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清華簡《尹誥》篇性質析論

| 瀏覽次數:

摘    要: 清華簡中的《尹誥》一篇因與《禮記·緇衣》中所引的《尹誥》有部分字句相同,常被看作真古文《尚書》中的《尹誥》。不過,清華簡《尹誥》的文體與《尚書》中的其他誥書有差異,它很可能并非失傳的真古文《尹誥》,更有可能是當時眾多典制文獻中的一種,是編寫《尚書》依據的原始史料之一。

關鍵詞: 《尹誥》    《咸有一德》    清華簡

經秦火之后,《尚書》在漢初僅有秦博士伏生所傳、用漢隸記錄的《今文尚書》流傳。西漢時期,魯恭王拆除孔子宅壁,從中發現用先秦六國文字寫成的《古文尚書》,經過孔安國整理文字,厘定篇目,比《今文尚書》多16篇。在西晉永嘉之亂中,《尚書》今古文經全部散佚。至于東晉豫章內史梅賾獻《尚書》,其中《古文尚書》有25篇,《古文尚書》又重出于世,并流傳至今。經過以孫星衍為代表的清代學者之考訂,梅賾所獻之《古文尚書》為偽作已為定論,或為后人借孔安國所擬《古文尚書》篇名,根據文獻中流傳的《古文尚書》的只言片語連綴而成。《咸有一德》是今傳為偽古文《尚書》中的一篇,其內容是記錄伊尹對太甲的忠告,指出天道無常,必須謹慎修德,始終如一,才能受天明命,保有君位。一直以來,學者們都希望能尋找到失傳的真《古文尚書》,清華簡《尹誥》的出現,似乎為此帶來了希望。

一、關于清華簡《尹誥》性質的爭論

2008年7月,清華大學接受了由校友趙偉國從境外拍賣所得的一批戰國竹簡。經過整理發現,這批竹簡中有一篇《尹誥》[1]。《尹誥》的性質引起了學者的爭論,他們的焦點在于此篇是否是失傳的真《古文尚書》中的一篇。

以李學勤、廖明春等為代表的學者認為,清華簡中的《尹誥》就是失傳已久的真《古文尚書》,其對應的是今本《尚書》中的《咸有一德》篇。李學勤在《清華簡九篇綜述》中說:“《尹誥》是《尚書》佚篇,或稱《咸有一德》。”[2]廖名春《清華簡與〈尚書〉研究》中下了這樣的結論:“《咸有一德》確屬偽書,而清華簡本,才是真正的《尹誥》或《咸有一德》。”[3]他們的依據主要是簡文中“惟尹既及湯咸有一德”這句話。今本《尚書》之《咸有一德》有“惟尹躬暨湯咸有一德”之語,《禮記·緇衣》第十章引《尹吉》云“惟尹躬及湯咸有一德”,第十六章引《尹吉》云“惟尹躬天,見于西邑,夏自周有終,相亦惟終”,鄭玄注:“‘吉’當為‘告’。告,古文‘誥’字之誤也。尹告,伊尹之誥也。《書序》為《咸有一德》,今亡。”故《咸有一德》與《尹誥》所指是同一篇文字,《禮記·緇衣》所引的自然是真《古文尚書》。清華簡文內容與《禮記·緇衣》大致相合,可以判斷清華簡中的這篇《尹誥》就是失傳已久的《尹誥》。

與此同時,也有學者直指清華簡亦為“偽書”。具體到《尹誥》一篇,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姜廣輝、付贊有《清華簡〈尹誥〉獻疑》一文,他們對清華簡《尹誥》認為其并非真《古文尚書》。其理由有五:一是其中內容與傳世本《禮記·緇衣》文意齟齬;二是稱呼混亂;三是敘事內容與《尚書·湯誓》互相沖突;四是有些語言不是當時的用法;五是有與傳世文獻雷同之處[5]。

近年來,雖然已有不少出土文獻和簡帛文獻問世,但是對于清華簡《尹誥》的性質問題,現有史料仍然不足征。不過,若是回到文字梳理和古書特點看這個問題,則或許能夠發現一些端倪。

二、清華簡《尹誥》蓋非古文尚書《尹誥》

以清華簡《尹誥》、《禮記·緇衣》和《尚書》之《咸有一德》篇中有部分文字相合為據,就把《尹誥》看成失傳已久的《古文尚書》,并不能得出《緇衣》中的引文就是來自清華簡文的結論,難以判斷清華簡《尹誥》就是失傳的《尹誥》或《咸有一德》。

