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于,人類具有高等的智慧,對于生命,尤為奇特,讀完此書之后,又多了一些理解。
書中有幾部分讓我印象深刻。
在當時的年代里,能夠去縣城讀書,應是一件極為榮耀的事,尤其是被貧窮壓得抬不起頭的人,臉上似乎一瞬間增添了光彩,如從夕陽下走出的老者,臉龐似乎還泛著幾絲紅暈。然而,又是貧窮壓倒了這一切……
即將畢業的郝紅梅,不得不因畢業禮品而煩惱。雖然這錢數目并非龐大,可家人已供她上學,她又有何臉面去向一個貧窮的家庭索要這毫無實際意義的荒唐費用呢?然而,對一個女孩來說,這筆錢實在是難以啟齒。貪念在一瞬間燃燒,名聲也在一瞬間泯滅。偷盜不成,反而染得一身污名。也許,對一名少女來說,這很不公平。別人似乎揮金如土,朱門酒肉臭,她卻因身無分文而吃高粱膜,偷手帕。然而,命運就是這樣,仿佛量身定做。意念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眨眼間,將一個人的命運徹底改變,也導致了她最終的落沒。
然而善良的迸發,也只在那一剎那。但,不是所有的善良都會有好的結果——
孫少平在外挖煤時認識的王師傅,為了救安鎖子,自己被鋼梁戳穿。開始,我始終替王世才感到不值。一位如此善良熱心的開朗大叔,怎能為一個不知好歹耍無賴的家伙而犧牲他的生命?他原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可當他扳過鋼梁的那時起,這個完整的家庭便失去了中心,支離破碎。可安鎖子之后的表現似乎使人還得到了一絲安慰,又聯想到了人性問題。
關于人性,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的說法一直爭論不休。那么安鎖子的粗野蠻橫的改變,是他本性的暴露,還是王世才死后生命的懺悔?這應該是人類之所以進化的原因之一吧?人類可塑性太強,甚至強大到了一種不可想象的地步。并非爾虞我詐,而是弱肉強食,卻又有一點狐假虎威的成份含在其中。安鎖子也許只是被少平折服了罷,便順從了些。對于這些疑問,我們只能揣有一種猜測。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生命是如此奇特,它蘊含著無限的神秘,好像無底洞一般令人琢磨不透。
孫少安工廠的興旺發達與衰亡凋落,再到烈火重燒,一下把人心照得透亮。當磚廠興旺時,人們敬佩,夸贊;即將倒閉時,卻又指責,辱罵。這又是人心的善變么?也許吧。但我必須承認,生命,太復雜,太奇異,太獨特。
在平凡的肉體軀殼里,也許有著更為奇特的存在,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生命。
生命,本不凡。
《平凡的世界》是我讀的最認真的一部小說。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里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讀完這本書后,人的靈魂也許得以凈化,也許還會改變你現在的很多想法,感悟了平凡和苦難,生活的意義。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是孫少平對苦難認識,對生活的理解,對精神世界的深刻追求。書中這樣表達"……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是他已經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于苦難的學說’……"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有一個不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我們成長的路上布滿荊棘,無數次的頭破血流,換來了一次次的成長。成長的越多,心也就變得越麻木不仁,忘卻了最初的理想,忘記了最初的誓言,忘掉了最初懂得的樂趣。走在如今的路上,回首望去,再也沒有回頭路。連那些偷著樂的時光也不能重溫,只有默默懷念。
每個人的成長都必定經歷過流血,不管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就如孩童學習騎車,無數次的跌倒,無數次的痛哭之后才學會騎行。他們經歷過的痛苦有人看到,但他們的樂卻深藏心中,不愿與人分享。正因為苦痛太多,樂來之不易,所以才值得分外珍惜,藏在心里偷著樂。
成長意味著蛻變,意味著經歷。正因為經歷了太多,所以才對風雨司空見慣,見怪不怪。正因為沖過了太多的荊棘,所以才對苦痛麻木不仁。對痛苦麻木是好事,但作為痛苦的反面——樂,卻也被麻木的心給漸漸忽視了。最初我們讀書,很新奇,別人看我們讀書,看到的只有我們嘴角淺露的微笑,卻看不到我們是因書而樂還是因讀書而樂。最初我們讀書開闊眼界,好奇的眼光透過薄薄的幾張泛黃的紙眺望整個世界,心因未知激動欣喜,而現在我們的心比天高,走出了最初的幾張紙,幾具玩具,一間小屋……所以現在的我們即使讀再多的書,也只會在心里暗道:哦,知道了。再也沒有最初的那種悸動。曾經我們以為是書變了,其實現在看來變的是我們的心。只因我們長大了…
每一個還擁有夢想并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驕傲!
