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啟(71歲)
張自啟,1943年出生于四川江油青蓮鄉。這是一代詩仙李白幼時成長之地,其鐘靈毓秀的文脈在歷史長河中如春雨潤細無聲般滋潤著后人。自幼喜愛讀書的張自啟,時常到書攤上花一分錢看兩冊“小人書”,書中精彩絕倫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畫面給他單調平凡的生活增添了絲絲樂趣。兒時對《水滸傳》 《西游記》 《三國演義》《紅樓夢》《三言二拍》《聊齋》這些中國古典文學的了解都是通過這一冊冊的連環畫而得到的,小小年紀的他便產生了要在涂涂抹抹中營造自我空間的意識。他逐漸喜歡上用筆寫寫畫畫。他說:“在那里,無人可以干擾我思維馳騁飛揚的自由,也沒誰可以打擾我孤寂中的寧靜?!边M入初中后,張自啟閱讀了大量的中外小說,既有《紅旗譜》 《野火春風斗古城》《暴風驟雨》《三家巷》《苦菜花》這些時下流行的革命文學,也有《罪與罰》 《戰爭與和平》 《牛虻》 《靜靜的頓河》《復活》這些外國文學。而書中的那些造型嚴謹、技法嫻熟、風格獨特的精美插圖更讓他對書本愛不釋手,這些插圖亦是啟蒙其繪畫最好的良師。
1960年,張自啟實現了兒時的夢想,如愿考入了四川美術學院附中,開始系統、正規地接受繪畫學習。對專業的熱愛讓他潛心、執著、近乎癡迷,除課堂上的學習外,還常常躲進個人的狹小空間,研究臨摹名家畫作,用辛勤的汗水讓自己的技藝不斷提高。1965年,上海著名連環畫家賀友直、韓和平、丁斌曾等到四川美術學院講座,在談到連環畫創作構圖時總結了幾句話:畫面作地面,腳不踩底線,灰色連成片……讓張自啟至今記憶猶新,對其連環畫創作乃至后來的中國畫創作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四川省圖書館擔任《集粹》雜志的美術編輯。身在書海三十載,這段時間成為他藝術創作生涯的重要階段。圖書館雖不是專業的美術單位,但其中不乏眾多經典畫冊、典籍著作,使得他有機會飽覽群書、暢游書海;而此時從事的對外宣傳、編輯和研究工作,也使得他能夠靜下心來臨帖作畫、筆耕不輟?!拔母铩敝械母锩笈袑?,也讓他借此機會用水粉遍臨當年《解放軍畫報》《人民畫報》上刊登的革命題材作品,并利用工作之便翻閱蘇聯《星火》雜志,大量臨摹其黑白插圖。
日積月累,張自啟的繪畫水平不斷提升。20世紀70年代后期,四川各出版社相繼向他約稿繪畫連環畫和文學插圖。1981年到1983年,張自啟參與了四川人民出版社組織的連環畫套書《說唐》的繪畫創作工作,他畫了其中的《秦瓊賣馬》《瓦崗寨》《單鞭奪槊》三本,印量高達200萬~300萬冊。張自啟回憶道:“為出版社畫連環畫猶如一場馬拉松似的強化訓練,長時間在作品的數量上、構圖的變化上、形式的表現上練就了繪畫上摸爬滾打的諸般技能,為后來的中國畫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那個藝術市場并不熱門的20世紀,作為出版部門的常約作者是幸運的,也是令人羨慕的,出版的稿費成為改善自我專業和生活狀態的重要支撐,故鍥而不舍?!笔迥觊g,張自啟創作三十多本連環畫、數百幅文學插圖,陸續出版了《公子扶蘇》?《子夜》《海燈法師》等多部連環畫作品,發行多達千余萬冊,他也成為全國小有名氣的連環畫家。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四川分會策劃、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報》編輯部編創出版了《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連環畫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連環畫集》兩套連環畫。二十位作家改編連環畫腳本,二十位畫家根據腳本精心繪制白描畫幅(計2600余幅),歷時五年,才告完成。張自啟擔任了其中《雷峰塔》一部的繪畫創作。這兩套連環畫集先后榮獲“中國首屆優秀美術圖書銀獎”和“第四屆全國連環畫評獎套書二等獎”,并多次參加國際書展,載入《中國出版社年鑒》《人民美術出版社50年》《新中國美術60年》等大型文獻與獻禮畫冊,亦將張自啟的連環畫創作推向頂峰。
長期進行連環畫創作,讓張自啟積累了扎實的人物畫創作功底,量的堆積最終得以質的飛躍,他對線描這一手法有著深刻的認知。在《中國畫線的精
神》一文中他總結道:“中國畫以線作為造型的基本手段是和民族的審美觀念、哲學思想及情感的意象性表現分不開的……‘線’或‘輪廓線’在現實的物體上是找不到的,它是畫家憑以抽取、概括自然形象,融入情思意境,從而創造藝術美的假定手段。線條一方面是媒介,而另一方面又是藝術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繪畫線條的理論,由于緊密結合立意和運筆這一基本法則,其概念已遠遠超越了藝術媒體的范疇,一方面體現意境的發展和藝術構思的綿延,另一方面又連貫起藝術構思和運筆造型,匯成一種動力及所含的趨向,自始至終將意、筆、心、物、主觀與客觀結合在一起,從而概括出藝術形象?!?/p>
20世紀80年代末,張自啟到中央美術學院研修班學習,師從日本畫壇巨匠加山又造,他的創作方向也轉為工筆人物畫。如何利用連環畫的線描、構圖、造型之長,如何擺脫連環畫的繁瑣細微刻畫而去追求中國畫所要求的高度的豐富統一以及他的精神性,是他長期苦思冥想的問題。1990年,張自啟為第十一屆亞運會創作了工筆人物畫《醉酒戲高俅》。內容取自《水滸傳》,高俅自薦伐梁山被擒后,宋江筵宴相待,高俅酒后自吹相撲天下無敵,燕青與之相跤,眾好漢堂下觀看,燕青只一撲,高俅便被掀翻在地的場景。他早期的人物畫善于“以線造型“。在此畫中張自啟以陳老蓮的人物造型為基礎,用現代意識拓展與深化梁山眾好漢的英雄形象;注重線的造型與體面造型的結合,以及線條在運動變換中產生的書寫性,筆法形態在整體組合中的寫心作用;色彩上則以黃色為主調,用此代表權貴階級的色調來襯托梁山好漢藐視朝廷、富于反抗的精神。這幅畫作在當年獲得了第十一屆亞運會體育美展銀獎,成為他工筆畫的第一高峰作品。繼這一成功轉型之后,張自啟陸續創作了一系列工筆畫并獲得重獎,如《明清情話》獲全國第二屆工筆畫三等獎、《圣火·不朽的奧林匹亞》獲第三屆體育美展銅獎、《兩漢逸事》獲文化部第八屆“群星獎”銀獎。而當張自啟的工筆人物畫已漸入佳境時,他又再度轉型,改工為寫,以意筆人物畫于法度中求得更高的自覺層面,《牧鵝》《陽春》等一幅幅畫作躍然紙上。緊接著1998年的《秋山暮靄圖》,張自啟又畫起了山水畫,并入選文化部“98國際美術年當代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2000年之后張自啟陸續畫的寫意山水畫——一系列紙本扇面小品、2011年的《早春雨霽》、2012年的20米長卷《英倫紀行》的面世、2013年的《蜀山春深》一次次震撼著觀者。
