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啟動。公眾從各種媒體得知,這座世界最大的粒子對撞機,將模擬宇宙大爆炸早期的情景。人們問:“什么是強子?”“什么是對撞機?”“強子對撞機與宇宙大爆炸何干?”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從熱大爆炸宇宙學說起。
“宇宙大爆炸”是怎么回事?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我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深邃浩瀚的宇宙,引起人類好奇求知,喚醒人類美感追求,激發人類詩意靈感,誘導人類哲學思考。宇宙從哪里來,宇宙什么樣,宇宙向何處去,是人類亙古至今的永恒課題。
現代宇宙學于20世紀初誕生。1917年,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的方程中,有意加了一個“宇宙常數”,于是得出結論:“宇宙是靜態的”,既不膨脹,也不收縮。這個“靜態宇宙模型”,既是現代宇宙學的發軔,也是令愛因斯坦懊悔的“一生最大錯誤”。
1922年,蘇聯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列克謝·弗里德曼(1888~1925),同樣是根據廣義相對論進行研究,得出相反的結論:宇宙或是膨脹,或是收縮,宇宙是動態的。1929年,哈勃觀測發現星系退行速度與距離成正比,為宇宙膨脹的觀點提供了支持。遺憾的是,弗里德曼已經在4年前作古,沒有聽到與自己共鳴的美妙聲音。
1930年代,科學家勒梅特想:宇宙膨脹會不會是由一場大爆炸引起的?1948年,美國科學家伽莫夫、阿爾法發表論文,發展了勒梅特的理論,為熱大爆炸宇宙學奠定了基礎。20世紀前半期的宇宙觀的變革,精彩而富有啟發。
熱大爆炸宇宙學認為,早期宇宙的物質密度極高,溫度也極高,可以說那時的宇宙是超高溫、超高能的“宇宙湯”。后來,宇宙不斷膨脹,物質密度不斷變“稀”,溫度不斷下降。宇宙從熱到冷、從密到稀的演化過程,猶如規模巨大的“熱大爆炸”。在溫度逐漸降低的過程中,物質經歷了一系列的演化過程。先是產生了夸克、膠子。溫度降低后,由上夸克和下夸克組成了質子、中子。溫度再低,由質子、中子構成了原子核。后來,原子核與電子組成了原子、分子。當溫度下降到幾千攝氏度時,宇宙中主要是氣態物質,氣體冷卻凝聚成氣體云,形成恒星、星系。伽莫夫預言,宇宙中仍存留著絕對溫度5K的遺跡輻射。
伽莫夫、阿爾法的理論發表之后,因為缺乏觀測數據的支持,在很長時間內并沒有引起科學界的廣泛重視。
“宇宙大爆炸”有什么證據嗎?
1965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射電天文學家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進行實驗的時候發現,總是存在一種本底噪聲的干擾,連續不斷的“絲絲聲”干擾了通信的正常進行。奇怪的是,那噪聲一年四季都有,日日夜夜都有,任何方向都有。他們設想了引起噪聲的許多可能的原因,一一加以排除。他們甚至懷疑,是天線上的鳥糞在作怪。但是,把這種“白色介質”除掉,噪聲依然存在。彭齊亞斯和威爾遜找不到引起噪聲的真正原因,就打電話向普林斯頓大學的迪克請教。
發展科學需要實證精神。普林斯頓大學的迪克小組,多年來一直在尋找宇宙大爆炸遺留的余波——宇宙微波背景。得知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發現的這種現象,迪克小組迅速認定,這就是他們苦苦尋覓許多年的宇宙微波背景!迪克還把伽莫夫預言的5K修正為3K。
1978年,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因“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分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另外一半,頒發給蘇聯低溫物理學家卡皮查)。人們打趣道,他們是“鏟除了一堆鳥糞,發現了一把黃金?!睔v史也不會忘記迪克小組的貢獻。
3K宇宙背景輻射的發現,是熱大爆炸宇宙學取得的一個重大勝利。人們進而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大爆炸過程中什么時候、為什么會發生物質結團的現象,演變成今日這個物質分布極不均勻的宇宙?
