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目前地方師范院校轉型發展工科專業過程中存在的部分困難,如工科師資缺乏、學生專業思想不強及實踐教學條件欠缺等,本文提出地方師范院校在轉型發展中需要建立一支適合工科發展的師資隊伍,加強學生的專業教育,改善實踐教學條件,科學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等,以加快師范院校轉型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師范院校;轉型發展;工科專業;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19-0230-02
從2015年起,我國開始全面推行教師資格全國統考和定期注冊,教師培養不再為師范院校所獨享,師范標簽的辦學特色在逐步弱化。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師范院校以文理科為主轉向以理工科為主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大量興辦工科專業,如計算機、通信工程、化學化工、機械制造、環境工程等。師范專業的比例在逐步降低。但是師范院校在開辦工科專業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如工科師資力量薄弱、學生專業思想不強、教學設施設備不足或缺乏、培養方案制訂不科學、辦學定位不明確、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方式落后、辦學模式單一、學生就業率低等[1,2]。地方師范院校辦學過程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會影響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本文就當前師范工科教育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提出一些看法。
一、師范院校轉型發展工科的現狀及問題
1.工科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師資結構是師范院校工科專業的薄弱環節,其基本組成如下:大部分教師是師范或者理科類專業,部分教師迫于形勢從師范專業逐步轉型,缺乏工科專業教學實際經驗,其專業綜合素質不夠全面[3]。新進工科部分專業教師較年輕,教學經驗不足。高學歷、高職稱工科人才缺乏,引進高層次工科人才較困難,短期內工科師資缺乏的局面不會有較大改變,這也直接影響到工科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2.學生專業思想不強,專業學習積極性不高。一些報考師范院校的學生,其目標專業是師范專業,工科專業學生很大一部分是從報考師范專業中調劑過來的,而且大部分是女生。工科專業要求動手能力強,學習壓力較師范專業大,用人單位往往需要男生,這嚴重影響了工科類學生的擇業觀和專業選擇。優秀工科類學生想轉專業比例升高,導致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職業信念受到很大挑戰。畢業生也難于找到理想的工作,形成惡性循環,工科專業很難招到優質生源。因此,如何加強師范院校學生對工科專業的熱愛,是一個重要課題。
3.培養方案制訂不科學。地方師范院校在制訂培養方案過程中,對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定位不清晰。培養計劃中對學生要求具備什么樣的知識和技能沒有準確的定位。培養模式有些是照搬理科專業,沒有因地制宜制訂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設置不是按照專業學科發展、專業培養目標設置的,而是沿襲師范教育模式來開展工科教學,這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4.實踐性教學條件欠缺。工科專業建設投入經費大、難度大,導致其所需要的教室、實驗室、教師辦公用房等基礎設施嚴重短缺,以前的實驗室設置、實驗室管理等往往與工科專業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4]。原有實驗室、儀器設備大多數是滿足以前的實驗課程教學,難以滿足實踐教學需求。大多數實驗只能進行演示和參觀練習,很難給學生提供一系列實驗操作的機會。工程專業的基本特點是工程性、技術性、實踐性和應用性。因此,如何創造更好的實踐教學條件,補齊短板,使培養的學生成為既具有扎實基礎理論知識更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工程人才,是工科專業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地方師范院校工科專業發展建議和對策
1.建立一支適合工科發展的師資隊伍。學校師資隊伍的強弱決定了人才培養質量水平。沒有優秀的、符合工科專業建設的教師隊伍,就不能實現工科專業的建設目標,更談不上培養高質量的學生[4]。建設一批適合工科學科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制訂教師下企業培訓計劃。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交流、掛職鍛煉等方式進企業,做到每一位科任教師必須下企業培訓。通過下企業積累實踐經驗和能力,彌補在工程能力方面的短板。同時,逐步培養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二是引進或聘用本專業的學科帶頭人,通過學科帶頭人組建一個團隊,帶動學科發展以及為工科教學及科研奠定方向。三是適當增加從社會各界,特別是廠礦企業招聘引進有實踐經驗的教師比例,引入一些既有較深的理論功底,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從事工科專業教學。
2.加強專業教育,激化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對于工科學生,熱愛本專業可以讓學生更安心、更積極地投入專業學習,樹立專業信心,激化求知欲望,為學好本專業打下良好基礎[5]。做好專業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重視新生入學專業教育,學生和家長往往對所調劑專業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如果不及時引導,可能導致學生專業思想波動。通過入學教育,全面介紹專業學科特點、專業課程、學習內容、發展前景、就業前景等,讓學生對本專業有更深入的了解。二是邀請優秀畢業學生來校現身說法,通過學生親身感受和他們的心路歷程,發揮畢業生的榜樣作用,樹立專業信心。三是加大專業宣傳力度。對于新辦的工科專業,在社會上沒有影響力,甚至很多學生不知道有這樣的專業,即使學生入學了也很難安心學習。為此,在學生報考前,學校通過媒體或者直接去生源地宣傳本專業,讓考生了解本專業的優勢和發展狀況。學校還可以通過在校學生回家鄉宣傳等形式擴大知名度。四是通過舉辦一些與專業相關的知識競賽,開展校企合作交流,邀請用人單位、實習單位到學校舉辦座談會、宣講會、現場招聘會等形式,擴大專業的知名度,提高企業單位對本專業的認可度。
