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在二疊紀-三疊紀這條地質脈絡上五代地學人薪火相傳

| 瀏覽次數:

楊遵儀教授:開辟中國地層古生物學

楊遵儀教授出生于1908年,先后求學于南京大學、暨南大學和清華大學。1939年,他從耶魯大學畢業,回國任教于北京地質學院。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和清華大學地學系等合并成立了中國地質大學前身——北京地質學院。楊遵儀是北京地質學院的建院負責人之一, 1960年他與同事們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地層古生物學專業”。50年代后半期,楊遵儀參加祁連山地質科考隊,帶領小組研究了該區的二疊紀-三疊紀腕足類動物,進行了地層劃分和對比,并選擇中國南方3個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剖面作為國際候選層型,從而推動了這一研究的深入開展。

殷鴻福:鎖定中國“金釘子”

楊遵儀是殷鴻福在北京地質學院求學期間的老師,殷鴻福跟隨楊遵儀教授攻讀地層古生物學研究生,開始從事三疊系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研究。畢業后,留在北京地質學院任教。后因“文革”影響,北京地質學院整體搬遷武漢,1975年,學校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武漢地質學院在原北京舊校址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總部設在武漢。殷鴻福隨校遷至武漢,至今一直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教授。(2005年,總部撤銷,武漢、北京兩地獨立辦學。)

地質學上用“金釘子”作為代名詞進行地質年代劃分,距今2.5億年的“金釘子”是二疊紀、三疊紀以及中生代、古生代的分界線,一度成為各國地質學家研究焦點。

在殷鴻福主持和參加過的諸多地質工作項目中,最重要的是“地球歷史上二疊系-三疊系界線”的“金釘子”位置的確定。全球曾有13條剖面專門研究二疊系-三疊系的界線,而“金釘子”最后“花落中國”,殷鴻福做了大量工作。

1986年,殷鴻福提出,將浙江長興槐坎發現的“牙形石化石”作為劃分古生界和中生界的標準化石,以此確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分界線,即二疊紀與三疊紀的分界線。(二疊紀是古生代的最后一紀,三疊紀是中生代的第一紀,因此,二疊紀和三疊紀的分界線也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分界線。)

2001年,國際地學組織經三輪投票認證,正式將這顆“金釘子”定址浙江省長興縣,這是世界地質歷史上分量最重的“金釘子”之一。

“金釘子”到底是什么?

“金釘子”的由來,要追溯到1869年的美國,首條橫穿北美洲大陸的鐵路,東西向合攏時釘下的最后一塊枕木的道釘,是用18k金制成的,以此紀念北美大陸東-西貫通這一歷史性時刻,意義重大。在地質學家看來,“全球年代地層單位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在地質年代劃分中的意義與這顆“金釘子”的歷史意義和象征意義有異曲同工之處,彌足珍貴。后來,“金釘子”的概念便被地質學家借用了,凡被確立的“全球年代地層單位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此處都會釘下用18k金制成的道釘。金釘子的學名也即為“全球年代地層單位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

作為一種地質年代分界線,“金釘子”一旦在世界某個地方釘下(即確立),該地就成為一個地質年代的“國際標準”,對照它,便可以對應標出其他巖層的“年齡”,是年代地層統一的“度量衡”,由國際地層委和地科聯公布,為世界公認。它的成功獲取往往標志著一個國家在這一領域的地學研究成果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其意義絕不亞于奧運金牌。全球地層年表中一共有“金釘子”110顆左右,截止2018年,已經正式確立的有65顆,其中中國擁有11顆,排名世界第一。

二疊紀-三疊紀之交的生物大滅絕與復蘇是當前國際古生物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這枚中國領土的“金釘子”,為我國地質人在二疊紀-三疊紀古生物學方面的深鉆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不僅如此,浙江省長興縣因為“金釘子”的確立被列為國家級地質遺跡保護區,每年吸引全球地學工作者和愛好者前來觀摩,而年過八旬的殷鴻福本人在被評為全國最美教師時,也被贊譽為:“是扎根教壇耕耘60載的‘金釘子’,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地質人。”

童金南:革新地球生物學科發展

童金南是1978年恢復高考后,首批考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大學生。在地層古生物學研究領域,童金南像恩師殷鴻福一樣,在教書育人和科學探索領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20世紀之初,童金南即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隨后帶領本校“重大地質突變期生物與環境協同演化”研究團隊先后獲得教育部創新團隊和國家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資助。

改革開放后,隨著國家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變化,包括地層古生物學在內的傳統基礎學科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在殷鴻福院士的指導下,童金南教授領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相關學科一批中青年學術精英,成功探索并實踐了新興的地球生物學科發展新路,將地層古生物學和地球生物學逐漸發展出了更加豐富的古生物地理學、生態地層學、生物成礦學及生物地質學等一系列分支學科,由此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地球生物學這一全新的學科體系,建成了支撐學科發展的“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這個實驗室的建立,標志我國地學研究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宋海軍:開啟生物大滅絕研究新思路

