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國應用技術大學(簡稱FH),是典型的以培育實踐型、技術型人才為主的一類高等教育院校;本文以德國應用技術大學培養模式為例,結合我國高職院校設計專業的建設、課程體系標準等進行深層次的研究,探討具符合我國高職設計專業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德國應用技術大學;設計;高職教育
一、我國高職院校設計專業的現狀分析
(一)高職院校設計專業的定位及特點
我國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最大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與普通本科院校區別在于,高職院校主要培養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以快速就業及服務當地企業為導向;依靠高超的技能服務社會。設計專業在此基礎上,還具有學科交互性強,強調藝術與技術的統一,與實際生產社會發展關系密切等特點。
(二)高職院校設計專業存在的問題
1.基礎課程內容陳舊、授課形式單一
三大構成(包括平面、色彩、立體構成)是每個設計院校學生的所必修的基礎課程。源于德國“包豪斯”院校的教學設計課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課程體系雖然在逐步完善,但授課內容及形式幾乎沒有變化,專業指向及銜接性不夠明顯,成為每個設計專業的“萬金油”課程。部分高職院校教的課程指導思想,甚至沿用傳統工藝美術所倡導的內容,與當代設計指導思想脫節,出現一種“只圖其表,不解其實”的現象;同時授課形式單一,授課地點局限于傳統的教室。課堂雖然有學生實踐動手的環節,但作業形式呆板且耗時耗力,無法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存在課時較長、授課效果不佳等問題。
2.課程設置種類繁多、但是缺乏系統化
我國高職院校實際的教學學期只有4-5個,除了設專業課程外,還包含人文素養類課程、品德素養類課程、職業素養類課程。專業課程學期短任務重,且課程體系之間的連貫性不強;例如:基礎課程則完全的采用手工課程制作,后期的課程則完全依托于電腦。課程設置之間缺少適當的銜接性;有些內容在課堂中進行重復講授,優化專業課程的體系設置,就顯得尤為重要。
3.過度依賴電腦素材、缺乏創造力
對于實訓課程的練習,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只局限于坐在電腦面前,過于依賴網絡上的一些素材資源。這些素材限制了學生的藝術創作能力,致使學生創作出來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設計的創新性。這種現象的很大程度原因是:學校缺乏相關的實驗實訓室,無法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及提供創作條件。
4.高職院校設計專業的學生對美學的鑒賞力不夠。
原因在于:1.學生的生源地來源不一:特別是來自偏遠地區的學生在日常接觸的美學方面的認知不夠。2.學生對藝術教育存在斷層:在中學時期藝術類通識課程被大量刪減,部分報考高職院校的學生并沒有相關美術基礎。3.教師的引導不夠:部分教師的授課內容還是選用十余年前的案例,這些陳舊的設計案例既無法引發學生的興趣,又有礙于學生的審美認知。一種錯誤的觀點認為高職設計專業的學生只需要嫻熟的設計技法,沒有以美育教育為核心的藝術教育,使得學生缺乏審美能力成為了一種必然的結果。
二、德國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特點分析
(一)應用技術大學產生的時代背景
德國在戰后工業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傳統大學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德國人結合本國的實際需求,在20世紀60-70年代期間,逐漸形成德國特有的一種高等教育體制,以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為主,這就是“應用技術大學”(簡稱FH),德文全稱為Fachhochschule(英譯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其對于德國二戰后的經濟發展、工業制造、藝術設計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德國應用技術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
德國FH的人才培養目標非常明確,主要以培養實用型的高級技術性人才和技能管理型人才為主。報考該類型院校的學生的主要目標就是能夠快速工作崗位對個人設計能力的需求,成為高水平的技術人才,所以其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是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模式。
(三)德國應用技術大學設計專業的辦學特點
1.連貫的課程體系
德國FH專業課程體系設置較為連貫,整個本科的課程體系一般分為3-4個階段。以德國巴伐利亞州奧格斯堡FH為例,該校的視覺藝術專業本科階段學制為3.5年,包含7個學期,被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1)基本和定向階段(Grundlagen-und Orientierungsphase),在第1-3學期。(2)專業化階段(Spezialisierungsphase),在第4-5學期。(3)強化階段(Vertiefungsphase),在第6-7學期。其中“實習學期”(Praxissemester)是應用技術大學(FH)必備的一個重要環節,一般設立在第5學期。學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設計能力的基礎上,可以與公司有一個深層次實踐機會。第6學期的課程,引入交叉了領域學科的課程設置,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起到一個升華的作用。
2.教學形式多樣化
就設計基礎課程而言,德國FH的授課形式就包括集中授課、講座、研討會、工作坊、參觀等教學形式。學生的學習場所不會拘泥于課堂,不同的學習形式及場所會觸發學生全方位的學習,例如講座可以使得學生了解最前沿的專業知識;研討會可以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表達能力等;而短期的工作坊實習可以讓學生走進不同的實驗室,了解與專業相關的知識的同時,開拓領域的認知,將掌握課堂知識、實踐認知進行融會貫通。
3.多類創作型實驗室
德國FH一般都由政府出資建設,對于教育的投資,德國政府是毫不吝嗇的,特別是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例如巴伐利亞州,幾乎每所學校都有排版印刷、攝影、傳統活字印刷、書籍裝幀等多種類型的實驗室;且每個實驗室都配有技術教師,輔助學生進行該項實驗的技術指導。例如專任教師布置一個設計項目,學生或許會選擇攝影實驗室拍照、絲網印刷室做特殊效果,最后在書籍裝幀室進行裝訂。這些實驗室打破傳統藝術設計的壁壘,將傳統的藝術與現代美學相結合進行創作,通過實驗室的學習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可以更好地進行學科間的交叉創作。
4.校企合作關系密切
德國FH的創辦初衷就是使學生掌握該行業的領先技能,服務地方企業,以畢業即可快速就業為目的。因此院校的合作者,很大部分都是當地市、大區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不僅可以提供給學生實習及就業的機會,而且會參與到整個實踐教學中。就設計專業而言,專任教師在本行業都有著多年的工作經驗,并與行業內的專家保持密切的關系,一些兼職教師還設有自己的設計工作室、或設計公司。這樣密切的合作機制為學生的學習和就業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三、對我國高職院校設計專業的啟示研究
(一)優化基礎課程的設置增設項目制教學任務
基礎課應根據學科的特點,將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不可將所有理論知識進行灌輸式的教學。授課形式及學生的作品呈現方式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手法;可將以技能實操為主的軟件基礎課與以理論為主的構成課程進行合并,將構成理論融合在了實踐課程的指導思想中進行教學課程安排。課程還應該與后續的專業課程講授的內容保持連貫性。其次需要增加項目制的任務教學。項目制一般是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設計能力后,以實際項目為主的教學安排。項目制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它不局限于單項技能的培養。[1]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可與企業實習階段任務進行完美的銜接。
