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進行人文情懷培養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該通過樹立人文情懷教育理念、提高教師人文情懷教學能力、加強課程建設、改革課堂教學方法等途徑實現。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人文情懷教育;實現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6)07-0108-03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the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that other subjects don"t have in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ty feeling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realized through setting up the idea of education of humanistic feelings , improving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humanity feelings, strengthening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education of humanistic feelings; realization way
當前,我國大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學生人文情懷缺失的現象,已經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彌補大學生人文情懷缺失的主要課程,在培養大學生人文情懷方面應該發揮重要作用。思政課教師,應該順應當代國內外高等教育注重培養學生人文情懷的發展趨勢,努力增強思政課教學的吸引力,提高其實效性,培育具有人文情懷的高素質人才。
一、樹立人文情懷教育理念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的快速發展與道德的失范并存,物質的豐富與精神的缺失共生,功利主義、利己主義、實用主義大行其道。受社會環境的影響,高校普遍存在重理工輕人文、重眼前輕長遠的教育理念,因此高校有淪為職業培訓機構的趨勢,培養出的大學生也難免缺乏人文情懷、甚至成為雖具有一技之長卻危害國家和社會利益的害群之馬。因此,高校教師都負有育人的責任。[1]
作為大學生公共必修課的思政課,是培育人文情懷的核心課程,承擔著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任務。思政課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指導學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正確處理自己與同學、與老師、與社會的關系,如何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感性與理性、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問題。這些都屬于人文情懷教育的內容,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目的的引導和提高學生的人文情懷素質。因此,思政課必須擔當起對大學生進行人文情懷教育的使命,擯棄單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樹立在教學過程中貫穿人文情懷教育的理念;樹立以人為本、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理念;尤其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和理念,通過啟發式、討論和對話、情感體驗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啟發學生減少對物質的依賴、尋找讓其人生更加充實的精神家園,推動思政課人文情懷教育的發展,培養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二、提高教師人文情懷教學能力
鄧小平曾說:“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關鍵在于教師?!盵1]教師的首要任務在于育人,在于既能教給學生先進的知識,又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教師應該做學生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的引路人。各高校必須結合本校的實際,遵循人文情懷教育規律,強化教師自覺對學生進行人文情懷教育的理念和意識,組建一支人文情懷教育教學能力強、有效促進學生人文素養提高的讓黨放心、受學生歡迎、讓社會滿意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首先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高校思政課是塑造人格、培育靈魂的課程。擔任這一課程的教師理所應當是人格健全和富有愛心的人,是能以追求真、善、美的純真情懷去影響學生人格形成的人,是能給大學生個性發展和全面自由發展以終極關懷的人,是情感豐富、道德高尚而又富有理性、敢于擔當的人。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吸收內爾·諾丁斯的關懷教育理論和主體性教育思想,重視學生的主體需要,關注學生的切身利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身上所蘊含的正能量;其次,需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飽含豐富的人文情懷。人文情懷是以人文精神為核心的追求真、善、美的一種情感,是胸懷天下、具有憂國憂民情懷和敢于擔當意識的一種心境。因此,思政課教師必須具有較好的文學、歷史、哲學、倫理、藝術等方面的修養,具有廣闊的視野、健全的人格和慈悲的胸懷。教師用自身所具有的人文情懷去感化和打動學生;再次,要求教師提高師德素養。業不精,是教師的大忌;德不正,更是教師的大害。與專業課教師相比,思政課教師面對的學生來自不同專業,他們知識背景不同、興趣愛好分散、素質差異較大。因此思政課教師除了同其他教師一樣具備為人師表、愛崗敬業、刻苦鉆研、熱愛學生等品德外,還須具備民主和公正精神,要學會關愛、尊重、信任、乃至賞識來自不同專業、具備不同習好和特點的學生。尤其要關注“三困生”的所思所困,以愛生如子的誠懇與他們進行感情和心靈的交流,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溫暖和關懷,才能幫助他們走出陰霾。做到既是他們的良師,更是他們的益友。優秀的思政課教師,應以高尚的師德和廣博的知識、高超的教學藝術贏得學生發自內心的欽佩與尊重,讓學生自愿的、興致勃勃的接受教育。
三、加強課程建設
(一)整合有關課程設置
