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馳名世界的應用力學專家,美國康奈爾大學航空系五位創始人之一,倍受美國移民局“關注”的對象。他就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又是不為人知的秘密工作者。
郭永懷生前非常喜愛古典音樂,所以直到今天,他的夫人李佩依然經常細細品味這些音樂。循著音樂的美妙音符,她的記憶,每每會回到年輕時甜蜜的歲月。然而,這幸福在1968年永遠離開了她(圖1)。
⑴ 郭永懷——彪炳千秋的科學家
1968年12月5日,一架從西北飛來的中國民航客機,在北京機場即將著陸時,發生了重大事故。在清理事故現場時,人們驚奇地發現,有兩具遺體被燒得不成人形,卻緊緊地抱在一起。
這兩個人就是郭永懷和他的警衛員。在他們身體中間,一份中國第一顆熱核導彈的絕密資料完好無損。郭永懷的去世,不僅使李佩失去了最親愛的人,更使當時人才匱乏的新中國,失去了一位核武器研制的支柱性人物。那時,郭永懷年僅59歲。
1909年4月4日,郭永懷出生在山東榮成一個家境殷實的普通農戶。24歲那年,郭永懷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物理系。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日本強盜侵入中國,燒殺搶掠,生靈涂炭,百姓四處逃亡。目睹了這一切的郭永懷激憤和悲哀,更多的則是無奈。 1938年,他輾轉南下,最終來到昆明的西南聯大。他放棄了原來的光學專業,轉入航空工程系學習流體力學(圖2)。
⑵ 抗日戰爭時期,設于昆明的綜合性大學:西南聯大
李佩:他跟林家翹還有錢偉長都是學物理的,為什么他們同時考入航空工程專業,就是因為覺得當時我們國家的軍事力量太弱了。
雖然導師認為放棄原來的專業十分可惜,但郭永懷認為,一個沒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國家就會挨打,學習航空工程才是一條更切實際的救國之路。1940年夏天,躊躇滿志的郭永懷踏上了從上海開往加拿大的客輪,與他同行的還有后來揚名海外的林家翹和錢偉長。郭永懷在多倫多大學以出色的論文,獲得應用數學碩士學位后,于1941年終于來到他向往已久的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師從國際航空學術權威馮·卡門教授。
20世紀初,人類終于實現了在空中飛翔的愿望,但是,他們還有更大的夢想。他們希望飛翔的速度能夠超過聲音的速度,但這在當時又似乎是無法逾越的障礙。因為,當飛行接近聲速時,儀器就會失靈,機身發生劇烈振動,這個問題被形象地稱為“聲障”。為了盡快在“聲障”問題上有所突破,胸懷大志的郭永懷和他的好友錢學森共同合作,很快就拿出了震驚世界的重要數論論文,正是這篇論文使畢業不久的郭永懷名聲大振。
1946年秋,馮·卡門的大弟子威廉·西爾斯在康奈爾大學創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他力邀同門師弟郭永懷共同主持學院的工作,郭永懷的欣然赴任,注定了他日后成為世界矚目的大師級人物。中國有句話叫“好事成雙”,就在郭永懷即將登上成功的頂峰時,他生命中的另一半出現了。1947年2月,李佩就讀于康奈爾大學的國際勞工與工業關系學院。在一次報告會上,李佩對這個傳說中的郭永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圖3)。
李佩:大概是在1948年的時候,請他來給中國的同學做一個關于火箭和導彈的報告。這個對我來說是挺新鮮的事,我從來就沒想過什么火箭啊,導彈啊,所以這個報告給我的印象很深。
親眼目睹了日寇侵華時中國人民的悲慘狀況,李佩深知軍事力量對于一個國家來說,起著什么樣的決定作用。在日后的聚會中,郭永懷軍事救國的思想,深深打動了這個時刻為祖國命運而擔憂的姑娘。共同的心愿,使兩個遠在異國他鄉的中國游子走到了一起。
郭永懷的學識和聲譽為他贏得了在美國的地位,這樣的地位使李佩婚后的生活富足而安定。在這段輕松的日子里,郭永懷最大的享受就是聽古典音樂,他收集的唱片在后來回國時裝了半個吉普車。而相對于數量而言,郭永懷對這些音樂的理解則顯得更加深入和細膩。
為了將來能給祖國帶回更多有價值的科研成果,郭永懷必須利用美國有利的條件加緊研究。1953年,郭永懷為解決跨聲速氣體動力學的一個難題,探索開創了一種計算簡便、實用性強的數學方法。這種方法后來在許多學科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郭永懷也由此馳名世界。不過,這個得來不易的名譽,為他日后的回國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許多海外學子產生了強烈的回國愿望,但美國當局執行的反共政策卻讓這些愛國學子有家難回。郭永懷的好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被美國政府拘留監視長達5年之久。郭永懷也被列入美國移民局的視線之內。
李佩:1955年的時候,有一個英國同行,也是宇航界的大師,請郭永懷到英國講學,美國也不讓去。他們認為這樣的人根本不許離開美國,你一旦出國,就從英國繞道回中國了。
1955年,中美兩國在日內瓦舉行大使級會談,周恩來總理提出以美國俘虜交換在美中國科學家的自由。不久,美國政府終于取消了禁令。僅僅一個月后,錢學森回國了。錢學森歸國之前,他與郭永懷約定,一年之后在祖國相會。
李佩:我們為什么要等到1956年呢,就是因為郭永懷那時候承擔著一個科研項目,一直要到1956年的夏天才能結束。
