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應用型本科成為越來越多在技能和學歷上都期待有所發展的學生的主要選擇。通過對我國應用型本科全日制學生招生入取制度的研究,發現應用型本科入取方式的多樣化是職業教育延伸發展到本科層次及以上,尤其是對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然現實需求;同時職業的多樣化,人才的多元化,也促使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招生時,必須采用與應用型人才發展和評價目標相適應的科學合理化招生入取制度,這樣的制度形成不僅需要繼承以往制度的合理成分,也要在市場需求和政府主導之下,尊重人本身所擁有的潛在素質和能力特征,通過有序的制度變遷以及構建合理的人力資本、勞動力力市場體系的基礎上得以實現。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 培養模式 招生制度
在現代職業教育制度的體系下,是否需要大力發展應用型本科,職業教育是否要上升到本科層次,國內理論學術界已有初步定論,同時根據國際高等教育分類標準,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就是本科層次高職教育。在我國,應用型本科的發展,需要因地制宜,根據區域地方產業特色,發展相關具有優勢、可持續的專業學科,建立區域內中高等專業、職業院校與應用型本科的協調機制——構建中高職與應用型本科貫通的“立交橋”。如何實現中高職與應用型本科的“立交橋”貫通入學,以江蘇、浙江和上海為例,應用型本科(全日制)招生入學主要的途徑有: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入學、專轉本入學、對口單招入學以及分段培養入學,幾種主要的入學方式。通過理論上分析應用型本科發展以及招考入取的歷程特色和對現實情況的實踐考察,發現應用型本科招生變革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促進意義和需要制度完善的思考。
一、江蘇省應用型本科現狀
應用型本科即指承擔本科層次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的高等教育院校,其主要是1999年高校擴招以后,各地由原來的專科學校升格、合并、重組為本科院校后,形成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各地,新建本科院校多是以省級地方政府部門管理為主,省市(地級)共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從新建本科院校轉型而來,目前全國有300所左右的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江蘇省內應用型本科高校主要包括有類型有,如南京審計學院、常州工學院、江蘇理工學院、蘇州科技學院等21所本科第二批次錄取院校,以及,如南京大學金陵學院、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等25所本科第三批次錄取院校,共計46所應用型本科大學。
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角度出發,為了實現同傳統的學術型本科高校的差異化發展,同時又能和職業教育實現有效接軌,提升職業教育的辦學層次,培養出適應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發展所需的人才,實現新建本科院校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所倡導的教育類型多樣化和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所需的人才技能由高級技工向高級技師轉變,“應用型”本科的概念逐步替代了新建本科院校原有的“學術型”本科的概念。應用型本科在專業設置上更加注重實用性、應用性和服務性;在人才培養上更加關注人才培養的一致性,不論是中職、高職本科分段聯合培養,還是對口單招和專轉本招生,都可以看出在專業匹配度上,要求專業選擇前后的一致性和連貫性。
二、現有應用型本科全日制招生方式
應用型本科全日制招生方式,主要有4種招錄方式,全國高校統一招生考試(簡稱“高考”)、專轉本、對口單招以及現在的現代職業教育試點項目分段聯合培養。
在接受基礎素質教育,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以后,參加中考,這成為幾乎所有中等教育前期學生必須過的門坎。中考作為調節分流中等教育后期階段的主要方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鑒定學生接受基礎素質教育的成果,另一方面為將來升學和就業做基礎準備。通過中考,可以選擇3條主要的路徑學習,進入普通高中、中等專業學校或是五年一貫制大專,完成學業之后可以選擇進入高等職業教育學校接受專科教育、應用型本科大學接受本科教育或者是直接畢業就業。
高考作為調節中國高等教育資源的主要分流手段,一部分學生進入大學,這不僅包括綜合性學術型大學,還有應用型本科大學;還有一部分學生進入高職高專,接受專科教育,在完成專科教育的同時,可以選擇就業,也可以選擇繼續深造,參加專轉本考試或是從進入專科階段就選擇分段培養,以后直接進入本科學習。根據進入應用型本科大學前學習的基礎不同,分段聯合培養可以分為從中專起點,“中專(3年)—本科(4年)”分段培養,以及高職起點,“中高職一貫(5年一貫制)—本科(2年)”分段培養和高職(3年)—本科(2年)分段培養。現目前,江蘇中職本科分段培養試點項目大約分段聯合培養需要在進入中專、高職起就需要確定入學和升學方向,不需要參加額外的考試,是分段培養的最大特點。
作為除高考外,進入應用型本科大學有利的補充就是面向中專的對口單招和面向高職的專轉本考試。這兩類考試一般都是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考試,考核內容也主要以通識課和基礎課為主,雖然有專業內容的考核,但是相對權重不是很大。
三、多樣化招生制度的演變與形成
1、全國高校統一招生考試進入應用型本科
我國的高考制度于1952年開創,直到現在全國高等學校統一入學考試(簡稱“高考”或“秋季高考”)依然是高中學生進入大學的主要途徑。從改革開放以后,高考模式歷經多次變化,最大的變化是1999年,教育部發布《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意見》,首次采用“3+X”的考試形式。“3”是指語文、數學、英語作為必考科目,“X”是指從史地政、物理化六個科目中自行選擇一門或者是幾門科目參加考試。從2000年開始部分省市試點春季高考,同時上海首先試行高考自主命題,2004年,江蘇和浙江等省市也開始探索和試行自主命題。