大學生人文情懷教育以人文精神的培育為核心。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比,人文學科是建立在一定知識基礎上的價值體系,以人的情感、人的信仰以及人的生存意義等人的精神存在作為研究對象,探索人的價值及其實現途徑。所以,大學生人文情懷教育應該以人文學科為載體。哲學、歷史學、文學、藝術學等是人文學科的核心學科。從我國目前高校的專業分類與設置來看,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屬于不同的專業,因此不要說理工科學生,即使是文科學生,接受自己專業以外人文學科教育的機會都很少。最有可能貫穿人文情懷教育的課程除了大學語文和英語以外,最主要的當屬思政課。為此,應當以教育部規定的四門思政課和形勢與政策課為核心課程,根據思政課教師的專長和學生的專業特色,通過開設公選課的方式,構建以“人文情懷”教育為目的的思政課課程體系。思政課教師可以開設的公選課包括 “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 “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倫理學”、“中國哲學智慧”、“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思想史”、“儒學經典選讀”、“宗教概論”、“中國近現代名人評傳”、“外國近現代人物評傳”、“大學生思想品德修養”、“人生雜談”、幸福學、美學概論等。
(二)整合有關教學內容
在思政課及公選課的教學中貫穿人文情懷教育,需要依據以下原則整合教學內容:首先讓學生“通天地、知古今”,從而掌握必備的人文知識。通天地,也就是讓大學生了解“自然之道”(根據古代中國哲人老子的觀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進行人文情懷教育,有必要讓學生了解“自然之道”);知古今,也就是讓大學生熟知“歷史之變”及規律,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深刻認識世事興衰的緣由,從而理性地參與社會活動,更好的把握人生和人類的現在和將來。其次,在高一級的層次上,通過整合教學內容啟迪學生的人文思想,讓他們“明人倫、養心性”。即讓大學生懂得為人之道、感受人性之真和自然之美。最后,通過培育人文精神,讓他們“合知行”,達到實現人文情懷教育的目的,力爭讓學生找到實現其人生價值的途徑和方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夢的實現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貢獻青春。
依據上述原則,思政課及公選課應該著重在以下三方面整合教學內容:一是四門思政課作為培養學生人文情懷的核心課程,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實踐教學,都應該按照有利于培養學生人文情懷的原則進行教學設計;二是公選課作為輔助課程,其整合應該根據學生的專業背景兼顧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公選課相關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用中國傳統文化中豐富的人文精神培育學生的人文情懷。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的孝親尊師的人倫情懷、經世濟民的家國情懷、剛健自強的進取精神、仁人君子的崇高修養、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諧精神,都是對大學生進行人文情懷教育的主要內容;三是核心課程和輔助課程之間,要注意避免內容重復。這就要求任課教師進行集體討論和深入細致的研究。最后,以系列講座的形式彌補各門課程兼顧不到的方面和內容。最終構建以凸顯人文情懷教育為特色的思政課教學內容體系。
四、改革課堂教學方法
中國著名教育家孔子說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教師來說,教學方法就是其“器”。教學方法是否得當,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效果。思政課教師應該“緊密聯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了解和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探索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大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提倡啟發式、參與式、互動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學”。探索適當的教學方法,是加強思政課人文情懷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注重在教學過程中貫穿啟發式教學
人文情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熱情、敢擔當、勤思考、能踐行、講奉獻、勇創新的人才,因此教學理念應該是啟發式的而不是灌輸式的。啟發式教學的核心思想就在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指導學生主動發展。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蘇格拉底都主張使用啟發式教育學生。孔子認為好的教師應該能夠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和尋找答案,他主張使用“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循循善誘的方法;蘇格拉底采取師生問答的方法誘導學生思考,讓學生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由此可以看出,好的教學方法應該是不過多的替學生思考,不給學生孰是孰非的標準答案,而是幫助學生獨立的思考,進而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學生才能夠對思政課中蘊含的道理有深刻的感悟,才能做到知行統一,自覺遵守社會倫理道德,自覺的為他人、為社會服務,思政課人文情懷教育的目的才能夠實現。
(二)情境教學法
所謂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實現其教學目的,根據教學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模擬真實情況創設一定的情境,由學生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鍛煉他們的能力,幫助他們明辨是非,以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切身的感受到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幫助他們把書上所學的某些道德規范與自己的感受密切聯系在一起,最終在現實中遇到類似的事情時做出正確的選擇,達到知行統一的教育效果。比如針對“老人摔倒了該不該扶”這個社會熱點話題,可以創設相應的情境,讓班上的同學扮演摔倒的老人、老人的家屬及路人等角色,讓學生自己演繹該不該扶。演練完之后,需要安排參演的學生自我評析、聽課的同學評析,最后教師總結評析。這樣的情境教學法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應變能力、思維能力和協調能力,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作為社會公民,在他人遇到困難時怎么做才是正確的選擇,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和人文情懷。
