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國內外研究表明,作為教師內部心理狀態的教學信念,與教師教學能力之間存在直接的緊密聯系。Woods認為,教師的教學信念、態度和經驗對其課堂教學實踐會產生重要影響;Williams和Burden認為,教師的教學信念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代表了教師潛在的語言觀和語言學習觀,也將充分地影響他們在課堂中的表現,不管這些信念是固有的還是外在的。國內外學者有關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關系的研究進一步證實,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信念比教師的知識更能影響教師的備課、做出各種判斷以及教學實踐。
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學信念,西方學者普遍認為,教師對各種教學相關因素所持的看法就是教學信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作的所有課程決定和教學行為,均受其教學信念的影響。彼得森(Peterson,P.L.)認為,教學信念是教師在課堂上所有思想和言行的內在基礎,包括學科內容的呈現、呈現的方式以及學生對學習內容掌握的難易程度等,教師經過有目的的教學,傳遞一些對于課程以及師生關系的看法。坦巴奇尼克(Tabaehnick)認為,教學信念包括教師對工作(目標、兒童的概念、課程)的信念,以及教師在教室中表現和其信念相一致的行為。國內學者湯仁燕將教學信念定義為“教師在教學歷程中,對歷程中的相關因素所持有且信以為真的觀點”。顏銘志認為“教學信念是教師在教學歷程中,因教師個人特質、專業背景、教導對象、教學能力和教學情境不同的影響,對歷程中的某些因素相信其為真,且能為學生帶來正面影響的一種個人獨特的內在想法”。本研究參考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呂國光博士的學位論文中有關教師教學信念的定義,即“教學信念是教師在教學情境與教學歷程中,對教學工作、教師角色、課程、學生、學習等相關因素所持有且信以為真的觀點,其范圍涵蓋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與生活經驗,構成一個互相關聯的系統,從而指引著教師的思考與行為”。
顯然,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間存在著某種因果關系,并且對教學效果能夠產生明顯的影響。而教學活動是一項極其復雜且系統性強的工作,它涉及組成教學活動的各個要素和多個方面。因此,要想對這樣一個紛繁復雜的系統進行研究,就必須要先了解清楚教學系統的構成要素。而教學設計恰巧是研究教學系統各個組成部分以及教學效果關系的一種教育教學的技術方法。因此,探討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設計能力之間的關系,對于揭示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有關教學設計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有關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研究成果也非常豐富,但是關于“什么是教學設計能力”,很多研究卻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目前理論界也沒有達成統一的認識。秦政坤從“教學設計解決的問題”角度將教學設計能力定義為“運用系統方法來分析教學問題、設計教學問題的解決方案、檢驗方案的有效性并做出相應修改的能力”;張景煥等人從“教學設計流程”角度將教學設計能力界定為“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就體現在教學任務的分析、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目標的編制、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教學媒體的選擇與運用、教學結果的評價六個方面上”。本研究參考上海師范大學劉引紅碩士的學位論文中關于教學設計能力的定義,即“教學設計能力是根據課程培養目標,對學習者和教學內容進行分析,設計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策略和媒體,設計教學評價,形成教學設計方案并對其進行評價修改的能力。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
我們首先假設高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設計能力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要想對兩者之間的關系具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就必須要了解英語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的具體思維和行為方式。因此,我們將綜合運用問卷調查法和課堂觀察法,調查和了解高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和教學設計能力的現狀,通過對調查結果的統計與分析,希冀從中得出實證依據來揭示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幫助教師進一步理解復雜的、多方位的課堂教學活動的本質,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和優化教學設、計,并逐步形成對教師自身角色的認識,從而引導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走向良性發展,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研究對象
為了研究的方便,本研究選取陜西省渭南市15所高級中學的220名英語教師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學歷、不同的年齡和不同的教齡。本次研究共發放教師教學信念調查問卷220份,問卷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為20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3.64%,符合問卷調查研究的基本要求。
(三)研究工具