(二)加強對美育教育的認知培養
美育即審美教育,是培養對自然美、社會美的正確的審美觀點、審美情趣和欣賞能力的教育,也是培養人具有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2]高職院校應加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美育教育,并要始終貫穿于整個課程體系當中。部分職業院校只注重對學生的技能性培養,忽視了對美育教育的培養認知。這樣的培養模式不利于學生就業后的職業發展。德國的整體藝術氛圍、授課教師講授的視覺案例、學生所接觸高層次藝術匯報等都會無形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對美學的認知。豐子愷先生曾提出“大藝術教育觀”的理念,他指出“藝術教育是人生的很重大,又很廣泛的一種教育,不是局限部分的小知識小技能的教授”[3],尤其是針對高等教育設計專業的學生,他們的審美能力較本科院校的學生而言相對較弱,不可認為這是必然現象;而應該通過多方面的訓練及引導,逐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設計實驗室是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保障
借鑒德國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條件,我國高職院校應增加專業實驗室的建設。我國高職學生具有的共性特點是:對理論性的知識不感興趣且接受能力較弱,但是其動手能力較強,對實操類課程卻有著濃厚的興趣。傳統的教室以及無法滿足現代化的教學要求,學生應由被動的在課堂上接受知識,變為主動的學習探究知識的學習。設計藝術學科的本質是造物,以物生境,設計的過程就是通過一系列嚴謹而周密的規劃來達到造物和造境的目的。[4]借助實驗室,學生可以將理論化的想法轉化為設計實物,減少對電腦素材的過度依賴,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筆者在德國美因茨應該技術大學交換期間發現。德國HF眾多類型實驗室可以通過短期的workshop進行學習,具有入門快、趣味性強、易動手操作等特點,特別符合我國高職學生的特點。
(四)密切校企合作關系服務地方產業的發展
校企合作是所有高職院校的公認培養模式,但是在合作內容及關系上需要更加密切和深入。從教學層面上講,學校應鼓勵教師應該定期到相關的企業進行實踐,真正參與到實際的設計項目中,保持當下設計的敏感度。鼓勵企業中具有一定理論及實踐的工作者,參與到學校的教學內容、人才培養方案等相關內容的制定中。學校應與企業進行多層次合作,積極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肯定學校的人才培養,并重視學生的設計價值的創造。
四、總結
綜上所述德國應用大學發展較為成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應該結合我國時代的發展現狀及院校特點,從優化基礎專業的課程設置,加強美育教育的培養等方面,為我國高職設計專業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啟示。
參考文獻:
[1]張衛偉.設計教學如何運用項目制[A].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0.04.
[2]魚鳳玲.美育教程[M].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1).
[3]豐子愷全集(第七卷)[M].海豚出版社,ISBN:9787 511029195/2016.10.
[4]徐燚.設計藝術類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模式的探索與研究[A].實驗室探索與研究,2011.04.
推薦訪問: 德國 高職 應用技術 啟示 培養模式上一篇:從信息技術到教育技術
下一篇:讓體育課堂彰顯教育魅力
XX委高度重視黨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臺《創建全省一流州市黨校(行政學院)實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養政策,為黨校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州委黨校在省委黨校的悉心指導下、州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
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樹牢“清新簡約、務本責實、實干興洛”作風導向,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執紀執法鐵軍,經縣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在全縣紀檢監察系統開展“轉變作風工作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發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全面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四個工作計劃的通知》要求,工作隊與村“兩委”結合本村實際,共同研究謀劃xx村
今年來,我區圍繞“產城融合美麗XX”總體目標,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連,林水相依”以及“城鄉一體、景城一體、園城一體”的建設思路,強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房地產開發和城市風貌塑
同志們:新冠疫情發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時間。三年來,在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集團公司范圍內未發生一起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當前國際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國內疫情多
我是畢業于XX大學的定向選調生,當初懷著奉獻家鄉、服務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關心關愛下,獲得了這個與青年為友的寶貴歷練機會。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對黨忠誠,做政治堅定的擎旗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
同志們:今天召開這個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全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我縣安全生產和安全隱患大
2022年市委政研室機關黨的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屆X中X會和省、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自覺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
同志們: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市直機關基層黨建示范點工作會議,一方面是對各示范點單位進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過這種會議交流的方式,給大家提供一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平臺和機會。市直工委歷來把創建基層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學校黨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嚴格執行×××部、×××廳關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認真落實駐地防疫部門的工作舉措,繼承發揚優良傳統,以最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