80后的宋海軍,2003年大一時聽了殷鴻福院士為新生們主講的《普通地質學》課程,并且被課堂上的一句話點醒,他至今都清楚地記得這句話:“地質科學,是開啟地球奧秘的鑰匙,我們就是要找到這個鑰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宋海軍是一個喜歡開鎖的人,他希望找到開啟地球奧秘的每一把鑰匙。

在童金南隨后的《古生物學》課程上,宋海軍獲得了“進階”。童金南結合自身科研和野外地質考察經歷,把看似枯燥的專業課程講得津津有味,宋海軍在課堂上聽得如癡如醉。童金南老師經常帶著小黑板和粉筆,把課堂開在野外的剖面上,使同學們身臨其境。也正是此時,他決意跟隨童金南老師學習古生物學。

從大二開始,宋海軍開始師從童金南。在童金南教授指導下,他學會了野外采集巖石標本、處理化石薄片、用顯微鏡觀察化石。大四時,宋海軍跟隨童金南到浙江長興煤山開展野外地質考察,親眼看到了殷鴻福院士所釘下的二疊系-三疊系層型剖面的“金釘子”紀念碑,他非常激動,并暗下決心:“那高聳的紀念碑就是我的榜樣,讓我渾身充滿力量,我要在古生物學領域大干一場。”

入門后的宋海軍逐漸找到了自己學習地質的節奏,他不僅在野外漫山遍野尋找化石蹤跡,還在實驗室里,沒日沒夜觀察、分析和研究化石,他用兩年的時間,探究了近6000個有孔蟲化石標本。2007年,在童金南的指導下,他將關于“有孔蟲化石標本”的研究形成了論文成果,憑借《古、中生代之交重大地質轉折期有孔蟲的滅絕過程》一文,獲得當年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特等獎,開始在地學領域嶄露頭角。

宋海軍在后來的博士論文中繼續深入研究二疊紀-三疊紀有孔蟲的滅絕與復蘇,這項研究成果為研究生物大滅絕的原因開辟了新思路,而他所選取的用于數據測量的三個剖面之一——浙江長興煤山剖面,正是導師的導師殷鴻福院士釘下“金釘子”的地方,也是他立下地學之志的地方。

王奉宇:領跑新時代地層古生物學

地大從本科開始就實行“導師制”,學生可根據興趣選擇自己的研究方向,王奉宇從大二開始,就選定了自己的導師宋海軍,選定了腕足動物的研究方向。

宋海軍鼓勵王奉宇提前涉足科研,并告訴他地質科學研究的戰場在野外。這句話,王奉宇牢記在心并且為此付出了實際行動。2015年5月,王奉宇在湖北利川進行地質踏勘時,有了一個重大發現:大滅絕后早三疊世的腕足動物化石!三個種類!306枚如綠豆般大小的化石標本!這個種屬和數量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極其罕見,這批化石將改寫該領域現有的地質結論。

腕足動物自古生代寒武紀(距今約5.42億-4.85億年前)開始演化,在古生代和中生代的過渡期,即二疊紀-三疊紀地球生物大滅絕(距今約2.5億年前)時,腕足類有140個屬種滅絕。現有學術觀點認為腕足類動物在生物大滅絕后遲遲沒有實現復蘇和重生,但是王奉宇對早三疊世腕足類動物化石的發現動搖了這一觀點,為生物大滅絕后腕足類動物化石的研究開辟了新窗口,即腕足類動物在大滅絕后的早期便早已開始迅速復蘇。

小小年紀便以撬開地球的古老奧秘。王奉宇將這項重大地質發現撰寫成文,發表在國際期刊上,受到國內外專家的認同。

王奉宇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一名在讀碩士研究生,他的專業是地球古生物學。

2019年4月30日上午,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王奉宇作為眾多優秀青年代表中的一員,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

王奉宇是一位科研達人,2015年他還在讀本科時,就發現并成功鑒定早三疊世(距今約2.52億年前)腕足動物化石新物種,這項科研成果的意義在于填補了地球生物大滅絕后早期腕足動物演化的學術空白,將此前認為的腕足動物的復蘇時間提前了約300萬年。腕足動物是生活在海底的一類有殼無脊椎動物,外形與河蚌相似。三疊紀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早三疊世是三疊紀的第一個世,因此,早三疊世也是整個中生代的早期,是研究古生代和中生代,以及二疊紀和三疊紀的關鍵節點。

王奉宇的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也讓他獲得了國家青年和大學生方面的最高榮譽,比如“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等。

王奉宇的驕人成績并不是偶得,在他求學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聚集了一批潛心地學的師生,形成一個高能量的“地學磁場”。這個磁場中,學術薪火從中國地學創立起,由幾代學者傳承著。比如90后王奉宇的導師是80后宋海軍教授,宋海軍的導師是60后童金南教授,而童金南教授的恩師則是30后的殷鴻福院士,殷鴻福的導師是00后(1908年生人)的楊遵儀。