首先,《緇衣》第十六章所引的《尹誥》文字和清華簡有較大出入,二者章旨不同。簡文中首段寫伊尹自念夏亡之原因,認為應以此為鑒;第二段寫伊尹與湯的對話,君臣達成一致,同心同德。較之簡文,《緇衣》多出“自周有終,相亦惟終”八字,這八個字恰恰關乎《緇衣》第十六章的章旨。此章主要講“慎溺”,說的是民眾易使而難服,可敬而不可褻慢。先征引《太甲》,說明為政應如虞人射禽,需以己心參于群臣萬民,然后才能施政;次引《兌命》(案鄭注為《說命》),說明為政應該慎軍旅、服禮事、不尚害人;次引《太甲》,言若不能自致,則終將自食其果;最后引《尹誥》,強調君子當以忠信自處。《緇衣》十六章不見于郭店簡、上博簡,陳佩芬先生認為,這一章是漢儒補入的,反映了儒家思想在漢代發生的變化,而此章中的政治主張與清華簡《尹誥》顯然不同。我們有理由懷疑,《緇衣》第十六章引用的《尹誥》和清華簡《尹誥》并不是同一篇文獻。

那么,《緇衣》第十章在文字和要旨上都和清華簡《尹誥》相合,且有上博簡、郭店簡證實其為較早期的文獻,是不是就可以證明清華簡《尹誥》就是失傳的古文尚書《尹誥》呢?筆者認為,還是應當謹慎推斷。如前所述,《緇衣》第十六章未必能作為判斷清華簡就是古文《尹誥》的可靠依據,那么第十章的這句話就成了唯一一句既是《尹誥》佚文又見于清華簡的孤證,僅憑一句判斷,證據稍顯不足。在先秦文獻中,不同的篇章中有部分句子、段落相同是較為常見的事情,清華簡中“惟尹既及湯咸有一德”一句是對事實的概括性陳述,這樣的句子有很大可能會出現在古文《尹誥》之外記述伊尹事跡的其他篇章中。故此,對用“惟尹既及湯咸有一德”一句判斷清華簡就是古文《尹誥》,還是應持謹慎的態度。

其次,從文體上看,清華簡中《尹誥》的文勢和尚書中其他誥體文獻差別較大。《尚書序》云:“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尚書》中多以“記言”為主,其中的典、謨、訓、誥各有不同的內容和文體特點。從內容上看,《尚書》的誥有君主曉喻百官及人民的,如《盤庚》、《文侯之命》等,有帝王君主告誡臣屬的,如《大誥》《酒誥》《康王之誥》等,有臣屬勸告君王的,如《召誥》《立政》等,有臣屬官員間互相告誡的,如《君奭》等,皆是記言為主,且文氣恢宏。清華簡之《尹誥》卻和這些誥書不同。清華簡《尹誥》首節云:“惟尹既及湯咸有一德。尹念天之敗西邑夏,曰:‘夏自絕其有民,亦惟厥眾,非民與守邑,厥辟作怨于民民復之用離,我捷滅夏。今后胡不監?’”更像是記錄伊尹的內心活動。第二節“摯告湯曰:‘我克協我友,今惟民遠邦歸志。’湯曰:‘嗚呼!吾何祚于民,俾我眾勿違朕言?’摯曰:‘后其賚之,其有夏之(金)玉實邑,舍之吉言。’”則是伊尹和湯的對話,“誥”的特色并不明顯,倒是帶有一定的敘事色彩。

基于以上兩點,筆者認為清華簡《尹誥》并不是《古文尚書·尹誥》,在它之外還存在過古文尚書《尹誥》的文本,并被《緇衣》篇征引過。

三、清華簡《尹誥》或為編訂《尚書》的史料

對于清華簡《尹誥》性質的判定不應走向另一個極端。如前文所述,清華簡《尹誥》未必就是《緇衣》所引《尹誥》,若如姜廣輝、付贊所說,認為“這只是一篇偽造得更差的《尹誥》或《咸有一德》”,似乎并不妥當。在現有材料基礎上,我們只能說,清華簡《尹誥》就屬于真《古文尚書》這樣的判斷證據不足,卻無法推出清華簡《尹誥》亦是偽作的結論。