1.教師教學信念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教師教學信念量表》最初由臺灣學者朱苑瑜、葉玉珠編制,后經呂國光博士修訂,量表包含四個維度,共有測試題46個。其中,分量表1包括13個題目(第1-13題),主要測量教師的學生管理信念;分量表2包括9個題目(第14-22題),主要測量教師的課程信念;分量表3包括16個題目(第23-38題),主要測量教師的評價信念;分量表4包括8個題目(第39-46題),主要測量教師的學生學習信念。量表記分采用六等分計分形式,依照研究對象對各個問題的回答,在“非常同意”、“同意”、“有點同意”、“有點不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等選項中圈選適當的答案,分別對應記分為6分、5分、4分、3分、2分和1分,反向記分題則分別記為1分、2分、3分、4分、5分和6分。得分越高,表明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信念越開放,越符合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反之亦然。經測定,測試用《教師教學信念量表》的Cronbach信度系數為0.9392,分半信度為0.91(P<0.01),效度系數為0.89(P<0,01),符合量表的測量要求。
2.教師教學設計能力量表
本研究在設計《教師教學設計能力量表》時,以江蘇省南通市電化教育館于2007年編制的《教師教學設計能力量表》為依據,充分考慮了教學設計流程八個方面的內容,在此基礎上修訂而成,量表總分為100分。測量時,研究者依據教師在教學設計流程八個方面的表現打分,分數越高,表明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越強,反之亦然。經測定,測試用《教師教學設計能力量表》的分半信度為0.723(P<0.01),效度系數為0.571(P<0.01),符合量表的測量要求。
(四)研究過程
本研究分三個階段實施。首先,采用《教師教學信念量表》對參與本次研究活動的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信念采用團體問卷形式進行測定,測驗時,研究人員按照測量要求指導被測試者對問卷進行如實認真的填寫,測試用時約20分鐘。測試完成后,研究人員對問卷進行回收和處理。然后,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教學設計能力采用現場評價打分的形式進行測量,由于評價對象過多,所以,本
研究的打分由來自本專業領域的研究生、中學教師以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組成的研究人員完成。最后,在完成上面兩個量表測試的基礎上,以兩個量表的得分情況為依據,分析高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設計能力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本研究所得數據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軟件和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研究對象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通過206份有效問卷,我們對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的高中英語教師的基本分布情況進行了初步統計,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教齡為1-5年、6-15年、16年以上的教師數量分別為74人、70人和62人,所占比例依次為35.92%、33.98%和30.10%,數據表明研究對象的分布非常均勻、合理。從實際情況考察這一分布狀態,也與各學校英語教師的年齡、教齡情況十分吻合。
(二)教師教學信念現狀分析
1.教師教學信念的總體情況
《教師教學信念量表》由四個分量表組成,分別測試教師的學生管理信念、課程信念、評價信念和學生學習信念,教師教學信念值由四個分量表得分值相加得到。其中,學生管理信念總分為36,課程信念總分為72,評價信念總分為48,學生學習信念總分為72,量表總分為228。教師教學信念量表分類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數據表明參與本次測試的高中英語教師在各個分量表得分上均高出量表分值的中值,由此說明,被調查的206名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信念開放性較高。另外,表中各個分量表的標準差表明,參與本次測試的高中英語教師在課程信念和評價信念兩個分量表上得分較為集中,標準差分別為2.74和2.56,說明被試在這兩方面所持的信念差異不大。相對于課程信念和評價信念,參與本次測試的高中英語教師在學生管理信念和學生學習信念兩個分量表上的得分則比較分散,標準差分別為5.12和5.44,說明被試在這兩方面所持的信念差異較大。從教師信念量表的總得分情況來看,樣本均值M=149.69,標準差SD=10.53,高于量表總分的一半,149.69>114,與同類型的研究結果基本吻合。總體數據表明,渭南市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信念開放性較高,與當前我國實施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所倡導的教育教學新理念相一致。
我們將206名高中英語教師按照教齡長短分為1-5年、6-15年、16年以上3種類型,對教師教學信念量表的總得分趨勢做進一步的分析,統計結果如圖1所示。不難看出,教齡為1-5年、16年以上兩個教齡段的教師教學信念整體水平較高,當教師教齡超過16年時,高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最開放。而教齡為6-15年的教師教學信念整體水平最低,心理學研究解釋,處于此教齡段的教師已進入職業倦怠期和自我調整期,故呈現出來的教學信念最弱。
2.教師教學信念分量表分析
我們按照統一的教齡段劃分標準,對206名高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分量表的得分情況也做了進一步的分析,統計結果如圖2所示。結果表明,教齡為1-5年的高中英語教師在評價信念和學生學習信念上得分較高,與其他兩個教齡段的教師相比,表現得更為開放,但在課程信念和學生管理信念上表現得并不是太突出。教齡為6-15年的高中英語教師在四個分量表上的得分都普遍偏低,尤其是在學生管理信念和學生學習信念上更是處于三個教齡段的最低點。教齡為16年以上的高中英語教師,在學生管理信念、課程信念和學生學習信念三個分量表上的得分均處于最高值,說明隨著教師教齡的增長,高中英語教師在這三個方面的信念表現得越來越開放。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教齡為16年以上的英語教師在所有分量表上的表現都是最好的,從圖中不難看出,此教齡段教師的評價信念處于三個教齡段的最低水平,這也反映了教齡長的老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及評價方式的影響更大,他們更加注重對學生知識的評價,而忽略對學生的全面評價。因此,在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歷史洪流中,他們必須要及時更新教育觀念、轉變評價方式,才能更好地貫徹和實施新課程,才能更好地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3.各教齡段教師教學信念的差異性分析