(三)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也稱實例教學法,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合適的案例讓學生閱讀和討論,啟發他們思考的教學方法。一般由精選案例、呈現案例、討論案例、評述案例四個環節組成。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通過呈現和討論實際案例,讓教學內容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對于思政課人文情懷教育的興趣,也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問題,激發他們的憂患意識以及努力學習造福國家和社會的決心。比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以下簡稱“概論課”)在講到“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一節時,我們選取了“祁連山保護區生態環境遭破壞”的案例,讓學生討論祁連山保護區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原因及危害,分析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關系,真切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倡導,啟發他們以建立美麗中國為己任,在今后的行動中切實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的理念。
(四)辯論教學法
辯論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選取適當的話題,將學生分成正反兩組進行辯論,最后教師予以點評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由于辯論雙方觀點對比鮮明、學生參與人數多、參與度深而使課堂氣氛活躍,調動了大多數學生積極參與、廣泛準備、深入思考。因此,這種教學方法既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發揮了他們的潛能,提高了他們的思辨能力,更重要的是激發了他們對人文社會問題的思考,以及尋找解決這些問題方案的積極性。同樣以”概論課”為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以下辯題:網絡發言該不該實名制;效率與公平哪個更重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哪個更重要;國有企業是不是應該退出競爭性行業和領域等等。
參考文獻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推薦訪問: 探析 政治理論 情懷 人文 途徑下一篇:構建高效課堂,讓品德課綻放光彩
XX委高度重視黨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臺《創建全省一流州市黨校(行政學院)實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養政策,為黨校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州委黨校在省委黨校的悉心指導下、州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
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樹牢“清新簡約、務本責實、實干興洛”作風導向,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執紀執法鐵軍,經縣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在全縣紀檢監察系統開展“轉變作風工作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發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全面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四個工作計劃的通知》要求,工作隊與村“兩委”結合本村實際,共同研究謀劃xx村
今年來,我區圍繞“產城融合美麗XX”總體目標,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連,林水相依”以及“城鄉一體、景城一體、園城一體”的建設思路,強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房地產開發和城市風貌塑
同志們:新冠疫情發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時間。三年來,在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集團公司范圍內未發生一起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當前國際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國內疫情多
我是畢業于XX大學的定向選調生,當初懷著奉獻家鄉、服務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關心關愛下,獲得了這個與青年為友的寶貴歷練機會。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對黨忠誠,做政治堅定的擎旗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
同志們:今天召開這個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全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我縣安全生產和安全隱患大
2022年市委政研室機關黨的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屆X中X會和省、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自覺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
同志們: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市直機關基層黨建示范點工作會議,一方面是對各示范點單位進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過這種會議交流的方式,給大家提供一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平臺和機會。市直工委歷來把創建基層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學校黨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嚴格執行×××部、×××廳關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認真落實駐地防疫部門的工作舉措,繼承發揚優良傳統,以最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