43家,行政處罰總額139.9萬元。二是開展環境案件聯合執法。建立公安環保聯合執法機制,加大環境違法行為懲處力度。今年共向我縣公安機關移送兩起涉嫌環境污染罪的案件,首次有五家違法排污企業在**電視臺和**報上分別公開向全縣人民道歉,20家排污企業整改治理情況在**報公開。三是加大信訪處置工作力度。截止10月底共處理各類信訪案件217件,切實解決環境糾紛,維護好我縣的環境安全。
5.克難攻堅,有效落實節能減排各項工作任務。一是制定了《**縣**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并提交縣政府出臺,并根據計劃要求負責實施;根據市減排辦上半年對各縣、市污染物總量減排情況的核查核算,我縣四項指標均達到時間進度要求。二是完成治理淘汰黃標車工作。根據省市環保部門的工作要求,全面開展治理淘汰黃標車工作,并承擔縣治理淘汰黃標車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人員缺等困難,完成了制定方案、建立黃標車查詢平臺、建立黃標車淘汰補貼系統、宣傳工作、區域限行等一系列工作。三是完成畜禽養殖場整治驗收工作,協同縣畜牧局、財政局等部門對全縣第二輪養殖場整治工作進行了逐一驗收,截止目前,已驗收關停養殖場129家、整治養殖場81家,落實相關養殖場整治補助資金536萬元。
6.注重長效,加快推進大氣污染防治。一是嚴把項目審批關。全面提升365窗口優質服務,強化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規范政務管理,簡化審批程序,對符合審批要求的企業給予及時辦理;同時嚴格項目環保準入關,杜絕重污染高耗能企業的落地,在源頭上控制污染源的增加,保持我縣優良的生態環境。二是全面鋪開建設項目環評、三同時驗收工作。分組對轄區內所有企業執行環評、“三同時”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建立數據庫;對未取得環評批復及“三同時”驗收的企業下發文件,要求企業在規定時間內補辦環評手續及“三同時”驗收。今年共審批建設項目99個,其中報告書項目1個,報告表項目66個,登記表項目32個,通過環保“三同時”驗收企業28家,發放排污許可證26家,及時辦結率均達到100%,與2013年相比,項目審批數增長了80%,建設項目“三同時”驗收增長了160%,排污許可證發放增長了120%。三是全面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年初制定了**縣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成立了領導小組,明確了各部門全年的工作任務;燃煤鍋爐的淘汰、機動車污染防治、黃標車淘汰、企業廢氣治理、控制城市揚塵等工作有序開展;每月按時向市里上報大氣污染防治重點
項目的進展情況,確保各部門按進度完成任務。今年來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污染天氣減少,全縣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5%,在全市排名第一。
存在困難和問題
1.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矛盾日益明顯。我縣經濟總量偏小,追趕發展的任務重,“后發崛起”要求較高的經濟數據指標,“工業強縣”要求發展較多的工業企業,勢必帶來新的環境污染因素,特別在工業污水和廢氣處置上難度較大,污染減排工作面臨嚴峻的形勢。
2.水環境質量提升面臨諸多挑戰。我縣水環境質量基礎較好,但按照省里考核標準,需有所改善才能保持考核優秀,隨著城鄉居民人口的增加和工業企業的發展,雖然各交界斷面水質保持達標,但水質要有所改善,超過往年,困難較大。
3.環境監管能力建設亟待加強。隨著我縣企業數量不斷增多,環境違法事件時有發生,但目前我縣環境監察執法從業人員較少,環境監測技術人才數量和監測儀器設備也都離全省環境監測規范化建設標準有一定的距離,亟需加以提升。
二、**年生態環保工作思路及重點
**年,生態環保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在工作實踐中不斷鞏固和擴大實踐活動成果,以服務經濟發展為中心,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以生態文明示范縣創建和美麗**建設為主線,以污染減排和環境整治為重點,以執法監管為手段,強化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加強行業指導,為推進**生態環保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加強美麗**創建,穩步推進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一是積極開展市級生態村創建。積極爭取中央專項資金,完成30個市級生態村創建工作,做好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試點工作。二是全面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建設。積極組織開展省級、市級綠色系列單位創建,深化綠色機關、綠色企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家庭等系列創建活動。三是不斷提升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的實效性。對各鄉鎮農村垃圾分類、村莊房前屋后及邊溝支流、自然村等開展專項督查,查明污染源頭,建立污染源檔案,深挖嚴追,以銷號的方式根治頑疾。四是抓好清潔文明戶評比和全民清潔日活動。加強新聞輿論宣傳,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轉變生產方式、轉變環境衛生習慣,督促鄉鎮開展每月全民清潔日活動,每季清潔文明戶評比活動,督促村莊各農戶房前屋后三包實效張榜公布,激發民眾參與的熱情,提高房前屋后、邊溝、支流臟亂差頑疾的治理實效性。五是務實提升城鄉環境質量。以浙江省錢塘江流域整治為契機,全面開展“清潔水源”、“清潔空氣”、“清潔土壤”行動,深化工業污染防治,全力構建水源安全、空氣安全、土壤安全三大保障體系。六是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加大生態環保科普和宣傳力度,弘揚綠色健康的人文理念,倡導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提高民眾生態文明意識,激發民眾保護家鄉的熱情,使全體公民自覺成為我縣生態文明示范縣和美麗**的參與者和建設者。
加強自動站監管能力,綜合提高全縣環境監測水平。一是做好全縣環境質量監測工作。全力做好全縣6個交界斷面水質監測和地表水常規監測,保障出界交接斷面水質保持較好考核結果;做好縣城區域環境噪聲監測和縣城、鄉鎮的飲用水源地監測,