根據高中英語教師教齡段的不同,將本次研究選取的高中英語教師分為3個組,分別計算出教師教學信念的得分均值,如表3所示。統計結果表明:教齡為16年以上的教師教學信念最為開放,M=146.84,SD=2.12;教齡為1-5年的教師教學信念處于中游水平,M=144.89,SD=5.53;教齡為6-15年的教師教學信念最低,M=141.29,SD=4.75。
接下來,我們首先對各個教齡段的英語教師教學信念差異進行z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通過Z檢驗發現:第1組與第2組教師教學信念差異非常顯著,Z12=4.20,P<0.01;第1組與第3組教師教學信念的差異也是非常顯著,|Z13|=|-2.80|>2.58,P<0.01。然后,取第2組數據與第1組、第3組數據進行差異性檢驗,計算得到z值分別為Z21=-4.20,P<0.01和Z23=-7.25,P<0.01。檢驗結果表明,3組數據之間均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同理,我們將第3組數據與第1組、第2組數據進行差異性檢驗,其檢驗結果再次表明,3組數據之間同樣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
(三)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現狀分析
1.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總體情況
我們同樣按照教師的教齡情況對參與本次研究的教師進行分組,并對研究對象的教學設計能力進行統計與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統計結果表明,隨著教齡的增長,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為了進一步分析各個教齡段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差異,我們對上述3個教齡段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做差異性檢驗,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從表中反映的情況來看,三個教齡段上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的差異性都比較顯著,即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與教師教齡有著某種直接的關系,在本研究中表現為隨著教齡的增長,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越來越強。
2.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設計能力的相關性分析
根據高中英語教師的教齡特點,用《教學設計能力量表》對3組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進行觀察打分,結果如表6所示。表中數據表明,教齡為16年以上的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最強,M=87.30,與其他兩組的得分差異較大,這一結論符合教學實踐的客觀現實。結合上面對教師教學信念的研究,分別計算出不同教齡段的高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設計能力之間的相關系數。通過分析發現,教齡為6—15年和16年以上的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設計能力之間存在高度相關性,相關系數分別為r2=0.652,r3=0.931,這一結果顯示教齡在6年以上的高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對教學設計能力有著直接的影響。
教齡為1—5年的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設計能力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性,r1=0.168<0.3。從實際情況出發,分析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我們不難發現,教齡為1—5年的高中英語教師雖然具有較高的教學信念,但由于其教學經驗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教學設計能力。依據以上分析結果可以推斷,高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和教學設計能力之間的關系:隨著教齡的增長,教師教學信念和教學設計能力的關聯性逐漸提高,具體表現為整體正相關。
我們將得到的分析數據導入Microsoft Excel 2003中,繪制出高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設計能力之間的關系圖,結果如圖3所示。
四、研究結論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設計能力兩者相互影響并不斷發展,且隨著教師教齡的增長,兩者的關聯性逐漸提高。我們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隨著教齡的增長,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信念發生著明顯的變化。在入職初期,教師都具有較高的教學信念,但隨著教齡的增長,教師逐漸步入職業倦怠期和自我調整期,此時,教師的教學信念降低到生涯最低點。然后,教師教學信念又逐步提升,當教齡達到16年以上時,教師的教學信念顯著提升并達到最大值。因此,學校和教師要高度重視職業倦怠現象,并采取積極的機制和措施來應對。
(2)隨著教齡的增長,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研究數據表明,教齡為16年以上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水平最高,教齡為6—15年教師則處于中間水平,而教齡為1—5年教師水平最差。說明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水平的高低與教齡長短有著密切的聯系,雖然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但教師還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專業成長和自我發展,更快地提高自身的教學設計能力。
(3)不同教齡段的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信念、教學設計能力水平均存在顯著的差異。因此,要通過科學的策略和方法,突破教齡的局限,不斷和強教師教學信念教育,不斷提升教師教學設計能力。