無論世界多么擁擠,都要讓自己的心自由的跳動,不改初衷,不忘本心,抓住當前,放眼未來。讓我們在驕傲中成長,在成長中偷著樂。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相信很多人是看過的,第一次便被這么樸素的書名所吸引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
少安、少平兩人平凡的的一生,卻是充滿了奮斗,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盡管他們一直處在生活的壓迫中,被生活驅使,但就像少平一樣,為了生活,放下學業,忍痛放下愛情,但他沒有被生活奴役,至少精神上還是自由的,他還懂得思考,懂得反思自己的生活,考慮自己的前途,并不像大哥少安那樣為了生活而生活,少安開磚廠,無非是為了養活一家人,當然對于少安,我并沒有貶低之意,在那種時代背景之下,在那種生活條件下,人們當然先是為了生存下來,都吃不飽還談什么追求精神世界?
再看現在,現在人們的條件相比較過去已經好了不知道多少了,但是看看,還是有很多的人注重于對物質生活的追求,現在社會上各種的事情層出不窮,明明都已經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了,為什么還是禁不起物質的誘惑,任由自己的靈魂如此脆弱?還是與整個社會環境是有關系的,那個時代的人們雖然生活條件可能很艱苦,吃了上頓沒下頓,但是樸素是那個時代的特征,特別是廣大的老百姓,盡管當時的政治斗爭激烈,但也正是那種壓迫的環境下才更讓人們明白生活的不容易,讓人們更加懂得生活的珍貴。
少平對于前途的不懈奮斗也是那代人的閃光點,是留給后代的珍貴財富,貫穿他的思想的主線就是奮斗不息、堅韌不拔,無論面對何種挫折,他都能平靜接受,對生活充滿了希望。雖然他和田曉霞的愛情以悲劇結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誠地面對生活。
再看田曉霞,雖然出身比少平好很多,但作為那個時代的先進女性的代表,她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看問題往往和社會一般的看法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以及最后她的犧牲,可以說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雖然他們兩人最后是以悲劇的結尾收場,但在小說最后,還是讓少平頓悟生命與生活的真諦,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現實中也是如此,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的成長,才能磨練自己,才能讓以后的路更加通暢。
推薦訪問: 讀后 平凡 感受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悟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悟怎么寫 平凡的世界閱讀體會 讀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讀完平凡的世界的感受 讀平凡的世界的感悟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與世界的閱讀感想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簡短下一篇: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結尾總結10篇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習近平同志先后擔任河北正定縣委副書記、書記。《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習近平正定足跡》用一個個樸實無華的故事、一幕幕親切感人的場景,真切再現了習近平同志和正定人民“一塊苦、
《望洞庭》讀后感自從我讀了望洞庭以后,覺得作者劉禹錫寫的太好了,尤其是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描寫的洞庭湖的樣子真是太好了,太美妙了。從我8歲的時候
《讓我陪你重返狼群》讀后感假期,我讀了《讓我陪你重返狼群》這本書,這本書讓我了解到狼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和對待家人的情感。這本書講的是作者李微漪在草原上
《自己》讀后感暑假里,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做最好的自己》,它的作者是李開復,以往的微軟全球副總裁。他的這本《做最好的自己》講述了人生道路上應當注意的要點。
《金翅雀》讀后感是什么讓動物臨近滅絕的邊境?是什么剝奪了動物的自由?答:人類!今天,我再一次閱讀了短文《金翅雀》,再一次被深深觸動了:金翅雀去外面覓食,回窩
怪老頭兒讀后感晚上,我合上《怪老頭兒》這本書,不禁感慨萬分。這本書主要講了怪老頭兒年紀這么大,還有一顆年輕的心。他的 趣事有很多。他從汽車上一邁腿就下來了,
指尖的太陽讀后感讀《指尖的太陽》這本書,令我受益匪淺。這本書屬于少年紅色經典系列,講的是發生在紅軍長征即將結束前的故事。它描述了一支特殊的隊伍和一群特殊的人
《往事》讀后感當代女作家冰心,最佳作品之一《往事》,讓我讀后倍感至深揮筆而言……《往事》之作語荷花,文章不長語句含義深深,句句沁人心扉: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圍
愛迪生的故事讀后感暑假,爸爸給我帶回來一本《愛迪生》。我是看的津津有味,愛不釋手。愛迪生是我最喜歡的發明家之一,他為人類發明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小時候的愛迪生
初一以簡愛為主題的讀后感《簡愛》一反傳統小說做女主角、以浪漫動人的愛情傳奇為故事的舊格式,而是寫出來了一個出身低微、相貌平平的女子與不公平命運抗爭的故事。作