高考命題由教育部統一命題到各省探索自主命題,在一定程度改變了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央統一指令的“大一統”高考模式。體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依據國家教育考試考綱說明,充分發揮各自主命題省份所具有的人才優勢,結合本省的教育特點,經濟發展走勢,文化特征和區位優勢,選拔本省份所需要的高層次人才,同時也可以為全國高層次人才選拔提供基礎。可以說高考的分省自主命題是對國家教育大一統的突破,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多元化招生考試,尊重區域差異性的有力保障。同時,也應當看到,應用型本科院校招生的主要來源,多是本省考生,這不僅有利為研究在本區域學生素質提供有利條件,同時也更體現本省區域所需人才的要求。
2、專轉本進入應用型本科
為了有效滿足人們關于更高層次教學需求的欲望,為了充分發揮高等教育資源,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最終達到就業壓力的緩解、社會穩定的維護,我國進行了高職教育的延伸,即高職院校的專科層次升入普通本科的層次,也就是所謂的“專升本”教育。
3、對口單招進入應用型本科
所謂“對口單招”就是我國的高校自行面對中等職業院校的畢業生進行的單獨招生,這包括本科和專科兩個層次。自1987年以來,我們進行了對口單招,這為我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培養了大批本專科畢業生。事實上,“對口單招”是我國政府為了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采納的措施,實現中等職業教育同高等教育間壁壘的打破,探索出了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新方式。實現了高職教育內涵的豐富,探索了中高等教育有效銜接的新模式,深受高職學生以及社會的廣泛歡迎。
4、分段培養與聯合培養
高職專科文憑明顯屬于“弱勢文憑”。大多數高職學生自己認為“出身寒微”,自己的定位和要求就較低,認為自己屬于技能型人才,故而就業定位客觀,工資待遇等要求相對比較合理。同時他們也比較珍惜工作崗位,能夠安心本職工作,并且在本職工作上兢兢業業。而同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文憑明顯“偏硬”,到用人單位后往往會受到重用,由于其在校期間理論基礎扎實,業務提高快,業績也會飆升,如果他們能夠安心本職工作,提拔速度明顯高于高職生,社會地位也明顯提高得快。
高職院校重視學生專業技能培養而輕視學生學習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限制了他們對先進技能的學習,從而限制了他們向其他崗位的遷移,職業容易被取代,同時不能適應更高的崗位需求和自我拓展,可提升的空間不大。而本科教育的學生由于文化理論基礎雄厚,學習研究能力強,易于適應崗位的遷移,更能適應更高的崗位需求和自我拓展,可提升的空間大,可持續發展潛力大。
四、應用型本科招生制度的思考與完善
1、高校本科統一招生多元化,擴大考試科目覆蓋面,促進學生智力的多元發展
取消文理分科,使學生不再局限于物理、化學、生物或政治、歷史、地理。除了保存語數外的必考外,把音體美也歸入考試科目。學生能夠根據本身興趣以及高校的招生需求從理化生中挑選一門,從史地政中中挑選一門,再從音體美中挑選一門構成個性化的歸納課程進行溫習并且參與高考。從理化生中挑選一門能夠發展學生的邏輯—數理智力得到開展,從史地政中挑選—門能夠發展學生的的言語—言語智力,從音體美中挑選一門使從本來疏忽的音樂—節奏智力、身體—動覺智力、視覺—空間智力挑選一種智力加以開展,實現學生智能的多元化發展。
2、建立完善的高職高專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相互銜接的職業教育體系
構建高職高專與應用型本科聯接的教學體系,有必要要和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進行科學合理的定位。首要,專本聯接教學應定坐落技能應用型本科教學,隸屬于職業教學領域,是在高職高專教學的墓礎上,使人才培育向高層次的應用型本科拓寬;其次,高職高專與應用型本科聯接教學不能脫離高級職業教學的內在與特征,加強對學生實踐才能及職業技能才能的培育,突顯職業教學人才培育的特征;第三,在培養過程和方式上,通過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堅持走產學研合作的道路,使畢業生具備一線生產技術應用和管理能力以及社會綜合適應能力。
設置高職高專與應用型本科銜接的課程體系時,必須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拓寬專業知識面,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在專業領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兼顧學生今后迅速適應職業需要,并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潛力,在課程設置方面,要注重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實踐教學環節有效銜接。適度加深與專業學習和實踐應用相關的理論知識,重點拓寬專業知識,傳授與專業相關的前沿科技知識,加強實踐環節,注重提高專業綜合素質。
3、完善對口單招進入應用型本科途徑
培養更加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的技能型專門人才,針對對口單招的實際情況,將原有普及型職業崗位群提煉成質與量并舉的新型職業崗位群,為學生職業生涯進行準確定位,從初次就業崗位,到發展崗位,再到升遷崗位,更加注重學生長遠職業發展,尊重學生個體性質,以貼合市場實際需求。
職業教育的一大特色是以專業技能為重心的專業核心培養,注重實踐操作能力,注重創新能力,注重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而針對更優化的職業崗位群,確立區別于普招的更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目標,對口單招的專業核心能力的定位理應與之無縫銜接。創新分段培養與聯合培養模式
4、創新和優化中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融合的課程體系