(4)通過檢驗發現,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與教學信念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也就是說,隨著教師教學信念的增強,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相應地得到提高。因此,有必要采取合理化措施,促進教師教學信念和教學設計能力二者協調發展,相互促進,有機統一。
參考文獻
[1]郝德永,課程研制方法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56,
[2]William,M.& R.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a SocialConstructivist Approach[M].Cambridge Umve=ity Press,1997
[3]Petemon,P.L.&Fennema,E.&Carpenter,T.P.&Loe£M.Teachem’pedagogical content beliefs in Mathematics [J].Cognition andInstruction,1989,6(1):1-40
[4]Tabaehnick.B.G.&Fidell,L.S.UsingMultivariate Statistics[M]NewYorhHarper and Row,1989
[5]湯仁燕,多元智慧的教學實踐[J]中等教育,1998,49,(6):3-5
[6]顏銘志,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D],臺灣:臺灣國立師范大學,1995
[7][11]呂國光,教師信念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4,
[8]秦政坤,淺析高師生的教學設計能力及其結構[J]松遼學刊(教育科學版),2001,(4):16-17
[9]張景煥等,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發展特點及影響因素[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1):59-63
[10]劉引紅,混合學習環境下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培養策略研究——來自上海師范大學數學師范生的案例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
編輯:劉少穎
推薦訪問: 教學設計 信念 英語教師 高中 能力XX委高度重視黨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臺《創建全省一流州市黨校(行政學院)實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養政策,為黨校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州委黨校在省委黨校的悉心指導下、州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
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樹牢“清新簡約、務本責實、實干興洛”作風導向,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執紀執法鐵軍,經縣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在全縣紀檢監察系統開展“轉變作風工作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發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全面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四個工作計劃的通知》要求,工作隊與村“兩委”結合本村實際,共同研究謀劃xx村
今年來,我區圍繞“產城融合美麗XX”總體目標,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連,林水相依”以及“城鄉一體、景城一體、園城一體”的建設思路,強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房地產開發和城市風貌塑
同志們:新冠疫情發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時間。三年來,在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集團公司范圍內未發生一起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當前國際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國內疫情多
我是畢業于XX大學的定向選調生,當初懷著奉獻家鄉、服務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關心關愛下,獲得了這個與青年為友的寶貴歷練機會。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對黨忠誠,做政治堅定的擎旗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
同志們:今天召開這個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全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我縣安全生產和安全隱患大
2022年市委政研室機關黨的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屆X中X會和省、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自覺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
同志們: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市直機關基層黨建示范點工作會議,一方面是對各示范點單位進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過這種會議交流的方式,給大家提供一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平臺和機會。市直工委歷來把創建基層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學校黨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嚴格執行×××部、×××廳關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認真落實駐地防疫部門的工作舉措,繼承發揚優良傳統,以最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