及時預警和評價地表水和飲用水環境質量;按時向上一級報送水環境質量周報,空氣質量日報、預報。二是做好自動監測站運行和維護工作。按時上報、審核空氣站數據,保證PM2.5等數據在浙江省環境空氣質量指數數據平臺及時發布,保證**縣環境空氣質量發布平臺正常運行。三是做好重點污染源監測工作。定期做好對國控污染源**縣污水處理廠的監督監測工作,作為污水處理收費依據,做好其他重點污染源監督監測工作;做好污染事故、糾紛仲裁監測,及時提供真實有效數據。
加強執法監管力度,認真履行環境執法和監察職責。
一是配合做好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配合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好信息統計、現場查勘及其他相關工作,負責開展轄區內企業污水治理工作,并暢通24小時“12369” 環保網絡舉報熱線,接收群眾對五水共治的舉報建議,傾聽群眾的環保訴求。二是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立足日常巡查,加強對重點排污企業監督和督查力度,以未批先產、“三同時”、污染源排放、事故糾紛調處和排污收費為落腳點,針對各個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不定期現場監察,做到程序合法、監察到位,并加大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認真履行環境監察職責。三是認真解決群眾投訴的環境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群眾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環境糾紛將不斷增加,加上現在投訴渠道多,投訴的案件、人數和監督部門也隨著增多,把糾紛的調處列為重要工作。堅持“有訪必接、接訪必處、處訪必回”的原則,及時、妥善地處理各種環境信訪問題。
加強協調溝通能力,順利完成全年減排目標和任務。一是全面督查下半年我縣各減排重點項目的進行。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責令其整改完善,并做好全年減排支撐材料的收集匯編及上報工作,確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務。二是加強與農業、統計等部門的溝通協調,避免因其他部門提供的減排核算基礎數據不合理導致四項主要污染物新增量突增,從而影響全年減排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三是全面做好治理淘汰黃標車各項工作。配合縣交警大隊做好強制報廢機動車的報廢注銷工作,著重是城區572輛、金磐開發區的185輛強制報廢機動車;對各鄉鎮治理淘汰黃標車工作進行半月督查通報;對黃標車淘汰進度緩慢的鄉鎮和部門進行再走訪、再落實。四是做好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核定全縣重點排污單位的排污總量,并開展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費的征收,嚴格按要求核發排污許可證。逐步建立排污許可管理與總量控制、減排考核、環評審批、排污收費、環境執法等相結合的點源管理新模式。
(五)加強環境管理能力,全面推進企業管理整治提升工作。
一是扎實推進四大重點行業治理。在對現有印染、化工、制革相關行業開展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加大力度進行整治提升,及時關停規模小、社會效益低的落后生產線,對企業進行限期治理,引進先進工藝,提升企業污染治理水平。二是強化環境管理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項目審批、項目跟蹤管理、竣工驗收、環境監察、案件辦理、行政處罰等工作機制,創新管理方式,積極開拓群眾監督、部門協作等有效的輔助管理手段,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三是建立完善的應急響應機制。樹立危機意識,加強風險管理,進一步完善應對不同環境緊急事故、重大環境糾紛和重要信訪事件的預案,進一步明確緊急事件的信息收集、信息傳遞、決策應對等責任,開展應急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上一篇:學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總結范文3篇
下一篇:公司春游活動總結3篇
幼兒園園務會議一周總結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可愛的小朋友們回到了自我熟悉的幼兒園中。由于都是原班幼兒,彼此都比較熟悉,所以大家的情緒都很穩定。新的學期新的知
會議服務的工作總結5月30日,20xx年北京市少數民族鄉村經濟工作會在我區喇叭溝門滿族鄉政府召開。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牛有成,副市長戴均良,市委副秘書長趙玉
項目評審會會議通知文件評審會議通知原告:楊某,男,1x年6月12日出生,現住某市甲區某街道12組97號 被告人:李某,男,1x年3月12日出生,現住某市乙區
村書記七一建黨節的會議的講話稿開發區營業部各位黨員、全體員工們:今天是我們黨建黨XXX周年的紀念日。也就是說,我們的黨,經過風風雨雨,已經走過了XXX個年頭
團支部會議主題名稱大全
黨員干部召開親屬會議內容記錄
黨小組會議主題內容包括
若干問題歷史決議心得體會
培訓會議開場白簡短
國網產業單位改革方案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