這些學者在研究領域和科研方法上可以說是直線傳承,一脈相傳。從楊遵儀、殷鴻福、童金南、宋海軍和王奉宇,這五代直系師徒薪火相傳,人才輩出。

位于浙江省長興縣的“金釘子”紀念碑

王奉宇對照化石手繪還原腕足動物內部形態

楊遵儀

楊遵儀教授出生于1908年,先后求學于南京大學、暨南大學和清華大學。

殷鴻福

楊遵儀是殷鴻福在北京地質學院求學期間的老師,殷鴻福跟隨楊遵儀教授攻讀地層古生物學研究生,開始從事三疊系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研究。畢業后,留在北京地質學院任教。

童金南

1978年恢復高考后,首批考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大學生。

宋海軍

從大二開始,宋海軍開始師從童金南。

1.殷鴻福帶領學生開展野外踏勘和集體討論

2.宋海軍指導王奉宇用顯微鏡觀察化石

1

2

師門五代一直沿著古生代和中生代、二疊紀-三疊紀這一脈絡研究地球生物學。

從楊遵儀到殷鴻福,年齡跨度27年,楊遵儀在中國建立最早的地層古生物學,開始研究二疊紀-三疊紀腕足類,并開始選擇中國南方的三條界線剖面作為國際候選層型;從殷鴻福到童金南,年齡跨度27年,身為學生的童金南曾是導師殷鴻福的得力助手,他們確立了作為二疊系-三疊系分界點的“金釘子”位置;從童金南到宋海軍,年齡跨度21年,在“金釘子”的位置,宋海軍打開了研究二疊紀-三疊紀生物大滅絕的新的研究角度;從宋海軍到王奉宇,年齡跨度12年,王奉宇對早三疊世腕足動物化石的研究和發現提高了國際地學領域對生物大滅絕的研究精度,開始處于領先水平。

這長達近一個世紀的學術傳承,同時也見證了中國自五四以來現代學科的發展之路,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新興,從跟跑到領跑。他們在地層古生物學學科精進上代代有發展,在“一線授課”的教學方法和“坐得冷板凳”的科研精神上代代有傳承,在學術科研成果上代代有接續。教師的感化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科研與教學不分家的堅守練就了師門扎實的看家本領,一以貫之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學科在國際上的領先位置。

在中國高校全學科領域內,堅守治學初心的群體和個人還有很多。地大楊遵儀院士—殷鴻福院士—童金南教授—宋海軍教授—王奉宇同學這一支脈絡,是眾多高校學術人才梯隊當中的典型一例,他們的傳承與發展,在業界傳為佳話。

Tips 1:

截止2018年,世界各國金釘子數排名前五的國家:

國家 金釘子數

中國 11

英國 9

意大利 9

美國 7

法國 6

Tips 2:

地質年代單位:宙、代、紀、世、期、時。

年代地層單位:宇、界、系、統、階、帶。

例如,寒武紀是地質年代單位,寒武紀所沉積的地層就叫寒武系;三疊紀是地質年代單位,三疊紀所沉積的地層就叫三疊系。

責任編輯:鐘鑫

推薦訪問: 薪火 這條 學人 脈絡 相傳

【在二疊紀-三疊紀這條地質脈絡上五代地學人薪火相傳】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
  • XX委高度重視黨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臺《創建全省一流州市黨校(行政學院)實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養政策,為黨校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州委黨校在省委黨校的悉心指導下、州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

  • 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樹牢“清新簡約、務本責實、實干興洛”作風導向,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執紀執法鐵軍,經縣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在全縣紀檢監察系統開展“轉變作風工作

  •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發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全面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四個工作計劃的通知》要求,工作隊與村“兩委”結合本村實際,共同研究謀劃xx村

  • 今年來,我區圍繞“產城融合美麗XX”總體目標,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連,林水相依”以及“城鄉一體、景城一體、園城一體”的建設思路,強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房地產開發和城市風貌塑

  • 同志們:新冠疫情發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時間。三年來,在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集團公司范圍內未發生一起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當前國際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國內疫情多

  • 我是畢業于XX大學的定向選調生,當初懷著奉獻家鄉、服務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關心關愛下,獲得了這個與青年為友的寶貴歷練機會。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對黨忠誠,做政治堅定的擎旗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

  • 同志們:今天召開這個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全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我縣安全生產和安全隱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機關黨的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屆X中X會和省、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自覺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

  • 同志們: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市直機關基層黨建示范點工作會議,一方面是對各示范點單位進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過這種會議交流的方式,給大家提供一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平臺和機會。市直工委歷來把創建基層

  •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學校黨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嚴格執行×××部、×××廳關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認真落實駐地防疫部門的工作舉措,繼承發揚優良傳統,以最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