1970年代,美國的約翰·馬瑟在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時,就提出利用衛星研究宇宙背景輻射的設想。他終于盼到1989年11月18日,美國發射了宇宙背景探索者衛星COBE。1992年4月23日,當時就職于美國加州大學勞倫斯·伯克利分校的喬治·斯穆特宣布,利用COBE發現宇宙背景輻射溫度存在微小的起伏,溫度起伏的相對值大約是十萬分之零點五。這個數據與宇宙結構形成的理論大體一致。宇宙背景輻射溫度存在微小的起伏,就意味著在宇宙早期,物質的分布并不均勻。物質密度高的區域,對周圍物質的吸引力大,能夠把周圍物質吸引過來,使得這個區域的物質密度變得更高,最終形成恒星和星系。2006年,喬治·斯穆特和約翰·馬瑟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COBE是宇宙學發展成精確科學的里程碑。
繼COBE之后,美國在2001年發射了第二代宇宙微波背景探測衛星WMAP。WMAP與COBE的觀測任務基本相同,但是WMAP的分辨率和靈敏度高得多:WMAP的空間分辨率達到0.2度,而COBE僅為7度。WMAP的重大貢獻,不是獲得了什么新的發現,而是大大提高了觀測數據的精度。根據幾年來WMAP的觀測數據,科學家得出許多重要的結果:宇宙是平的(精度高達1%);宇宙的年齡是137,億歲;原子誕生在宇宙37.6萬歲的時候;宇宙空間可見物質、暗物質、暗能量的比例,分別約為4.6%、23.3%、72.1%。這就是為什么以前說宇宙的年齡是150億歲,現在說宇宙的年齡是137億歲。
強子對撞機是做什么的?
談論粒子物理學之前,讓我們簡要回顧人類探索物質結構的歷史。直到19世紀末,人們仍然認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質單元。20世紀初,人們的知識深入到原子內部:原子有一個帶正電、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原子核外面有電子云。1930年代,人類對物質結構的認識,更跨入原子核的內部: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科學家提出一個新的問題:質子和中子,又是由什么組成的?1970年代建立的“標準模型”提出,構成物質的最小單元是夸克和輕子,物質是由3對輕子和3對夸克組成的。3對輕子是:電子、電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3對夸克是:上夸克、下夸克;粲夸克、奇異夸克;頂夸克、底夸克。
上面說的這些夸克和輕子的名稱,個個看上去都很陌生,都很難接受。你不必緊張:不僅你對這些粒子犯難,連著名的物理學家費米都表示,他也記不住這么多粒子。有一次,學生問他某個粒子的名稱,他幽默地回答道:“如果我記得這么多粒子,我早就去當植物學家了!”
有一個辦法,可以簡化記
憶、提高興趣。那就是“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我舉幾個大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例子,你就不會覺得夸克和輕子復雜玄奧、難以企及了。我要跟你說,雖然輕子有6種、夸克也有6種,我們日常生活中打交道的物質卻沒那么復雜,它們都是由電子和上、下夸克組成的。例如,質子是由2個上夸克、1個下夸克組成的;中子是由2個下夸克、1個上夸克組成的。你看,一旦接觸生活實際,我們只會遇到一種輕子——電子,你本來對它就很熟悉;一旦接觸生活實際,我們就只會遇到兩種夸克——上夸克和下夸克。于是,問題大為簡化,你的恐懼感也該消失了。現在,你明白了,構成我們身邊的物質的最小單元,不是原子;也不是電子、質子、中子;而是電子、上夸克、下夸克。
此刻你會想,不是有6種夸克嗎?另外4種到哪里去了?其他4種夸克(粲夸克、奇異夸克;頂夸克、底夸克),僅僅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存在過。在今日地球上,這4種夸克只有在粒子對撞實驗中才能出現。實際上這就是說,粒子對撞機能夠模擬宇宙大爆炸之初的狀況。
人們要想知道核桃里面的構造,就把兩個核桃對撞。外皮被打碎,就取出了里面的果肉。粒子對撞機也是這個道理。這就是為什么有人把各種粒子對撞機形象地稱為“原子粉碎機”。粒子物理學家借助大型研究設備——正負電子對撞機、質子一反質子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探究物、質結構,模擬宇宙形成之初的情形,以了解宇宙起源與演化。
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運行之前,美國費米實驗室的質子-反質子對撞機,是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加速器,為1萬億電子伏特。這話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說,加速器將質子和反質子分別加速,在它們的能量各自達到上萬億電子伏特時,讓它們發生對撞。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行的質子、反質子發生對撞,能夠把質子撞碎。1995年,費米實驗室宣布發現了頂夸克。至此,3對夸克均已經被發現。
熱大爆炸宇宙學認為早期宇宙處于超高能、超高溫狀態。例如,在夸克-膠子等離子體階段,溫度高達1千萬億K,粒子的平均能量達1萬億電子伏特。科學家借助高能粒子對撞再現宇宙大爆炸。對撞機加速器能量越高,實驗所對應的宇宙大爆炸時間就越早。這就是為什么,有了費米實驗室的質子一反質子對撞機(能量為1萬億電子伏特),還要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可以使質子在14萬億電子伏特能量下對撞,質子中的基本粒子的對撞能量能達到幾萬億電子伏特。
大型強子對撞機肩負什么任務?