創新和優化中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需要改變原有學科專業培養模式下的課程體系,將中高職教育的原有課程體系與本科教育的課程體系進行融合,堅持既要有中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的特色,又要有本科課程體系的優勢,以共性發展與個性發展有機結合的原則,構建“以就業創業為導向,厚理論基礎知識,強化素質和技能”的系統化課程體系。以就業創業為導向,強化素質和技能是中高職教育辦學的特色,厚理論基礎知識,注重研究能力的培養是本科教育的優勢。因而,創新和優化中高職與本科分段培育交融的課程體系即是構建以培育全面發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為方針的課程布局,完成工作素質成體系、知識布局成體系、工作能力成體系、搭建成型渠道、成業渠道、成才渠道,形成“三體系三渠道”課程及支撐體系。
5、創新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的師資配置
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的實施,離不開既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又有工作熟練技能的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為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配備師資:一是引入對口本科院校教學、科研、社會服務能力較為雄厚的師資隊伍,達到資源互補。二是完善青年教師導師制。所有高職院校中級職稱以下教師都由一名學術造詣較深、教學經驗豐富、治學嚴謹的本科院校教師擔任其指導教師。三是推行高職院校 “訪問工程師”制度,實行教師到一線掛職鍛煉,保持與提升高職院校教師的專業技能。四是加大高職院校“國內訪問學者”力度,通過到重點本科院校的深入學習,提升高職院校教師的理論水平。從而形成“以人為本,崇尚學術,注重實踐,適應社會,科學管理”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參考文獻:
[1]劉顯波,劉家樞.發展本科層次高職教育:問題與對策——兼與任君慶、王琪老師商榷[J].職教論壇2013,(3):52-57.
[2]劉凌試.論中高職課程內容的銜接 [J]. 職業技術教育 ,2007,(10):50-52.
[3]郭翠蘭.中高職銜接基本問題與協調發展若干對策 [J]. 職教論壇 ,2007,(3):51-52.
[4]范唯,郭揚,馬樹超.探索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基本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 2011, (12): 62-661
[5]蘇寶莉,顧惠斌,楊長春.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 2012, (08): 10-131
[6]袁麗英.職業教育課程評價:問題與對策[J].職業技術教育,2009(34):44-48.
[7]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
[8]李曉明.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職本科教育發展——以地方應用型本科轉型高職本科為選擇[J].教育發展研究.2012,(3):18-23
[9] 夏建國.劉曉保.應用型本科教育:背景與實質[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92-95.
推薦訪問: 探析 培養模式 本科 招生 制度上一篇:淺談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
下一篇:我國農民工市民化制度障礙及創新
一、工作制度1、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上下班時間,自覺做到準時到崗,按時下班,不得無故遲到、早退。2、工作人員在上班時間應堅守工作崗位,不得串崗閑聊,不得辦私事,嚴禁上班時間利用電腦玩游戲、看影視、觀球
食品安全自檢自查與報告制度一、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食品經營活動,對社會和公眾負責,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證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按照許可范圍依法經營,并在經
銀行員工學習規章制度心得體會通過這次三個多月的規章制度宣講教育活動,本人通過自學和集中學習,對個人業務基本制度、會計出納聯行基本規章制度、信貸管理基本規章制
大學學生會規章制度金秋送爽,轉眼我們進入了深秋。今天我作為一名新生,希望能參加外聯部的競選。我競選的是學生會體育部部員一職,雖然我很清楚,我的競爭對手都是各
法律援助規章制度法律援助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存根編號:( )援刑 字[ ]第 號領函人:_________________ ?批準人:________
小學門衛制度學校安保(門衛)崗位是一個關系到維護校園秩序,保障師生安全,塑造學校形象的重要崗位。因此,全體安保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認識負責,努力履行崗位職責。
村規民約制度守則為推進我村民主法制建設,維護社會穩定,樹立良好的民風、村風,創造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促進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食品安全規章制度1、目的為了保證食品的質量以及食品的安全,特制定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保證落實質量安全企業主體責任。2、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內對質量安全有關的
幼兒園安全保衛制度一、建立治安保衛工作機構1、學校專設一名治保主任,由校長任命,由校長直管或由校長指定的副校長專管。安全主任必須服從管理,嚴格落實安全保衛工
我礦副立井中央水倉共有主、副水倉兩個,現有大量煤泥沉積,為保證我礦主、副水倉儲水量的穩定,需要進行清掏煤泥。為了保證在施工過程的安全施工,我們需要做好哪些安全技術措施呢?今天初心范文網編輯為大家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