1956年9月,與祖國闊別了16年的郭永懷,終于可以打點行裝了。回國前夕,康乃爾大學航空工程研究生院的院長為他們餞行。在這個大型野餐會上,郭永懷作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當眾燒掉了十多年來所有的科研資料和講義文稿,這些文稿是郭永懷多年心血的結晶,也是回國后馬上就能派上用場的珍貴資料。當學生們勸郭永懷不要再燒時,他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話。
李佩:他說這些東西燒了也無所謂,反正這些要解決的問題,都裝在我腦子里。
太平洋里并不太平,事實證明了郭永懷的機智和遠見。1956年9月30日,正是新中國國慶節的前一天,郭永懷一家三口終于登上回國的“克里夫蘭總統”號。海的那邊就是祖國,船上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盼望著開船的那一刻。然而,這艘一貫守時的客輪卻突然被通知延時啟航。
李佩:到點沒開,大家覺得很奇怪,接著上來一大批穿著制服的情報人員,點名找張文裕他們一家。
這次搜查持續了兩個小時。他們拿走了核物理學家張文裕所有的論文和筆記,而郭永懷卻未在他們的查抄之列。這件事讓李佩對郭永懷燒掉書稿的舉動更加欽佩了。
對郭永懷來說,一個月的航行似乎比16個年頭還要漫長。1956年10月,這艘滿載著中國學者的美國客輪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李佩:頭一眼,看見的就是咱們的國旗,大家都非常激動。都覺得,真不容易,可到家了(圖4)。
⑷ 翹望祖國 歸心似箭
郭永懷的到來,使百忙中的錢學森在力學所的工作大松了一口氣。 郭永懷回國不久,他便應邀出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剛剛上任,郭永懷立即做了兩件大事。一是促成力學所與清華大學合辦工程力學研究班,郭永懷擔任班主任和主講人。事實上,這正是中國國防工業未來的人材庫。第二件大事則更為實際,郭永懷參加制訂了“科學技術發展十二年規劃”。這意味著中國的力學研究,可能在未來的12年內,迅速發展到現代化階段。
1958年,郭永懷連星期日也沒時間聽他鐘愛的古典音樂了。因為,他接受了一項秘密而又重大的任務。
1945年,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顯示了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核武器的使用,讓整個世界面臨史無前例的威脅。 剛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自然也不例外。自從朝鮮戰爭以來,美國的第七艦隊就從沒有離開過臺灣海峽。1958年9月,驕橫的美國人甚至把裝上核彈頭的8英寸榴彈炮運抵金門,從那之后,美國幾次針對中國進行了核戰爭演習。面對美國的核訛詐,中國不得不作出研制原子彈的最后決定。
1958年底,位于北京花園路一個很不顯眼的院子里,二機部第九研究院成立了,這是當時中國核武器的研究基地。在錢學森極力推薦下,郭永懷出任九院副院長。郭永懷的工作立即轉入半地下狀態,他每天上午8點準時去九院搞核武器的研制,下午則以力學所副所長的身份回到所里上班。為了絕對保密,從郭永懷擔任九院副院長直到去世的10年間,他的司機從來沒有換過。
還有另外兩個人與郭永懷有著同樣的秘密身份,他們是實驗物理學家王淦昌和理論物理學家彭桓武,正是這三個人組成了中國最初核武器研究的三大支柱(圖5)。
⑸ 兩彈元勛們在工作現場
自從中國研制核武器以來,美國就從來沒有放松過對中國的警惕。1963年7月,美國、前蘇聯和英國聯合簽署了《禁止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試驗條約》。這個條約指向十分明顯,就是要阻止中國成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黨中央迅速在全國抽調了大批科研人員,趕往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
剛剛搭建起來的基地,生活條件極為簡陋,而郭永懷在意的只是時間。為了完成1964年年內爆響第一顆原子彈的任務,郭永懷一邊在北京的力學所忙碌著,一邊秘密前往青海研制基地,他的時間更加不夠用了。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圖6)。
⑹
郭永懷的目光富有遠見,他雖然為原子彈的爆響興奮不已,但他清楚,這顆原子彈并不是武器,因為它只能在原地爆炸。要想讓原子彈真正變成武器,就必須有一種方法把它送到預定的目標區才行。而這種方法,郭永懷在美國工作期間就已經了解,那就是必須擁有導彈。所以,早在空爆之前,郭永懷就已經拿出大量精力用于導彈的研制了。
八年間,郭永懷提出了許多具有獨到見解的主張,在后來的實踐中,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郭永懷這些主張的科學性和嚴密性。由于郭永懷的高矚遠矚,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后,僅用了兩年時間,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了!這樣的速度,連美國也望塵莫及。而郭永懷并不滿足,就在地地導彈成功爆炸之后,他又開始投入到我國第一顆熱核導彈的研制了。
1968年10月,郭永懷又一次來到試驗基地,為第一顆熱核導彈的發射,做試驗前的準備工作。可誰會想到,這竟是郭永懷最后一次來到他傾注4年心血的試驗基地。
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懷在試驗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他需要立即趕回北京,為了搶時間,他帶著熱核導彈試驗的絕密文件,一刻不停地踏上了飛往北京的班機。