回顧張自啟的藝術道路,畫連環畫、畫封面、畫插圖、畫中國畫,涉獵之廣、不一而足。他從連環畫轉到中國畫創作,繼而形式上的先工后寫,再由“小寫”到“大寫”。他說這都是“心血來潮、順其自然”的結果,通過心靈的自由,并在技藝上尋求精益求精,將自己的藝術推向新的高度。他曾講過:“沒有創造力和表現力,也就沒有藝術的生命,我漸漸地領悟到情感的把握是超越技法之上尋求美的真諦……多年來,我無時不在尋找著自己的坐標點,在對現實各種藝術觀念進行審視的同時,力圖在表現民族感、時代感和個人風格的統一中尋找一條自己的路。”
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張自啟調任到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繪畫系執教,也一直致力于中國畫的創作。創作連環畫的時代雖早已過去,但張自啟回憶道:“十五年的連環畫創作過程,給了我極好的一個機遇。雖然在那個年代社會的大環境是創作出版連環畫的社會基礎,但創作處于被動狀態,題材受時代限制、表現形式受出版限制等等,但依舊是一個不可多得鍛煉機會,如何用線、如何構圖都是極好的磨煉。現在的年輕畫家很少有機會接受連環畫的鍛煉,如何恢復并拓展這一平臺,是連環畫事業重現高峰的重中之重?!?/p>
推薦訪問:XX委高度重視黨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臺《創建全省一流州市黨校(行政學院)實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養政策,為黨校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州委黨校在省委黨校的悉心指導下、州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
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樹牢“清新簡約、務本責實、實干興洛”作風導向,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執紀執法鐵軍,經縣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在全縣紀檢監察系統開展“轉變作風工作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發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全面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四個工作計劃的通知》要求,工作隊與村“兩委”結合本村實際,共同研究謀劃xx村
今年來,我區圍繞“產城融合美麗XX”總體目標,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連,林水相依”以及“城鄉一體、景城一體、園城一體”的建設思路,強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房地產開發和城市風貌塑
同志們:新冠疫情發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時間。三年來,在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集團公司范圍內未發生一起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當前國際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國內疫情多
我是畢業于XX大學的定向選調生,當初懷著奉獻家鄉、服務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關心關愛下,獲得了這個與青年為友的寶貴歷練機會。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對黨忠誠,做政治堅定的擎旗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
同志們:今天召開這個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全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我縣安全生產和安全隱患大
2022年市委政研室機關黨的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屆X中X會和省、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自覺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
同志們: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市直機關基層黨建示范點工作會議,一方面是對各示范點單位進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過這種會議交流的方式,給大家提供一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平臺和機會。市直工委歷來把創建基層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學校黨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嚴格執行×××部、×××廳關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認真落實駐地防疫部門的工作舉措,繼承發揚優良傳統,以最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