姜、付提出,清華簡《尹誥》亦是偽作,一個原因是清華簡《尹誥》中的稱呼十分混亂,不符合《尚書》之體例。他們認為,清華簡對伊尹的稱呼先稱“尹”而后稱“摯”,令人難以理解。另外,作者稱呼比自己地位高的王為“湯”,同樣不合常理。雖然《緇衣》所引的《尹誥》亦稱“惟尹躬及湯”,但今本《尚書·盤庚》等篇,敘事則直稱王之名,記言則書“王曰”或“王若曰”。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混亂”恰恰反映了清華簡《尹誥》作為原始史料的特點。清華簡前一段為伊尹自述,后一段為尹和湯的對話,二者相對獨立,可能是不同材料來源或取自不同史官的記載,在未經編訂之前,出現前后稱呼不統一是正常的。至于史官對王的稱呼,既然今本《尚書》中有在敘事直接稱王名的例子,說明直接用王的名字并不是禁忌,在對話中直稱王名無可厚非。正如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所說:“以三王之誓、誥、貢、范諸篇,推測三皇諸帝之義例,則上古簡質,結繩未遠,文字肇興,書取足以達微隱通形名而已矣。因事命篇,本無成法,不得如后史之方圓求備,拘于一定之名義者也。”[6]今本《尚書》對王名稱呼的體例,很可能在《尚書》編寫定稿時才統一,甚至在流傳過程中才逐漸統一,在原始文獻中出現體例不完備的情況是情理之中的。

《漢書·藝文志》書類小序云:“《易》曰:‘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故《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篹焉,上斷于堯,訖于秦,凡百篇,而為之序,言其作意。”至于《尚書》是否是孔子所修,千百年來聚訟紛紛,在孔子或其他什么人修訂《尚書》之前,應該存在著一批數量很大的史料文獻,清華簡《尹誥》可能就和這些史料文獻的性質相同,可能是眾多編寫《尹誥》的材料之一。

四、結語

僅據《禮記·緇衣》中所引《尹誥》與清華簡文中有一二語句相合,就判定清華簡文是失傳的真古文《尹誥》,恐怕是有些武斷的,理由如下:一是在先秦古籍中,相同的字句出現在不同篇章中是較為常見的現象;二是今被判定為《尹誥》的這篇文字,和今本《尚書》中的誥書體裁區別較大。但這也不能說明《尹誥》是偽作,《尹誥》篇章中的前后稱呼不一致、不稱王而稱名等現象,似可證明清華簡《尹誥》應是一篇較為原始的史料,是編寫《尚書·尹誥》的文獻依據之一。

參考文獻:

[1]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一)[M].上海:中西書局,2010.

[2]李學勤.清華簡九篇綜述[J].文物,2010(5):51-57.

[3]廖名春.清華簡與《尚書》研究[J].文史哲,2010(6):120-125.

[4]廖名春.清華簡《尹誥》研究[J].史學史研究,2011(2):110-115.

[5]姜廣輝,付贊.清華簡《尹誥》獻疑[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110-114.

[6]章學誠.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5.

推薦訪問: 清華 性質 尹誥

【清華簡《尹誥》篇性質析論】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
  • XX委高度重視黨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臺《創建全省一流州市黨校(行政學院)實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養政策,為黨校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州委黨校在省委黨校的悉心指導下、州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

  • 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樹牢“清新簡約、務本責實、實干興洛”作風導向,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執紀執法鐵軍,經縣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在全縣紀檢監察系統開展“轉變作風工作

  •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發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全面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四個工作計劃的通知》要求,工作隊與村“兩委”結合本村實際,共同研究謀劃xx村

  • 今年來,我區圍繞“產城融合美麗XX”總體目標,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連,林水相依”以及“城鄉一體、景城一體、園城一體”的建設思路,強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房地產開發和城市風貌塑

  • 同志們:新冠疫情發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時間。三年來,在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集團公司范圍內未發生一起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當前國際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國內疫情多

  • 我是畢業于XX大學的定向選調生,當初懷著奉獻家鄉、服務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關心關愛下,獲得了這個與青年為友的寶貴歷練機會。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對黨忠誠,做政治堅定的擎旗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

  • 同志們:今天召開這個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全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我縣安全生產和安全隱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機關黨的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屆X中X會和省、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自覺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

  • 同志們: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市直機關基層黨建示范點工作會議,一方面是對各示范點單位進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過這種會議交流的方式,給大家提供一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平臺和機會。市直工委歷來把創建基層

  •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學校黨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嚴格執行×××部、×××廳關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認真落實駐地防疫部門的工作舉措,繼承發揚優良傳統,以最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