3.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訂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是本科院校組織教學管理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的重要保證[6]。轉型發展的工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不僅要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遵循高等教育規律,而且要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全面成長需求為導向,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突出專業特色,強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構建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4.改善實踐教學條件,為實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保障。工科專業培養的是未來的工程師,工科教育的根本是實踐。實踐教育與理論教育都非常重要。但轉型的師范院校在這方面有所欠缺[7]。因此,師范院校應把實踐教學擺在突出位置,建立系統完善的專業實驗室和專業實踐基地。首先,師范本科院校要加大實驗條件的資金投入,購置工科所需的儀器設備,完善實驗室功能。其次,充分利用實驗室,加大實驗室的開放力度,讓學生有充分的訓練機會。結合工科專業發展要求,增加實驗設備的資金投入,逐步完善工科專業所需的硬件條件。
三、結語
總之,地方師范院校在轉型發展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困難,但只要認識了工科發展規律,充分發揮自身傳統優勢,走差異化、特色化的辦學之路,提高辦學質量,趨利避害,補齊短板,師范院校也能辦好工科專業。
參考文獻:
[1]蒲斌.對當前形勢下師范院校工科教育的思考[J].今日中國論壇,2013,(11):254-255.
[2]盧林菊.淺談地方高等師范院校工科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舉措[J].考試周刊,2017,(83):27-27.
[3]季喜燕,魏兵,李軍湘.師范院校中工科專業實踐模式的探索[J].山東化工,2016,45(21):150-151.
推薦訪問: 師范院校 轉型 困境 對策 地方XX委高度重視黨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臺《創建全省一流州市黨校(行政學院)實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養政策,為黨校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州委黨校在省委黨校的悉心指導下、州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
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樹牢“清新簡約、務本責實、實干興洛”作風導向,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執紀執法鐵軍,經縣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在全縣紀檢監察系統開展“轉變作風工作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發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全面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四個工作計劃的通知》要求,工作隊與村“兩委”結合本村實際,共同研究謀劃xx村
今年來,我區圍繞“產城融合美麗XX”總體目標,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連,林水相依”以及“城鄉一體、景城一體、園城一體”的建設思路,強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房地產開發和城市風貌塑
同志們:新冠疫情發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時間。三年來,在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集團公司范圍內未發生一起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當前國際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國內疫情多
我是畢業于XX大學的定向選調生,當初懷著奉獻家鄉、服務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關心關愛下,獲得了這個與青年為友的寶貴歷練機會。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對黨忠誠,做政治堅定的擎旗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
同志們:今天召開這個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全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我縣安全生產和安全隱患大
2022年市委政研室機關黨的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屆X中X會和省、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自覺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
同志們: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市直機關基層黨建示范點工作會議,一方面是對各示范點單位進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過這種會議交流的方式,給大家提供一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平臺和機會。市直工委歷來把創建基層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學校黨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嚴格執行×××部、×××廳關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認真落實駐地防疫部門的工作舉措,繼承發揚優良傳統,以最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