能量為14萬億電子伏特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是全世界粒子物理學家翹首以盼的巨型實驗設備。什么是強子?“強子”本指“參與強力作用的粒子”,,包括重子和介子。又出現這么多術語、概念,實在難為了讀者,還是說大家熟悉的東西為好。原子核內的粒子,如質子、中子,都屬于強子。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強子”指的就是質子。大型強子對撞機把反向運動的兩束質子分別加速,再讓它們對撞。加速環長度為27千米。在大型強子對撞機加速器環內,質子被加速,最終達到每秒轉11000圈的速度。每圈是27千米,11000圈就是297000千米。就是說質子的速度,達到了光速的99%。
歐洲核子中心的科學家于1984年就提出了大型強子對撞機項目構想。這個世界最大的加速器于2003年開工建設,建在法國和瑞士邊界的阿爾卑斯山地下175米深處。2008年9月10日,大型強子對撞機啟動。20日,發生液態氦泄漏事故。23日,歐洲核子中心的發言人表示,由于維修需時太長,對撞機預計到明年春天才能恢復運行。即將到來的這個冬天,我們會覺得它很漫長。
大型強子對撞機肩負什么任務?它將直面五大科學問題:
首先,物體的質量是從哪里來的?標準模型預言的粒子,只剩下一種還未找到,那就是“希格斯玻色子”。觀測到“希格斯玻色子”,就證明存在“希格斯場”,所有粒子與“希格斯場”彌漫物質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它們的質量。另外四個問題是:
一,占宇宙95.4%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是由什么構成的?
二,宇宙大爆炸產生了相同數量的物質和反物質,但是,為什么在宇宙空間迄今找不到反物質?
三,大爆炸發生后,原始宇宙形態什么樣?
四,是否存在4維空間以外的額外維度?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說,他們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是要探索宇宙本質和物質本源。小到微觀粒子——探索物質本源,大到宇宙現象——探索宇宙本質,都包容在一臺對撞機的實驗中了。人們對客觀世界如此廣泛的研究,在這里匯合起來;人們對大小兩個宇宙的認識,在這里融會貫通。科學是不是很有趣,很美妙、美麗、美好?
責任編輯 蒲 暉
推薦訪問: 撞機上一篇: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淺談
XX委高度重視黨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臺《創建全省一流州市黨校(行政學院)實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養政策,為黨校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州委黨校在省委黨校的悉心指導下、州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
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樹牢“清新簡約、務本責實、實干興洛”作風導向,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執紀執法鐵軍,經縣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在全縣紀檢監察系統開展“轉變作風工作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發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全面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四個工作計劃的通知》要求,工作隊與村“兩委”結合本村實際,共同研究謀劃xx村
今年來,我區圍繞“產城融合美麗XX”總體目標,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連,林水相依”以及“城鄉一體、景城一體、園城一體”的建設思路,強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房地產開發和城市風貌塑
同志們:新冠疫情發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時間。三年來,在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集團公司范圍內未發生一起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當前國際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國內疫情多
我是畢業于XX大學的定向選調生,當初懷著奉獻家鄉、服務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關心關愛下,獲得了這個與青年為友的寶貴歷練機會。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對黨忠誠,做政治堅定的擎旗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
同志們:今天召開這個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全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我縣安全生產和安全隱患大
2022年市委政研室機關黨的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屆X中X會和省、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自覺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
同志們: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市直機關基層黨建示范點工作會議,一方面是對各示范點單位進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過這種會議交流的方式,給大家提供一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平臺和機會。市直工委歷來把創建基層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學校黨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嚴格執行×××部、×××廳關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認真落實駐地防疫部門的工作舉措,繼承發揚優良傳統,以最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