郭永懷說:“作為新中國的一個普通科技工作者,特別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國早一天強大起來,永遠不再受人欺侮”。
郭永懷的同事回憶說:聽到他遇難的噩耗,我們痛感失掉了一位良師、一根擎天柱。都覺得今后我們找誰去問,找誰去請教?一下感覺到空了。
歷史漸漸遠去。當錢學森再次回憶起這位同他并肩戰斗過的朋友時,依然傷感不已。1980年,錢學森在《郭永懷文集》中沉痛回憶:就那么10秒鐘,一個有生命有智慧的人,一位全世界知名的應用力學家,離開了人世(圖7)。
⑺ 永遠的懷念
同當年所表現出的冷靜一樣,郭永懷的夫人李佩至今沒有流過一滴眼淚,因為她深刻理解郭永懷和他的理想。現在,替他聽聽他生前最鐘愛的音樂,或許是李佩懷念丈夫的最好方式。
推薦訪問: 力學 大師 郭永懷上一篇:三維LP圖解法仿真設計與實現
下一篇:CAE技術在汽車產品開發中的應用
XX委高度重視黨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臺《創建全省一流州市黨校(行政學院)實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養政策,為黨校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州委黨校在省委黨校的悉心指導下、州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
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樹牢“清新簡約、務本責實、實干興洛”作風導向,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執紀執法鐵軍,經縣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在全縣紀檢監察系統開展“轉變作風工作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發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全面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四個工作計劃的通知》要求,工作隊與村“兩委”結合本村實際,共同研究謀劃xx村
今年來,我區圍繞“產城融合美麗XX”總體目標,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連,林水相依”以及“城鄉一體、景城一體、園城一體”的建設思路,強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房地產開發和城市風貌塑
同志們:新冠疫情發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時間。三年來,在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集團公司范圍內未發生一起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當前國際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國內疫情多
我是畢業于XX大學的定向選調生,當初懷著奉獻家鄉、服務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關心關愛下,獲得了這個與青年為友的寶貴歷練機會。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對黨忠誠,做政治堅定的擎旗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
同志們:今天召開這個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全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我縣安全生產和安全隱患大
2022年市委政研室機關黨的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屆X中X會和省、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自覺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
同志們: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市直機關基層黨建示范點工作會議,一方面是對各示范點單位進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過這種會議交流的方式,給大家提供一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平臺和機會。市直工委歷來把創建基層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學校黨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嚴格執行×××部、×××廳關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認真落實駐地防疫部門的工作舉措,繼承發揚優良傳統,以最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